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安全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进行修订,将主要的职业危害因素分为6类:粉尘:包括矽尘、煤尘(煤矽尘)、石墨尘、电焊烟尘、其他粉尘等。
建设单位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相关规定和本《目录》,开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工作。
最常见的职业病有尘肺、职业中毒、职业性皮肤病等。尘肺尘肺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灰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疤痕)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1、丁基:-CH2CH2CH2CH-CH(CH3)CH2CH-CH2CH(CH3)-C(CH3)3 甲基是三个氢原子连接在一个碳原子上组成的一价基CH3-,是有机化合物中经常出现的结构单位。
2、它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H3。也叫异戊烷。
3、CH有9种同分异构体,结构简式及名称如下。庚烷、2-甲基-已烷、3-甲基-已烷的结构式如下所示。2,3-二甲基-戊烷、2,4-二甲基-戊烷的结构式如下。
4、先写3个C,然后写烃基,再用氢原子把每个C原子都补齐4个价键。
5、这个命名是错误的,就是丙烷CH3-CH2-CH3。

1、剩下两种物质,加热成蒸汽,同时通入氧气,在铜的催化下加热,反应后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丙醇,剩下的是丙酮。
2、鉴别方法如下: 【方法】 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丙醛、丙酮、丙醇,然后往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小块用滤纸吸干煤油的金属钠,观察到有气泡生成的是丙醇。
3、方法一:第一步,利用银氨溶液鉴别出丙醛 第二步,用灼热的铜丝能恢复红色鉴别丙醇 加入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的是丙醛,丙醇和丙酮无现象;加入金属钠,有气体生成的是丙醇,无现象的是丙酮。
1、保护基是指当多功能基有机化合物进行反应时,为使反应只发生在所希望的基团处,而避免其他基团遭受影响,此反应前将其他基团先加以保护,当反应完成后再恢复。能保护某种基团的试剂称为该基团的保护基。
2、氨基保护Fmoc(氟甲基奎尼酰胺)、Boc(丁醇酸)和tBu(叔丁基)等。
3、BOC酸酐是有机合成中用来引入叔丁氧羰基保护基团。特别运用于氨基酸的氨基保护,广泛应用于医药,蛋白质及多肽合成,生物化学食品,化妆品等多种产品的合成中。中国是世界上二碳酸二叔丁酯的主要供应国。
4、Boc: t-Butyloxy carbonyl的缩写,表示“叔丁氧羰基”,是有机合成,特别是多肽合成中常用的氨基保护基团。 上保护基:胺与二碳酸二叔丁酯和弱碱(如碳酸钾、三乙胺等)作用。可以用两相反应,例如DCM和H2O体系。
5、苄位指的是苄基的位置(如下图所示),分子式是C6H5CH2-。
6、保护羧基的方法主要是酯化法,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用形成酰胺或酰肼等方法来进行保护。 酯化法保护羧基:甲酯和乙酯 甲酯和乙酯作为羧酸的保护基对一系列合成操作十分适用。
1、-甲基-2-丙醇结构简式是ch3-c(oh)(ch3)-ch3,不能被氧化。一般的,醇羟基在碳链末端的能被氧化为醛/羧酸,醇羟基不在碳链末端的能被氧化为酮。但如果与羟基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则不能被氧化。
2、先将它们通入NaOH溶液中,使它们都转化为醇,1-氯丙烷转化成1-丙醇,2-氯丙烷转化为2-丙醇,2-甲基-2-氯丙烷转化为2-甲基-2-丙醇。
3、O(5)CH 2 OHCHOHCH 2 OH+3HNO 3 +3H 2 O 考查常见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①是环己烷的取代反应,②是二烯烃的加聚反应,③是苯的硝化反应,④是卤代烃的消去反应,⑤是甘油的酯化反应。
4、-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氢氯酸需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
5、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有2个氢原子的,可以被氧化成醛。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有1个氢原子的,可以被氧化成酮。连接羟基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的,不能被催化氧化。题中所给的醇,羟基碳原子上没有氢,所以不能发生催化氧化。
6、关于有机物氧化没有反应方程式,只有反应关系式,烯烃的氧化就是双键被氧化成羧基或是羰基,所以2-甲基-2-丁烯的关系式是CH3C(CH3)=CHCH3→CH3COOH+CH3COCH3,条件是高锰酸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