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亚甲基供H脱水形成主要产物。形成的2个物质的纯品的鉴别:主要产物 3-甲基-2-戊烯,次要产物 2-乙基-1-丁烯 2-乙基-1-丁烯与酸性KMnO4反应,有CO2生成;3-甲基-2-戊烯则没有。
与亚硫酰氯反应若用亚硫酰氯和醇反应,可直接得到氯代烷,同时生成二氧化硫和氯化氢两种气体,在反应过程中这些气体都离开了反应体系,这有利于反应向生成产物的方向进行,该反应不仅速率快,反应条件温和,产率高,而且不生成其它副产物。
根据扎伊采夫规则。没有共轭的话,氢少消氢,这样的产物更稳定,占绝大比例。只能说脱水产物以2-戊烯为主,还含有部分的1-戊烯。
甲醇易溶于水,可以燃烧,发生氧化反应(如催化氧化),还原反应。不是强氧化剂。
在柱色谱中常需要更换溶剂来梯度洗脱产物以达到分离的目的以下是洗脱的一般步骤:先用非极性溶剂洗,一般使用石油醚,实验室合成的产物都是极性比较大的,所以洗不出来,在产物中的大分子类似于色素的东西也不会出来。
为了加速漂白作用。漂白粉的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钙,可与酸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次氯酸,则增强漂白能力,应加入酸。漂白粉为白色颗粒状粉末,有臭味,能溶于水,溶液呈浑浊状,稳定性较差,在空气中逐渐吸收水分与二氧化碳而分解。
当然需要,因为滴加盐酸后,NO2-就会与HCI反应生成HNO2,HNO2分解生成N2O3,N2O3不稳定立刻分解,生成NO与NO2,所以最终现象是生成红棕色气体。
性质:金红色闪金光或闪古铜色光的粉状物,溶于水,稍溶于酒精则呈蓝色;遇浓硫酸呈黄光绿色;稀释后呈蓝色;水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呈紫色或出现暗紫色沉淀。
加入盐酸是为了排除银离子、铅离子、汞离子、碳酸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

1、酯用碱水解后,酸化得到相应的羧酸;5)加热脱羧,得到目标产物。
2、目标产物CH3COCH(CH3)CH2CH3,和丙酮相比,得一个甲基和一个乙基取代,所以是用1molCH3Br和1molCH3CH2Br反应所得。
3、首先让乙酰乙酸乙酯两个羰基中间的亚甲基接上一个乙基(此亚甲基氢带酸性,容易形成负离子,从而与CH3CH2Cl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让它在酸性或碱性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可生成2-戊酮。
4、加银氨溶液,只有醛反应,再加氢氧化铜溶液,只有脂肪醛反应,而苯甲醛不反应,2—戊酮是甲基酮类,能发生碘仿反应,加碘的氢氧化钠溶液,2—戊酮生成黄色沉淀,而环戊酮不反应。
5、向另外3份样品中加入土伦试剂,出现银镜的为正戊醛,另外两份为酮。最后一次取样,向两份酮的样品中加入碘的碱性溶液,生成碘仿的为2-戊酮,不反应的为3-戊酮。自此,五种化合物已经分别得到鉴定。
6、楼上的答案是不正确的,做出来的产物是4-甲基戊酮。这个是个有机化学典型题,丙酮和Mg反应得到偶联产物2,3-二甲基-2,3-丁二醇,这是一种频哪醇,在酸催化下发生频哪醇重排,得到3,3-二甲基丁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