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立方晶系的密度是多少?

根据上述可以计算其致密度为η=V1/V2=π*√3/8=68%。面心立方:一个胞共有8*1/8+6*1/2=4个原子。面心立方密排方向为[110],从而有4r==a*√2。同样可计算其致密度为η=V1/V2=π*√2/6=74%。

面心立方的致密度是0.74。面心立方:一个胞共有8*1/8+6*1/2=4个原子。面心立方密排方向为,从而有4r==a*√2。同样可计算其致密度为η=V1/V2=π*√2/6=74%。

则根据:ρ=m/V 得到NaCl晶体的密度为:55/(a^3×NA/4) g/cm^3。

CsCl:无色立方晶体,密度988。熔点645℃,沸点1290℃,极易溶于水。晶体结构不同 NaCl:Na和Cl的配位数为6,所以钠离子周围有6个氯离子。

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是68%。马氏体和奥氏体的基本概念:奥氏体(Austenite): 奥氏体是一种典型的面心立方(FCC)结构,其原子或晶格排列非常紧密,具有高度的有序性。

体心立方晶格的致密度是68%,体心立方晶格的原子数为1/8×8+1=2个,致密度为0.68。体心晶格又称体心点阵。

典型的晶体结构有哪些

1、晶体结构有3种分别为: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晶体晶格的具体介绍:体心立方晶格:体心立方晶格的晶胞中,八个原子处于立方体的角上,一个原子处于立方体的中心,角上八个原子与中心原子紧靠。

2、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面心立方。这种结构除顶角上有原子外,在晶胞立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处还有6个原子,故称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3、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是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胞):晶格常数a、90°晶胞原子数为4个,致密度为68%。

4、结构型常以某一种晶体为代表而命名,这些作为代表的晶体结构称之为典型结构。如石盐(NaCl)、方铅矿(PbS)、方镁石(MgO)等晶体的结构等型,我们以其中的NaCl晶体作为代表而命名为NaCl型结构。

5、形成一个大p键(相当于金属键),层间还有分子键。NaCl晶体:Cl-离子做立方最紧密堆积,Na+离子充填于所有的八面体空隙中,立方对称。因为n个球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也为n个,所以阴、阳离子数量比为1:1。

6、晶体堆积AAA3就是金属晶体的典型结构。金属原子通过金属键结合而成金属晶体的典型结构有AA2和A3型等三种。晶体中每一原子周围所具有的,与其等距离的最近邻的原子数目叫配位数。

体心立方堆积

1、体心立方堆积的金属有如铬钼钨钒,铁,Na,K等碱金属的晶胞,它们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熔点采用六方最密堆积的单质有铍镁钛钴锌锆锝钌镉铪铼锇钪钇镧镨钕钷钆铽。

2、体心立方堆积(BCC):体心立方堆积是另一种常见的金属晶体堆积方式。在这种堆积方式中,每个原子都位于一个正方形的面心和立方体中心。体心立方堆积比面心立方堆积密度要高,因此比较紧密。

3、体心立方堆积系数是指同种球形颗粒在体心立方堆积状态下的体积与理论体积之比,通常用于颗粒密度和堆积密度的计算。

影响硝酸钾晶体生长的因素

无色透明的三方晶体;熔点334°c,密度109克/厘米3(16°c);400°c开始分解。硝酸钾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迅速增大,每100克水0°c时可溶解130克,100°c时溶解247克。

硝酸钾不容易形成大的规则晶体,这个实验不好做。

溶液中杂质过多:如果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杂质,那么在结晶过程中这些杂质会随着晶体一起结晶,导致晶体的纯度下降。

瓶内结晶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溶液内的樟脑在乙醇内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变化。而硝酸钾、氯化铵和水是为了控制在晶体高速生长过程中的连续成核。温度改变时,樟脑的结晶析出,温度的变化速度,则会影响结晶的成长大小与结构。

而硝酸钾、氯化铵和水是为了控制在晶体高速生长过程中的连续成核。温度改变时,樟脑的结晶析出,温度的变化速度,则会影响结晶的成长大小与结构。这些因素加总起来,造成瓶内晶体型态万千的美丽变化。

三种典型晶胞特点

1、面心立方晶格:晶胞是一个立方体,原子分布在立方体的各结点和各面的中心上。密排六方晶格:晶胞是一个六方体,原子除分布在六方柱的各结点及上下两面的中心处之外,在六方柱体中间还有三个原子。

2、金刚石(C):为典型的共价键晶体(原子晶格),所以不遵循最紧密堆积原理。每个C原子与周围另外四个C原子以sp3杂化轨道形成共价键;其晶胞也为立方面心格子,立方对称。

3、立方晶系的特点如下:立方晶系是指具有4个立方体对角线方向三重轴特征对称元素的晶体。属于立方晶系的有:面心立方晶胞、体心立方晶胞、简单立方晶胞。典型的属于立方晶系的晶体如氯化钠晶体。

4、密排六方晶格的晶胞是个正六方柱体,它是由六个呈长方形的侧面和两个呈正六边形的底面所组成2-26。金属原子分布在六方晶胞的十二个角上以及上下两底面的中心和两底面之间的三个均匀分布的间隙里。

5、三种典型立方晶体结构:面心立方、体心立方和密排六方。面心立方。这种结构除顶角上有原子外,在晶胞立方体六个面的中心处还有6个原子,故称为面心立方。体心立方。

晶胞密度

晶胞密度计算公式是ρ=NM/VNA。其中,ρ代表晶胞密度,N为一个晶胞中的原子个数(均摊法计算),M为该原子摩尔质量,V为晶胞体积,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

晶胞的密度=nM/NA v n为每mol的晶胞所含有的原子(离子)的物质的量。M为原子或离子的原子量,v是NA个晶胞的体积。已知原子半径求边长,已知边长可求半径。

晶胞密度计算公式是ρ=NM/VNA。ρ=NM/VNA(阿伏伽德罗常数)N为一个晶胞中的原子个数(均摊法计算)M为该原子摩尔质量,V为晶胞体积。以NaCl晶体为例。

mol NaCl 晶体含有的晶胞数为:NA/4每个晶胞的体积为a^3 cm^3则根据:ρ=m/V 得到NaCl晶体的密度为:55/(a^3×NA/4) g/cm^3其它的晶体的密度求算可以依此思路类推。

晶胞的密度=nm/nav n为每mol的晶胞所含有的原子(离子)的物质的量。m为原子或离子的原子量,v是na个晶胞的体积。

×2R,面积为sqr(3)/4×(sqr(2)×2R)^2=2sqr(3)R^2 这个面上有半个圆(每个角60°,三个角180°),面积为0.5πR^2 密度是两式之比,为0.5π/(2sqr(3)=sqr(3)/12 上述sqr()表示开平方。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