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甲基己烷,不叫2,4,5-三甲基己烷,因2,3,5与2,4,5对比是最低系列。取代基次序IUPAC规定依英文名第一字母次序排列。我国规定采用立体化学中“次序规则”:优先基团放在后面,如第一原子相同则比较下一原子。2-甲基-3-乙基戊烷,因—CH2CH3—CH3,故将—CH3放在前面。
2、、普通命名法(习惯命名法)为了区别异构体,直链烷烃称“正”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一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异”某烷;在链端第二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甲基且无其它支链的烷烃,称“新”某烷。例如:戊烷的三种异构体,分别称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
3、环状化合物顺反构型的确定由于成环碳原子的双键不能自由旋转,因此当环上带有两个或多个基团时,就会产生两种或多个立体异构体。一个异构体的两个取代基团在环的同侧称为顺式构型(cis configuration)另一个异构体的两个取代基在环的异侧,称为反式构型(trans configuration)。
4、有机化学中,同分异构体可以是同类物质(含有相同的官能团),也可以是不同类的物质(所含官能团不同)。甲烷1种,乙烷1种,丙烷1种,丁烷2种,戊烷3种,烷5种,庚烷9种,辛烷18种,壬烷35种,癸烷75种,11烷4347种,12烷366319种。
5、它们的熔沸点由低到高。 烷烃的密度由小到大,但都小于1g/cm^3,即都小于水的密度。 烷烃都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CH3 | 注意:新戊烷(CH3—C—CH3)由于支链较多,常温常压下也是气体。

1、A 解此题的方法是先根据名称写出对应的结构简式,再重新命名。
2、⑵可以根据乙酸乙酯来书写,即 。⑶烯烃的命名,注意要取碳碳双键所在的长链为主链,从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编号,即4-甲基-2- 己烯。⑷依据邻二甲苯来命名,即邻二氯苯。点评:本题考查了官能团的判断、物质的性质等知识点,难度不大,结构决定性质,性质体现结构,熟记官能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这个分子式有问题吧?左下的(CH3)3CH2哪有这种结构?如果是(CH3)3C的话,那系统命名就应当是2,2,4-三甲基-3,3-二乙基戊烷。选择支链最多的碳链为主链,给小基团尽可能低的位号。
Z-2-甲基-2-己烯。若分子中两个双键碳原子均与不同的基团相连,这时会产生两个立体异构体,可以采用Z-E构型来标示这两个立体异构体。即按顺序规则,两个双键碳原子上的两个顺序在前的原子(或基团)同在双键一侧的为Z构型,在两侧的为E构型。
使用系统命名法来命名3,3-二甲基-4乙基己烷的步骤如下:步骤1: 确定主链 找到分子中最长的连续碳原子链,作为主链。在这种情况下,主链应为六个碳原子组成的己烷(hexane)链。步骤2: 确定侧链 找出所有连接到主链上的侧链。
该有机物由碳和氢组成,所以是烷烃,先选炭链最长的那条做主链,一共是7个碳,就是红线画出的地方,所以就是庚烷。3号5号位有甲基,所以编号3,5-二甲基,系统命名有个规定,就是编号小的优先,所以 是3乙基,而不是5-乙基。前面的甲基不管怎么排都是3,5-二甲基。
我国现在所用的“有机化学命名原则”是在1980年中国化学会根据日内瓦命法及IUPAC系统命名法的原则,结合我国文字特点而制定的。这一方法可以运用于所有一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某些复杂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另有各自特定的命名方法)。
取代基的排列依据其连接的碳原子编号,遵循取代基在前、母体在后的原则。若存在顺反异构,需标明Z-E构型。烯烃的物理性质与烷烃有明显区别,如乙烯、丙烯是气体,随着碳原子数增加,状态从气体变为液体或固体。分子间结构和异构体的影响也显著影响其沸点和熔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