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咯萘啶;疟乃停 ,磷酸咯萘啶 【外文名】Pyronaridine 【适应症】 本品我国创制的抗疟药物,其作用优于咯啶,主要能杀灭裂殖体,抗疟疗效显著对氯奎有抗药性的病人亦有效。适用于治疗各疟疾包括脑型疟和凶险疟疾的危重病人。
青蒿素注射液 100mg肌注,第1天2次,后每天1次,疗程3日。 磷酸咯萘啶注射液 3~6ml/kg,加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静脉滴入或分次肌注,2~3天一疗程。 磷酸氯喹注射液 0.5g(基质 0.3g)加于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300~500ml 中,静滴。第1天内每6~8小时1次,共3次,第3日可再给1次。
快速高效抗疟药 可选用: 青蒿素注射液 100mg肌注,第1天2次,后每天1次,疗程3日。 磷酸咯萘啶注射液 3~6ml/kg,加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静脉滴入或分次肌注,2~3天一疗程。 磷酸氯喹注射液 0.5g(基质 0.3g)加于5%葡萄糖液或生理盐水300~500ml 中,静滴。
治疗恶性疟或者是恶性疟与三日疟混合感染时,选用ACT或磷酸咯萘啶。妊娠3个月内的孕妇选用磷酸哌喹。治疗重症疟疾时使用青蒿素类注射液,或磷酸咯萘啶注射液。治疗恶性疟与间日疟混合感染、恶性疟与卵形疟混合感染,选用ACT或磷酸咯萘啶加磷酸伯氨喹。
N-甲基-2-吡咯烷酮在多个领域展现其应用价值。首先,它作为2402树脂与活性氧化镁预反应过程中的非水催化剂,被用于制造一种环保型的氯丁橡胶胶黏剂。这种胶黏剂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不仅环保,而且性能优良。
用作2402树脂与活性氧化镁预反应的非水催化剂,用于制备环保型氯丁橡胶胶黏剂。还用作溶剂、助溶剂。作为水性聚氨酯胶黏剂的助溶剂,能溶解DMPA,能降低预聚体黏度,有利于预聚体分散,也参与氨酯化反应,参考用量10%(占总投料量) 。
N-甲基吡咯烷酮在锂电、医药、农药、颜料、清洗剂、绝缘材料等行业中广泛应用。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是一种选择性强和稳定性好的极性溶剂,具有毒性低、沸点高、溶解力强、不易燃、可生物降解、可回收利用、使用安全和适用于多种配方用途等优点。NMP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
N-甲基吡咯烷酮也称为1-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为NMP。它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具有高沸点、强极性、低粘度、高溶解能力、无腐蚀性、低毒性、强生物降解能力、低挥发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它被广泛应用于颜料和清洗剂等领域。
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也称1-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NMP,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沸点高、极性强、粘度低、溶解能力强、无腐蚀、毒性小、生物降解能力强、挥发度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优良。
NMP是N—甲基吡咯烷酮的化学物质。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3℃,闪点95℃,能与水混溶,溶于乙醚,丙酮及各种有机溶剂,稍有氨味,化学性能稳定,对碳钢、铝不腐蚀,对铜稍有腐蚀性。具有粘度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极性高,挥发性低,能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无限混溶等优点。
1、关于安全性,N-甲基-2-吡咯烷酮被评估为无毒,其口服半数致死量(LD50)高达7900毫克/千克。在工作环境中,空气中允许的最大浓度为100毫克/立方米,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2、N-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NMP,分子量913。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稍有胺的气味,相对密度0260。凝固点一24℃。沸点203℃。折射率4680。黏度(25℃)65mPa·S。闪点95℃。与水、乙醇、乙醚、醋酸乙酯、丙酮、氯仿、甲苯等混溶。挥发性低,化学稳定性好。无毒,LD507900mg/kg。
3、在水分含量方面,N-甲基-2-吡咯烷酮的标准要求水分含量需小于或等于0.05%,这样的低水分含量有助于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延长其保质期。值得一提的是,此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还有一个常见的品牌标识,那就是Gaftex HT-1,这表明其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认可度。
4、NMP即N-甲基吡咯烷酮,中文别名:1-甲基-2吡咯烷酮、N-甲基-2-吡咯烷酮。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有胺的气味。能与水、醇、醚、酯、酮、卤代烃、芳烃和蓖麻油互溶。挥发度低,热稳定性、化学稳定性均佳,能随水蒸气挥发。有吸湿性。对光敏感。
5、NMP是N—甲基吡咯烷酮的化学物质。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3℃,闪点95℃,能与水混溶,溶于乙醚,丙酮及各种有机溶剂,稍有氨味,化学性能稳定,对碳钢、铝不腐蚀,对铜稍有腐蚀性。具有粘度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极性高,挥发性低,能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无限混溶等优点。
6、N-甲基吡咯烷酮也称为1-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为NMP。它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具有高沸点、强极性、低粘度、高溶解能力、无腐蚀性、低毒性、强生物降解能力、低挥发度、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它被广泛应用于颜料和清洗剂等领域。
1、卟啉的合成方法多样,包括: 单吡咯四聚合成,如Alder-Longo法,通过2,5-未取代的吡咯与醛的反应,可制备对称或不对称的meso-四取代卟啉,通过调整原料比例实现结构各异。
2、卟啉的合成方法归纳如下:1.单吡咯的四聚合成Alder-Longo法,用2,5-未取代的吡咯与提供桥联亚甲基的醛反应,得到具有对称性的卟啉,可用来合成meso-四取代的卟啉(如图1)。当改变取代基R和R1的种类,调整醛和吡咯的比例,可以合成多种对称和不对称的卟啉。
3、实验室中,卟啉通常是用取代醛类和吡咯在酸中的缩合反应来合成的,并且一般需要用路易斯酸催化。反应的产率不高,反应后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可以通过柱色谱法除去。卟啉环与金属盐(如溴化亚铁)作用,可以得到相应的键联金属卟啉。这个合成卟啉的方法一般被称为罗斯曼法Rothemund或阿德勒法Adler。
1、N-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NMP,分子量913。无色透明油状液体,稍有胺的气味,相对密度0260。凝固点一24℃。沸点203℃。折射率4680。黏度(25℃)65mPa·S。闪点95℃。与水、乙醇、乙醚、醋酸乙酯、丙酮、氯仿、甲苯等混溶。挥发性低,化学稳定性好。无毒,LD507900mg/kg。
2、NMP是N—甲基吡咯烷酮的化学物质。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3℃,闪点95℃,能与水混溶,溶于乙醚,丙酮及各种有机溶剂,稍有氨味,化学性能稳定,对碳钢、铝不腐蚀,对铜稍有腐蚀性。具有粘度低,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极性高,挥发性低,能与水及许多有机溶剂无限混溶等优点。
3、N-甲基-2-吡咯烷酮,其英文名为N-methyl-2-pyrrolidone,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化合物。它的分子量为913克/摩尔,呈现出无色透明的油状液体状态。NMP具有轻微的胺味,其相对密度为0260,这意味着它比水重一些。它的凝固点较低,为-24℃,而在常温下其沸点则为2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