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于化疗治疗的患者,使用注射用氨磷汀的初始剂量应根据体表面积计算,每次为500~600毫克每平方米,将其溶解于50毫升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在化疗开始前30分钟,通过静脉滴注的方式进行,滴注时间需控制在15分钟内完成。
2、由于用药时可能引起短暂的低血压反应,故注意采用平卧位。本品只有在放化疗前即刻使用才显示出有效的保护作用,而在放化疗前或后数小时应用则无保护作用,这与其药代动力学相符合。
3、在使用注射用氨磷汀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事项:首先,由于该药可能引发短暂的低血压反应,因此建议在用药时采取平卧位,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其次,氨磷汀的保护效果显著,仅在放化疗治疗前立即使用才能体现出来,提前或延后数小时使用可能无法提供保护,这与该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性相符。
4、止吐药应当在给予本品之前或同时使用,尤其对接受催吐作用强烈的顺铂之类抗肿瘤药物的病人更应如此。(2)病人在给药前应补充足够的水分,以避免低血压。注射给药期间应监测血压,如果收缩压降至正常值以下,应中断给药。
1、【药理毒理】本品系半合成水溶性抗生素,属氨基糖苷类。
2、β2-受体激动剂与β2-受体结合后,产生的主要效应(如支气管平滑肌松驰、增强纤毛运动与粘液清除、减少渗出、减轻气道水肿、抑制炎症细胞介质等)均有利于缓解和和消除喘息,作用强而且迅速,疗效可靠。
3、氨丙啉,以其与硫胺相似的化学结构,被熟知为一款传统的抗球虫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它因其显著的抗球虫效果,依然保持着广泛的应用。其药理机制主要通过竞争性抑制球虫对硫胺的吸收发挥效用。
4、常用的有解磷定、氯磷定、双复磷和双解磷。这类解毒剂的特点是能使磷酰化胆碱酯酶迅速恢复为胆碱酯酶从而发挥其生理活性作用。解磷定本品微溶于水,只能静脉注射。不易透过血脑屏障,遇碱溶液易转化为剧毒氰化物,维护作用时间5~2小时,临床治疗时应反复用药。对敌百虫、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等疗效较好。
5、【药理作用】 利尿作用。利尿强度中等,同时伴有氯化钠和K+的丢失。一般认为噻嗪类主要作用于远曲小管近端,干扰Na+-Cl-转运系统,减少氯化钠和水 的重吸收,使肾小管管腔渗透压增高,水重吸收减少而利尿。此外,还有轻度碳酸酐酶抑制作用,通过抑制H+-Na+交换而利尿。
6、黄芩素药理作用研究揭示了其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抗微生物及解热作用方面的显著效果。在抗炎抗变态反应方面,黄芩素及其衍生物如黄芩甙能够抑制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气喘,展现协同效应与麻黄碱。
1、最主要的功能在于它能有效清除组织中的自由基。这种能力使其在对抗某些化疗药物的毒性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比如顺铂、环磷酰胺和丝裂霉素。这些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较强的副作用,而注射用氨磷汀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有助于减轻这些药物对身体的损害,从而提高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如血压在5分钟内恢复正常且患者无症状,可重新开始注射。【药理毒理】本品为一种有机硫化磷化合物。
3、药理毒理 本品为一种有机硫化磷酸化合物。它在组织中被与细胞膜结合的碱性磷酸酶水解脱磷酸后,成为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WR-1065,其化学结构式为 H2N-(CH2)3-NH-(CH2)2-SH,因巯基具有清除组织中自由基的作用,故能减低顺铂、环磷酰胺及丝裂霉素等的毒性。
4、本品为一种有机硫化磷化合物。它在组织中被与细胞结合的碱性磷酸酶水解脱磷酸后,成为具有活性的代谢产物WR-1065,其化学结构式为H2N-(CH2)3-NH-(CH2)2-SH,因巯基具有清除组织中自由基的作用,故能减低顺铂、环磷酰胺及丝裂霉素等的毒性。
1、本品为正常细胞保护剂,主要用于各种癌症的辅助治疗。在对肺癌、卵巢癌、乳腺癌、鼻咽癌、骨肿瘤、消化道肿瘤、血液系统肿瘤等多种癌症患者进行化疗前应用本品,可明显减轻化疗药物所产生的肾脏、骨髓、心脏、耳及神经系统的毒性,而不降低化疗药物的药效。放疗前应用本品可显著减少口腔干燥和粘膜炎的发生。
2、阿米福汀,又名氨磷汀,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的药物,特别是在放射保护和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中。作为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泛细胞保护剂,它能够选择性地保护正常组织免受治疗药物的毒性影响,同时减少肿瘤组织的损害,从而提高患者对化疗和放疗的耐受性和生活质量。
3、适应症:肿瘤患者放化疗前使用。用法与用量:化疗病人:推荐使用起始剂量为:500-600 mg/m2,溶于0.9%生理盐水50ml中,在化疗开始前30分钟静脉滴注,15分钟滴完。放疗病人:推荐使用起始剂量为:200-300 mg/m2,溶于0.9%生理盐水50ml中,于放疗开始前15-30分钟静脉滴注,15分钟滴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