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c5h10的同分异构体是什么?

C5H10同分异构体中的戊烷同分异构体可用作溶剂,在化学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它们对许多有机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化学原料 C5H10同分异构体中的某些异构体可以用作生产其他化学物质的原料。

c5h10的同分异构体有9种:直链状的有2种:C=C-C-C-C,C-C=C-C-C。支链是甲基的有3种:C=C-C-C(第5个碳在第2,3位),C-C=C-C(第5个碳在第2位)。

同分异构体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

按系统命名法,只有两个醇分子甲基配叫什么名字?

1、第二题选B,按照系统命名法,图中的化合物可以命名为3,5-二甲基-2,4-己二醇。醇在命名时,应当选择连有羟基数目最多的碳链为主链,并且从离羟基最近的一端开始编号。四个选项中只有B满足要求。

2、在选用叔丁醇时,因该物质分子中存在两个碳原子,一个为主链,一个为侧链,因此这个化合物的名字为2-甲基丙酸根+醇的后缀,即2-甲基丙醇。

3、如三甲基甲醇、三苯甲醇。系统命名法即选择含羟基的最长碳链,按其所含碳原子数称为某醇,并从靠近羟基的一端依次编号,写全名时,将羟基所在碳原子的编号写在某醇前面,例如1-丁醇CH3CH2CH2CH2OH。

4、按有机物的系统命名法,两个化合物中羟基是第一优先级,因此都应以“醇”为名。首先选取最长碳链:对于两道题,最长碳链都是5个碳;所以都应叫“戊醇”。

5、普通命名法 将醇看作是由烃基和羟基两部分组成,羟基部分以醇字表示,烃基部分去掉基字,与醇字合在一起。

四碳酮糖是否能形成环状结构

1、经研究证明,单糖不仅以开链结构存在,还可以环状结构形式存在。因为虽然大多数单糖的特性可用开链结构来说明,但当深入一步探讨单糖的性质时,又会发现新的矛盾。下面列举的两个事实,是不能用开链结构来说明的。(1)糖苷的生成。

2、单糖的环状结构:单糖是单独存在的多羟醛或酮,它不能再被水解成更简单的糖。根据所含碳原子数目的多少,单糖可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己糖及庚糖等。几种常见的醛糖及酮糖见表。果糖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己酮糖。

3、化学性质:主要以环状结构形式存在,但在溶液中可与开链结构反应。因此 ,它的化学反应有的以环式结构进行,有的以开链结构进行。 1.差向异构化:葡萄糖用稀碱液处理时,会部分转变为甘露糖和果糖,成为复杂的混合物。

4、四氢硼钠(NaBH4)是对二氢黄酮类化合物专属性较高的一种还原剂,产生红~紫色。而与其它黄酮类化合物均不显色。

5、结构 主要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其缩聚物和某些衍生物的总称。 糖类化合物包括单糖、单糖的聚合物及衍生物。葡萄糖是单糖。麦芽糖、蔗糖、乳糖是二糖。

...和6个伯碳原子(其余为氢原子)建造饱和烃的结构式可能有几种?_百度...

1、只考虑碳链,此时伯碳原子只有一根键与叔碳原子相连,如同氢原子,6个叔碳原子构成碳链,且有一个环,具体排法不说明了,确定后再将伯碳原子和氢原子加上,方法唯一。

2、C3H6,只有碳氢两元素,为烃 碳数是氢数目的两倍,通式为CnH2n的有单烯烃、环烷烃。骨架如下:丙烯C=C-C、环丙烷 故有【2种】组合形式 以上个人理解。

3、庚烷(C8H18)是一种直链烷烃,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可以存在多种同分异构体。

4、氢与碳形成的含有6个原子,16个电子的分子结构式,为(CH4),是甲烷。

5、饱和烃也称为烷烃,是开链的饱和链烃,分子中的碳原子都以单键相连,其余的价键都与氢结合而成的化合物。通式为CnH2n+2,是最简单的一种有机化合物。烷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能源物资。

(1)写出下列化合物的名称或结构简式:①___;②CH2=C(CH3)CH=CH2...

最简式为CH的有机物:乙炔、苯、苯乙烯( —CH=CH2);最简式为CH2O的有机物:甲醛、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葡萄糖(C6H12O6)、果糖(C6H12O6)。

大学有机化学里的有机物的各种转化关系

烃转化成脂类必须有羟基和羧基,醇基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醛基,再进一步被氧化成羧基,卤代烃先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再与水加成即可得到醇,(有马氏规则和反马氏规则,注意条件)。

Lambert(1967)最先认为土壤有机质可能起有机萃取剂的作用,非极性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与水之间的分配作用相当于该化合物在水和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之间的分配。

有机物分子内原子间没有明显的电子得失,往往是电子对的偏移。通常将有机分子中加氧或脱氢称为氧化反应,将加氢或脱氧称为还原反应。如果一种含氧的有机化合物转变为一种烃,该反应必包含还原反应。

在有机化学学习中,除了掌握好各类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有机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对中学有机化学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的目的。

-05-17 高二: 化学选修5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有没有这个的答案... 1 2013-01-31 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本中的有机化合物关系转化图。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