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选 C C 6H5OH为苯酚 由题意可知酸性物质才能与重氮甲烷反应,A是甲醛,没有羟基,不能反应。
NO,NO2各0.1mol最终转化为NO3-,失去电子0.4mol。
因为A是一种淡黄色粉末,所以A是硫。C元素单质是最轻的气体,所以C是H2。
原理:析出的晶体是CuSO4·5H2O,而留下的溶液依旧是饱和的,所以析出的晶体中,除去加入的2克硫酸铜,其余的溶质溶剂比满足溶解度。设,析出x克晶体,所以有0.64x克硫酸铜和0.36x克水。
二甲基亚砜、丙酮,可与水混溶。乙醚微溶于水,溶解度(20℃):89%(重量)。乙酸乙酯微溶于水。
晚上好,不建议用DMF和DMAC这些碱性有机溶剂因为明胶的胶原蛋白在碱性条件下极易降解失去黏度和冻融性能,HAP在显中性的极性质子溶剂比如甲醇和乙醇中溶解度要比DMAC大一些请酌情参考。
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有:水相酸度、金属离子、盐析剂、水相中阴离子、萃取剂、稀释剂和温度等。选溶剂要看被萃取物要选能使被萃取物大量溶解且与原溶剂互不相溶的溶。把用来萃取(提取)溶质的溶剂加入到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后,立即充分振荡,使溶质充分转溶到加入的溶剂中,然后静置分液漏斗。
又如葡萄糖也是多功能的生物分子,其化学性质基本决定于羟基和醛基两种功能团。生物分子的功能团在其生物活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物分子中某些其他的功能团列于下表中。例如甲烷甲烷分子式CH4。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沸点-164℃,比空气轻,它是极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固-液萃取,或称浸取,是使用溶剂从固体混合物中提取所需组分的方法。例如,用水从甜菜中提取糖分,用酒精从大豆中提取豆油,或用水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 尽管萃取通常用于化学实验,但其操作过程并不会改变被萃取物的化学成分,因此,萃取是一个物理过程。

烷氧基上有孤对电子,存在p-π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对苯环有推电子效应,使苯环的电子云密度增加,有利于碳正离子中间体正电性的减弱而增加其稳定性。在碳正离子的三个共振式当中,亲电试剂结合在临位和对位的共振结构能连比较低,也比较稳定,参与共振杂化的贡献也最大。
甲基的邻位和对位。苯甲醚硝化反应是一种将硝基基团引入苯甲醚分子中的化学反应。硝基基团会取代苯甲醚分子中的氢原子,进入苯环的不同位置。硝化反应是一个有机化学中常见的反应,涉及到有机物与硝酸或硝酸盐的氧化分解。苯甲醚是一种有机物也可以进行硝化反应。
苯甲醚的活性最大。因为硝化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越大,反应的活性越大。甲氧基是推电子基,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羧基和硝基是吸电子基,是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降低,不利于硝化反应的发生。
该反应的机理是:NH2- 负离子夺取苯环邻位-H, 解离Br- 负离子, 生成苯炔中间体。该中间体与NH3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H加到邻位, NH2加到间位。(因为甲氧基是给电子取代基, 邻位电子密度高,带正电性的H加成到邻位。
化学式中的R表示的是烷基基团 常用的极性溶剂有:(1) 水 水不具有任何药理与毒理作用,且廉价易得。所以水是最常用的和最为人体所耐受的极性溶剂。水能与乙醇、甘油、丙二醇及其他极性溶剂以任意比例混合。水能溶解无机盐以及糖、蛋白质等多种极性有机物。液体制剂用水应以蒸馏水为宜。
过氧化钠,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Na2O2,为黄白色粉末或颗粒 [7] 。加热至460℃时分解。在空气中迅速吸收水分和二氧化碳。与有机物接触会导致燃烧或爆炸,应密闭保存。用于漂白动植物纤维、羽毛、兽骨等,作织物的印染剂,空气中二氧化碳吸收剂,潜艇中换气剂,化学试剂,氧化剂和分析试剂等。
三溴化磷与水反应,生成溴化氢和亚磷酸,反应激烈时会发生爆炸:PBr3 + 3 H2O → H3PO3 + 3 HBr三溴化磷和三氯化磷、三氟化磷类似,都可作为 路易斯酸 或 路易斯碱。一方面,它可与三溴化硼生成1:1加合物Br3B-PBr3;另一方面,它也可作为亲电试剂与胺反应。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互变异构体数量:0。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35。重原子数量:6。表面电荷:0。复杂度:44。同位素原子数量:0。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共价键单元数量:1。摩尔折射率:146。
分别滴入氯化铁溶液,显紫色的为对甲苯酚。剩下的两种分别滴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为苯甲醇,不褪色的为苯甲醚。先用Fe3+鉴别出对2113甲苯酚,显紫色。剩下三个。再用Na鉴定出苯甲醇,放出5261气泡。剩下两个。用酸性4102KMnO4鉴别出苯甲醛,溶液褪色。
出现红色沉淀,2-戊酮和苯乙酮不反应;最后2-戊酮和苯乙酮,2-戊酮能溶于水(100克H2O溶解6克左右)而且密度比水小,苯乙酮不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大,所以,用水就可以了。第四个:先用金属Na,乙醚不反应,后两个都有气体;然后用FeCl3溶液,对甲基苯酚会变紫色,环己醇不会。供参考。
环己醇的鉴别 就是加入FeCl3,没有变化的是环己醇,苯酚和FeCl3作用显紫色,3-甲基苯酚遇FeCl3显蓝色。如果是苯酚、2,4,6-三甲基苯酚和环己醇的鉴别的话,加入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苯酚,2,4,6-三甲基苯酚和环己醇无变化,加入FeCl3显色的是2,4,6-三甲基苯酚,无变化的是环己醇。
解答如下:两者都可以。苯酚与FeCl3反应生成有色物质,后者无此现象;苯酚与NaOH溶液反应互相溶解,后者不与NaOH互溶。只有FeCl3可以。原因同上。间硝基苯酚和间硝基苯甲酸都与NaOH反应生成相应的盐溶于水中,不能鉴别。醚和醇可以用是否溶于水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