本文目录:

3甲基1溴丁烷在稀碱中水解,是SN1还是SN2?

-溴丙烯是sn1反应,剩下的都是sn2反应,sn1sn2,3-溴丙烯活性最高;溴乙烯因为卤原子跟双键直接相连,无法反应,活性最低;sn2反应看空阻,1-溴丁烷2-溴丁烷,1-溴丁烷更快。

叔丁基溴的碱性水解反应 是sn1反应,因为叔丁基溴有生成叔丁基碳正离子的趋势,因为叔丁基碳正离子是三级碳正离子,稳定性强 易生成。。下面我简单归纳:三级卤代烃取代是sn1反应,一级以及甲基卤是sn2反应。。

反应速率对[(CH3)3CBr]是一级反应。对碱则是零级,整个水解反应是一级反应。从上述实验现象和大量的事实说明:卤代烷的亲核取代反应是按照不同的历程进行的。

怎么说呢,其实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形成碳正离子的难度和稳定性,二是反应级数问题,Sn1反应速度与亲核试剂的浓度关系不大,Sn2则正相关,这个原因自己去思考吧。最后也可以从产物构型转化的不同来判断。

SN1反应机理是分步进行的,反应物首先解离为碳正离子与带负电荷的离去基团,这个过程需要能量,是控制反应速率的一步,即慢的一步。当分子解离后,碳正离子马上与亲核试剂结合,速率极快,是快的一步。

如果看反应物,一般叔卤代烃易发生SN1,伯卤代烃,甲基卤代烃易发生SN2,仲卤代烃是竞争。

3-甲基-1-丁烯和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会生成什么

1、-二甲基1丁烯与溴化氢的反应机理是加成反应 加成反应是不饱和化合物类的一种特征反应。

2、C-C-C-C(C)-C=C+HBr发生加成反应, 生成两种产物。

3、丁二烯烃与溴化氢在低温下发生加成反应的主要产物是3-溴-1-丁烯。1,2-加成是速度控制产物,1,4-加成是平衡控制产物。

4、由于3级碳的稳定性大于2级碳大于一级碳。故 向更稳定的体系生成。发生重排。但由于 与卤素加成 中间过程没有生成碳正离子,又是卤翁离子,则不发生重排,一般发生重排的反应 都有碳正离子生成。例如 Sn1 反应等等。

5、与3mol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4-二甲基己烷因为苯环上的大π键,它与溴发生的不是加成而是取代反应,mol数根据条件而定。

请问3-甲基-1-溴丁烷,这样命名对吗?

1、这两个都不是严格的结构式(结构式要把所有化学键及连接顺序都表达出来),只能算是不很严格的结构简式。卤代烃的命名是以卤素原子(X)为官能团的,所以连接X原子的最长碳链近端为小号。

2、是2-甲基-3-溴丁烷 按次序规则知道甲基小于溴,先说小基团的名称,再说大基团的名称。对于卤代烷的编号是离取代基最近的一端给主链碳原子进行编号,若两端同样近时,给烷基最小的编号。

3、BrCH2CH2CH2CH3。1-溴丁烷,别名正丁基溴。溴代正丁烷分子式C4H9Br,结构简式BrCH2CH2CH2CH3。1-溴丁烷本品为无色透明有芳香味液体,产品用途用作医药、染料、农药中间体。

4、正溴丁烷应为1-溴正丁烷(英文名称1-Bromobutane),又名正丁基溴(n-Butyl bromide)。无色易挥发液体,不能溶于水,易溶于醇、醚等有机溶剂。分子式为C4H9Br),结构式为CH3CH2CH2CH2Br。

5、道理上说应该是2-甲基-1-溴丁烷。题目是不太严谨。但还是能写出同一个物质来的,就不太追究了。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