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苯基甲基甲酮;苯乙酮;乙酰苯;1-苯基乙酮;苯甲酰基甲烷 【英文名称】acetophenone;hypnone;acetybenzene 【结构或分子式】分子结构:羰基上碳及苯环碳原子均以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甲基碳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σ键。
代谢和降解:在人和动物体内,吸入的二甲苯除3%~6%被直接呼出外,二甲苯的三种异构体都有代谢为相应的苯甲酸(60%的邻-二甲苯、80%~90%的间、对-二甲苯),然后这些酸与葡萄糖醛酸和甘氨酸起反应。在这个过程中,大量邻-苯甲酸与葡萄粮醛酸结合,而对-苯甲酸必乎完全与甘氨酸结合生成相应的甲基马尿酸而排出体外。
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能发生神经衰弱综合症、肝肿大,女性月经异常、皮肤干燥、龟裂、皮肤炎等。甲苯本身对人体只有轻微损害,但少量就能导致死亡。工业甲苯中经常掺有少量苯。甲苯与苯这两种结构十分类似的化合物在毒性上却有极大的差异。

氟氧酸可与烯烃发生环氧化反应,反应通常很快,产率很高,与缺电子的对硝基二苯乙烯反应都能得到70%的产率;与带有双键的羧酸反应时,不需用酯来保护羧基,直接反应即可得到环氧化物,且产率很高;与肉桂酸反应时,虽然分子中双键与羧基相连,但生成环氧化物的产率仍超过90%。
第一组:加入碳酸氢钠有气泡冒出的是乙酸,再加入lucas试剂,变浑浊的是乙醇,再加入托伦斯试剂有银镜的是乙醛,最后一个就是乙腈。第二组:加入溴水,使溴水褪色是环己烯,有白色晶体沉淀的为苯胺,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溴仿反应的是苯乙酮,最后一个是环己酮。
氟氧酸在室温下与苯乙酮的三甲硅基烯醇醚反应时,反应在5-10分钟内完成,产物为α-羟基苯乙酮,产率高于90%。下图中的化合物与1,2-茚二酮都可用于检验指纹。在制备方面,氟氧酸作原料的路线产率最高,有很强的优越性。氟氧酸还可与富电子的叔碳反应,生成构型保持的叔醇。
1、C6H5CHO+CH3CCC6H5NaOH(10%),EtOHU.S.25~30°CCHC6H5CCOC6H5H(1)在文献[7]中,苯亚甲基苯乙酮是由苯甲醛与苯乙酮在10%氢氧化钠溶液催化下缩合而合成。为了使反应顺利进行和控制苯甲醛的滴加速度,通常在装有搅拌器、温度计和滴液漏斗的三颈瓶中进行。
2、您要问的是3-硝基苯乙酮还原是什么?3-硝基苯乙酮还原是间氨基苯乙酮。3-硝基苯乙酮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8H7NO3,分子量为161461,用作有机合成原料,经还原是间氨基苯乙酮,医药工业用于制肾上腺素药物等。
3、沈家祥和同事利用库房里仅存的一小瓶日伪时期遗留下来的对硝基甲苯为起始原料,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十余步反应,打通了氯霉素混旋体的合成路线。1952年3月8日,他接受了发展氯霉素工业生产的任务。他大胆制订了通过对硝基乙苯合成关键中间体对硝基苯乙酮的方案。首先,他们从苯和乙烯来制取乙苯。
4、先用苯和乙酸酐进行傅克酰基化反应得到苯乙酮,然后进行硝化得到3,5-二硝基苯乙酮。
a)苯甲醛加氢得苄醇。苯甲醛和乙酸乙酯缩合得到肉桂酸乙酯,肉桂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与苯甲醇发生酯交换反应得到目标产物。b)同法制备苄醇。苯甲醛和醋酸酐得到肉桂酸乙酸混酐,然后水解得肉桂酸,将肉桂酸转化为酰氯再与苄醇反应。
苯甲醛与乙醛在强碱作用下生成桂皮醛,Pt催化加氢得到3-苯丙醇,最后醇钠存在下脱水得到苯丙烯。苯与3-氯丙烯经过傅克反应直接得到苯丙烯。
第一步:该方法以化合物Ⅰ为原料,在弱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与氯乙酰氯进行反应,得到化合物Ⅱ;在一些实施例方案中:第一步反应所用的溶剂为二氯甲烷、四氢呋喃、甲苯。第一步反应所用的弱碱性催化剂为二甲氨基吡啶、吡啶和三乙胺中的任意一种。第一步反应温度为-10~0℃。
由对氯氰苄经烷基化反应、水解、氯化制备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酰氯,再与间苯氧基甲醛[39515-51-0]及氰化钠反应制得该品。烷基化,α-异丙基对氯苯基乙腈的制备将氯氰苄,苯磺酸异丙酯,氢氧化钠按摩尔比1:1:3配料加入石油醚中,在70℃左右搅拌反应12h。
加入冰乙酸、乙酸酐或乙酰氯酰化即可,也可让对氨基苯乙酸缩聚(要控制产物,使其分子量不要过大,最好能由2至10个对氨基苯乙酸分子成一个环,否则不容易在解聚)。
不能用来保护氨基的试剂甲酯或乙酯。氨基不可以用甲酯或乙酯试剂来保护。氨基保护可以用乙酰氯,氯乙酰氯之类的,溶剂有用THF、丙酮、二氯甲烷。保护氨基的步骤。应需要对间氨基苯甲酸的氨基进行保护。反应是苯环上进行取代,要求官能团还接在氨基的对位。再将氨基上的保护基团去掉。
形成氯化氢雾。乙酰氯在常温下就容易水解、醇解和氨解,活性太低,反应需要较长时间,其酰化条件是形成氯化氢雾,是羧酸发生氯化反应的催化剂,可用于羟基和氨基的定量分析。乙酰氯是最常用的乙酰化试剂,与醇、酚作用得到乙酸酯,与氨作用形成乙酰胺,与伯胺、仲胺作用生成N-取代乙酰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