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磺胺间甲氧嘧啶与磺胺对甲氧嘧啶能防治鱼类哪些疾病?如何应用?

1、主要用于水产动物竖鳞病、赤皮病、弧菌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疖疮病和鳗鲡的赤鳍病等防治。也可用于防治孢子虫、鞭毛虫等感染。[用法用量]在防治上述疾病时,多采用磺胺二甲氧嘧啶片拌饵投喂。

2、用以治疗弧菌病、疖疮病、竖鳞病、烂鳃病、赤皮病、鳗赤鳍病等。 使用方法:每100kg鱼首次内服20g,第2-5d用药10g,拌饵投喂? 注意事项:同磺胺甲基嘧啶。休药期14d。

3、磺胺类药物如磺胺嘧啶(SD)、新诺明(SMZ)、磺胺间甲氧嘧啶(SMM)、磺胺—5—甲氧嘧啶(SMD)等,对细菌性疾病有良效。如与抗茵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二甲氧苄氨嘧啶(DVD)等并用,可增效数倍至数十倍,。一般按磺胺类药物5份与抗菌增效剂1份配合。

磺胺对甲氧嘧啶片的不良反应

.本品可穿过血胎盘屏障至胎儿体内,动物实验发现有致畸作用。人类研究缺乏充足资料,孕妇宜避免应用。2.本品可自乳汁中分泌,乳汁中浓度可达母体血药浓度的50%~100%,药物可能对乳儿产生影响。本品在G-6PD缺乏的新生儿中的应用有导致溶血性贫血发生的可能。鉴于上述原因,哺乳期妇女不宜应用本品。

.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磺胺药呈现过敏的患者对其他磺胺药也可能过敏。2.肝脏损害。可发生黄疸、肝功能减退,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肝坏死,故有肝功能损害患者宜避免磺胺药的全身应用。3.肾脏损害。如应用本品疗程长,剂量大时宜同服碳酸氢钠并多饮水,以防止此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较为常见,可表现为药疹,严重者可发生渗出性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和大疱表皮松解萎缩性皮炎等;也有表现为光敏反应、药物热、关节及肌肉疼痛、发热等血清病样反应。2.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可表现为咽痛、发热、苍白和出血倾向。

磺胺对甲氧嘧啶注射液 恶心、呕吐、胃纳减退、腹泻、头痛、乏力等。一般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用药。偶有患者发生艰难梭菌肠炎,此时需停药。甲状腺肿大及功能减退偶有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毒性反应偶可发生,表现为精神错乱、定向力障碍、幻觉、欣快感或抑郁感。一旦出现均需立即停药。

磺胺嘧啶钠和磺胺对甲氧嘧啶钠的区别

磺胺间甲氧,磺胺对甲氧,磺胺六甲氧,磺胺嘧啶钠区别:同属于磺胺类,药理基本一样,对非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沙门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志贺菌属等肠杆菌科细菌、淋病奈瑟菌、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均具有良好抗菌活性。

磺胺嘧啶钠为中效磺胺类抗菌药,对许多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抗菌作用。首先使用磺胺药的时候,首次剂量一定要加倍。其次猪皮肤发红或者不知道原因引起的猪发烧不吃料,用复方的磺胺氯达嗪钠针剂和多西环素搭配,分开注射,一天一次。

药物的使用剂量 ⑴磺胺二甲氧嘧啶钠:饮水使用250-500ppm,连用6天。⑵新诺明:主要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泌尿道、呼吸道的严重感染,家禽混饲0.1%-0.2%。

甲氧苄胺嘧啶又名TMP、磺胺增效剂、抗菌增效剂,是一种非磺胺类抗菌药,其抗菌谱和磺胺类药相似而作用较强。当与磺胺药或抗菌素合用时,能显著提高前者的抗菌效果。和磺胺药合用不仅增强疗效,而且能减少抗药菌株的产生。因易产生抗药性,故很少单独使用。

常和二甲氧苄氨嘧啶制成预混剂,每100克含磺胺对甲氧嘧啶20克、二甲氧苄氨嘧啶4克。用于畜禽肠道感染、球虫病及其他细菌性疾病。用法用量为:混饲,每1000公斤饲料中,猪、禽加1000克,连续喂用不超过10天,产蛋期禁用,宰前10天停止给药。

配伍禁忌: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恶唑、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噻唑等磺胺类兽药与青霉素类药物配合使用时,会产生沉淀或失去药效,与头孢菌素类药物配合使用时,会降低药物防治效果,与氯霉素类、罗红霉素类药物配合使用时,会增强毒性。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