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磺胺间甲氧嘧啶的基本信息

1、【理化性质】磺胺间甲氧嘧啶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几乎无味,遇光色渐变暗。在水中不溶,在稀盐酸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易溶。【作用与用途】磺胺间甲氧嘧啶为一种较新的磺胺药。抗菌作用强,与磺胺甲(2)首次用量加倍。

2、磺胺类药物为广谱抑菌剂.其作用机制为在结构上类似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与PABA竞争性作用于细菌体内的二氢叶酸合成酶,从而阻止PABA作为原料合成细菌所需 的叶酸,减少具有代谢活性的四氢叶酸的量,而后者则是细菌合成嘌呤、胸腺嘧啶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DNA)的必需物质,因此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繁殖。

3、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为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英文名:Sulfamonomethoxine Sodium 分子式:C11H11N4NaO3S ·H2O 分子量: 329 化学式: C11H11N4NaO3S CAS编号: 1037-50-9 【功能主治】禽类:住白细胞、原虫病、各种类型球虫等。磺胺嘧啶为白色或类白色的结晶或粉末;无臭,无味,遇光色渐变暗。

4、本品为N-(6-甲氧基-4-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钠盐一水合物,按无水计算计算,含C11H11N4NaO3S不得少于90%。【性状与药理】本品是体内外抗菌作用最强的磺胺药,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较强抑制作用,细菌对此药产生耐药性较慢。

能详细介绍一下磺胺对甲氧嘧啶这种兽药原料吗?谢谢!

1、磺胺六甲氧嘧啶,性状:白色或淡黄色的结晶性粉末,几乎无味无臭。遇光易变暗.不溶于水。 作用:抗菌力强,在体内的抗菌活性高,口服后吸收良好,血浓度较高,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用以治疗弧菌病、疖疮病、竖鳞病、烂鳃病、赤皮病、鳗赤鳍病等。

2、磺胺二甲氧嘧啶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有效,作用稍弱,但不良反应小。主要用于水产动物竖鳞病、赤皮病、弧菌病、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疖疮病和鳗鲡的赤鳍病等防治。也可用于防治孢子虫、鞭毛虫等感染。[用法用量]在防治上述疾病时,多采用磺胺二甲氧嘧啶片拌饵投喂。

3、英文参考 Sulfamethoxydiazine 3 分子式 C11H12N4O3S 4 分子量 280.32 5 CAS号 651069 6 性质 磺胺甲氧嘧啶为白色或微黄色粉末。熔点214216℃。几乎不溶于水、醚或乙醇,微溶于酸,易溶于堿。无臭,味苦。

4、磺胺对甲氧嘧啶,通用名:磺胺对甲氧嘧啶片,成份为磺胺对甲氧嘧啶。其化学名称为N5甲氧基2嘧啶基4氨基苯磺酰胺,酰胺醇类,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慢性支气管炎、肠道感染和皮肤软组织感染。本品为白色或微黄色片。乙酰甲喹为鲜黄色结晶或黄色粉末,无臭、味微苦,遇光色渐变深。

胺与磺胺有何区别?

1、普遍认为不同的磺胺类药物,其抗菌力的差别是在量的方面,而不在质的方面。对某一种类型细菌效价最高的化合物,对其他类型的菌效价也高 经长期高度选择,有些毒性大的磺胺药逐渐被淘汰,如磺胺噻唑(ST)、磺胺甲基嘧啶(SM)、磺胺甲氧达嗪(SMP)。

2、也叫氨苯磺胺 (2) [sulfanilamides]∶磺胺噻唑、磺胺脒等黄胺类药物的总称 词语分解 磺的解释 磺 á 〔磺胺〕a.有机化合物,抗菌药;b.“磺胺噻唑”、“磺胺脒”等磺胺类药物的总称。 〔硫磺〕见“ 硫”。

3、磺胺的词语解释是:磺胺huáng’àn。(1)一种药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8O2N2S,白色粉末或颗粒,味初苦后微甜,在日光下容易变质。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各种感染。也叫“氨苯磺胺”。(2)磺胺噻唑、磺胺脒等黄胺类药物的总称。磺胺的词语解释是:磺胺huáng’àn。

4、磺胺 [huáng àn] [磺胺]基本解释 一种药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6H8O2N2S,白色粉末或颗粒,味初苦后微甜,在日光下容易变质。有抗菌作用,用于治疗各种感染。

5、银、铜、钴)取代,生成不同颜色难溶性金属盐沉淀可鉴别及区别不同磺胺类药物。重氮化和偶合反应芳伯氨基在酸性溶液中,与亚硝酸钠作用,发生重氮化反应,利用此性质可测定磺胺类药物含量。生成的重氮盐在碱性下与β-蔡酚偶合,生成猩红色偶氮化合物,可用于鉴别。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