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两种物质都是原子晶体,因此决定它们熔沸点的是共价键,可以通过共价键的键能判断,而键能和键长呈反比,键长又等于成键的两原子半径之和,所以可以通过比较碳、氧、硅的原子半径。所以可知碳硅键能大于氧硅键能,碳化硅的熔沸点大于二氧化硅。
2、二氧化硅则更为独特,其每个顶点的原子连接方式与碳化硅不同,硅原子和氧原子之间的Si-O键虽然强度较大,但每个氧原子只需断开与两个硅原子的键即可,这使得在熔化过程中,二氧化硅的熔点相对于对称性较低的结构来说更容易被打破。总的来说,熔点的高低不仅取决于键能,还与晶体结构的对称性密切相关。
3、我是高三的,确实是SiC熔沸点高于SiO2(书上原话)碳化硅又名金刚砂,类似金刚石结构,每个碳和四个硅成共价键,每个硅和四个碳成共价键。二氧化硅又名石英,每个氧和两个硅成共价键,每个硅和四个氧成共价键。这里可以看出原子的平均成键数碳化硅要大,所以熔点也要高。
4、碳化硅俗名金刚砂,化学式SiC,无色晶体,含杂质时呈蓝黑色。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每个硅原子被4个碳原子包围,每个碳原子被4个硅原子包围,形成“巨型分子”。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密度为217克/厘米3,熔点约为2700℃(分解升华)。化学性质稳定,高温时也不与氯、氧、硫、强酸反应,但能与碱反应。
5、二氧化硅熔点1670℃,沸点2230℃ 碳化硅,碳化硅熔点2700℃,沸点高于3500℃,显微硬度为2840~3320kg/mm2,硬度介于刚玉和金刚石之间,硬度比二氧化硅大。。
碳化硅的化学式为SiC,它属于非氧化物陶瓷,是硅原子和碳原子按照1:1的比例组成的化合物。其晶体结构有几百种,常见的有立方晶系的β-SiC,六方晶系的α-SiC等。碳化硅最突出的特点是高热稳定性,理论熔点高达2730°C,实际工作温度可达1600°C以上,这主要是由于Si-C键的键能很高。
碳化硅又称金钢砂或耐火砂。碳化硅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在电阻炉内经高温冶炼而成。目前我国工业生产的碳化硅分为黑色碳化硅和绿色碳化硅两种,均为六方晶体,比重为20~25,显微硬度为2840~3320kg/mm2。
碳化硅(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为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见的矿物,莫桑石。 碳化硅又称碳硅石。在当代C、N、B等非氧化物高技术耐火原料中,碳化硅为应用最广泛、最经济的一种。可以称为金钢砂或耐火砂。
碳化硅,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SiC,是用石英砂、石油焦(或煤焦)、木屑(生产绿色碳化硅时需要加食盐)等原料通过电阻炉高温冶炼而成。碳化硅在大自然也存在罕见的矿物,莫桑石。其结合力非常强,在热、化学、机械方面都非常稳定。SiC存在各种多型体(多晶型体),它们的物理特性值各有不同。
碳化硅(SiC),通常被称为金刚砂,是唯一由硅和碳构成的合成物。虽然在自然界中以碳硅石矿物的形式存在,但其出现相对罕见。然而,自从1893年以来,粉状碳化硅就已大规模生产,用作研磨剂。碳化硅在研磨领域有着超过一百年的历史,主要用于磨轮和多种其他研磨应用。

1、熔点:1723摄氏度;简介:碳化硅俗名金刚砂,无色晶体,含杂质时呈蓝黑色,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每个硅原子被4个碳原子包围,每个碳原子被4个硅原子包围,形成“巨型分子;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密度为每立方厘米217克,化学性质稳定,高温时也不与氯、氧、硫、强酸反应,但能与碱反应。
2、熔点:碳化硅的熔点为1723摄氏度。 简介:碳化硅,又称金刚砂,是一种无色晶体。纯净的碳化硅呈现蓝黑色,其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在碳化硅晶体中,每个硅原子被四个碳原子所包围,而每个碳原子则被四个硅原子所包围,形成了所谓的“巨型分子”。
3、碳化硅的熔点非常高,大约在2700℃左右。这种高熔点使得碳化硅成为一种优秀的耐高温材料,能够在高温环境下保持稳定性和强度。碳化硅的高熔点主要源于其晶体结构的特点。碳化硅晶体中的硅原子和碳原子通过共价键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非常稳定的晶体结构。
4、这两种物质都是原子晶体,因此决定它们熔沸点的是共价键,可以通过共价键的键能判断,而键能和键长呈反比,键长又等于成键的两原子半径之和,所以可以通过比较碳、氧、硅的原子半径。所以可知碳硅键能大于氧硅键能,碳化硅的熔沸点大于二氧化硅。
金刚石熔点3550摄氏度,沸点4827摄氏度。二氧化硅熔点是1600-1700°C之间,不同形态的二氧化硅熔点不一样,熔点1670℃(鳞石英)、1710℃(方石英)。碳化硅熔点1723±5℃。
二氧化硅和硅都是原子晶体。决定它们熔沸点的是共价键,因此可以通过共价键的键能判断,而键能和键长呈反比,键长又等于成键的两原子半径之和,所以可以通过比较O、Si的原子半径得出结论。
碳化硅俗名金刚砂,化学式SiC,无色晶体,含杂质时呈蓝黑色。结构与金刚石相似,每个硅原子被4个碳原子包围,每个碳原子被4个硅原子包围,形成“巨型分子”。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密度为217克/厘米3,熔点约为2700℃(分解升华)。化学性质稳定,高温时也不与氯、氧、硫、强酸反应,但能与碱反应。
高机械强度。碳化硅的硬度非常高,莫氏硬度在24-28 GPa之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和抗弯强度都很优异。 高抗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碳化硅在多种腐蚀性环境下保持稳定,抗氧化性能好。 高束缚能。碳化硅的禁带宽度在2-3 eV之间,使其具有特殊的光电子学性质。 可控制的电学性质。
碳化硅具有高热导率,其值达到120-200 W/mK,是传统陶瓷材料的2-3倍。这一特性使得碳化硅在应用时能够产生较低的热应力和热震荡。 碳化硅展现出高耐热性,其熔点高达2700°C,因此能够在高温环境下稳定使用,适应高温环境的特性使其在高温工艺中具有优势。
碳化硅由于化学性能稳定、导热系数高、热膨胀系数小、耐磨性能好,除作磨料用外,还有很多其他用途,例如:以特殊工艺把碳化硅粉末涂布于水轮机叶轮或汽缸体的内壁,可提高其耐磨性而延长使用寿命1~2倍;用以制成的高级耐火材料,耐热震、体积小、重量轻而强度高,节能效果好。
碳化硅的特点:热膨胀系数较低(仅大于氮化硅),可在高温环境中保持较好的尺寸精度.碳化硅对以下元素具有很好的高温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