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气相色谱由于载气的相对分析量较低,分子间隙大,故粘度低,流动性好,组分在气相中流动速度快,因此可以增加柱长,以提高柱效 这是为什么气相色谱柱比液相色谱柱长的原因。毛细管柱气相色谱仪比填充柱色谱前面多了一个分流/不分流装置,柱后多了一个尾吹气路。
2、毛细管柱色谱法的优点是:柱效高、灵敏度高,分析速率快、进样量小。其分离效率高的原因是:(1)管径细(约0.2mm),气流单途径通过毛细管柱,消除了涡流扩散;(2)不装填料,阻力小,柱长可达百米;(3)固定液直接涂渍在管壁上,柱内壁总面积较大,涂层很薄,从而大大降低了传质阻力项。
3、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使用的是毛细管色谱柱,为气液色谱,材质为石英玻璃,长度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分离效果更好,柱效更高,但因内径过小(0.2-0.5mm),故柱容量也很小,且因材质因素,易折断损坏。因柱长较长,分析时间通常也比较长。
4、气相色谱(GC)主要是利用物质的沸点、极性及吸附性质的差异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其过程如图气相分析流程图所示。
5、毛细管柱色谱比填充柱色谱的分离效果好,柱效要高,适合分析多组分复杂样品。填充适合简单成分不多的样品,柱效低但快速。
6、★ 所以毛细管柱的总柱效可以比填充柱高10-100倍。 根据上式,分离度正比于总塔片数N 。即 毛细管柱色谱总效高,其分离效能也高。 如果柱效高,K 值也大是最理想的,目前流行大孔厚膜毛细管柱可望具有这两重性质。
1、【答案】:(1)毛细管柱色谱法使用的是毛细管色谱柱,为气液色谱,材质为石英玻璃,长度在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分离效果好,柱效更高,但内径过小,故柱容量也很小,且因材质因素,易折断损坏,因柱长较长,分析时间也比较长。
2、毛细管色谱柱渗透性好,传质阻力小,而柱长可达几十米。熔融二氧化硅毛细管色谱柱的出现使得毛细管色谱柱逐步取代填充柱,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填充柱在永久性气体、低级烃类以及水分含量的测定等分析领域具有独特的用途,在日常分析工作中仍是具有一定价值的分离分析手段。
3、◆ 毛细管柱每米塔片数通常在2000-5000之间,长20米的毛细管柱总柱效为4万至10万。 ◆ 填充柱每米塔片数在1000-1500之间,长2米的填充柱的柱效为2000-3000 ★ 所以毛细管柱的总柱效可以比填充柱高10-100倍。 根据上式,分离度正比于总塔片数N 。即 毛细管柱色谱总效高,其分离效能也高。
1、毛细管柱与填充柱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的物理形态和容量大小。毛细管柱较长且细,而填充柱较短且具有较大的容量。 由于毛细管柱的细长特性,其饱和进样量远小于填充柱。这意味着在进样过程中,毛细管柱需要进行分流,而填充柱则通常不需要分流。
2、首先外观不同,毛细管是直径在1-2mm,填充柱5-7mm,材料不同,毛细管常用的是 甲基硅氧烷聚合物,有韧性,可盘成圆形排列形状,填充柱是不锈钢或玻璃,没有韧性。固定液的存在方式不同,毛细管是空心的,内部涂有固定液,填充柱的固定液涂布在担体上再填充到填充柱内部。
3、且毛细管柱的K 值比填充柱小,因此保留时间小。 ◆故:毛细管柱上可实现快速分析。 毛细管柱的色谱系统 ◆ 与填充柱系统基本一样。 ◆ 因毛细管柱内径细,柱容量小,出峰快、峰形窄,因此对色谱仪本身(如进样系统、检测器、记录器等) 有些特殊的要求。
4、按柱粗细可分为一般填充柱和毛细管柱两类。填充色谱柱:多用内径4至6毫米的不锈钢管制成螺旋形柱管,常用柱长2至4米。填充液体固定相或固体固定相。毛细管色谱柱:柱管为毛细管,常用内径零点一至零点五毫米的玻璃或弹性石英毛细管,柱长几十米至百米。
5、因为毛细柱细长,填充柱短,容量大。所以毛细柱饱和进样量要比填充柱要小得多。于是在进样的时候:填充进样口不分流,毛细进样口分流。填充进样口下面结填充柱,毛细进样口下面结毛细柱。各自有适合分析的样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