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概率密度曲线的特点是以μx为对称,曲线与X轴间的面积在μx两边各为0.5,曲线在μx±σx处有拐点,在μx±σx区间的面积为626%,在μx±2σx区间的面积为95.44%,在μx±3σx区间的面积为99.73%。
2、概率密度曲线,以其独特的特性展现在人们面前。它以μx(即均值)为对称轴,曲线与X轴之间的面积在μx两侧各自占据0.5。这一曲线在μx±σx(即标准差)处展现出拐点,其间的面积占据了总面积的626%。而当范围扩展至μx±2σx时,面积则达到了944%。
3、对称性:正态曲线以均数为中心,左右对称,曲线两端永远不与横轴相交。均匀变动性:正态曲线由均数所在处开始,分别向左右两侧逐渐均匀下降。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即均数μ和标准差σ,可记作N(μ,σ2):均数μ决定正态曲线的中心位置;标准差σ决定正态曲线的陡峭或扁平程度。
4、正态曲线呈钟型,两头低,中间高,左右对称因其曲线呈钟形,因此人们又经常称之为钟形曲线。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方差为σ^2的正态分布,记为N(μ,σ^2)。其概率密度函数为正态分布的期望值μ决定了其位置,其标准差σ决定了分布的幅度。
1、定性解释就是根据曲线的异常特征,分析研究钻孔剖面,定性地判断煤层、区分岩性,确定新老地层界面位置等。原则:从曲线入手,综合解释;方法:选择物性差异明显的几条曲线进行综合解释。
2、在煤田勘探中,每个钻孔都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是地球物理测井。这项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揭示煤层和岩层的深层结构,包括它们的深度、厚度以及复杂性。通过测井,科学家能精确地定位含水层的位置,评估裂隙发育带、断层点、破碎带以及地温异常区域,同时也能了解放射性物质的分布情况。
3、煤田中的每个钻孔都要进行地球物理测井,主要用于确定煤层和岩层的深度、厚度及其结构,含水层的深度和厚度,裂隙发育带、断层点、破碎带、地温异常带的位置,放射性物质的赋存状况等。采用数字记录和数字处理技术,还可以测定煤层的煤质(主要是碳、灰分、水分的含量)和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等。
4、在地层体积成分与流体成分之间显示一条井径差值曲线。
5、也就是说,地球物理测井是包括油气藏、煤、水资源、金属及非金属等各种资源勘探开发极其重要的技术手段。甚至在城市的市政规划中地基勘测、高速铁路建设及地铁建设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岩石和矿物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如导电特性、声波特性、放射性等。这些特性统称为岩石和矿物的物理性质。
1、首先,从科学书籍、网站或实验中获取水的温度和密度数据。其次,选择温度为横坐标,密度为纵坐标的坐标系。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在坐标系中标记出每个温度对应的密度值,形成数据点。使用曲线拟合方法,将数据点连接起来,形成水的密度曲线。
2、如果能查到水的密度、温度特性曲线或公式是最好的,在曲线上用作图法求出,或者用相应的曲线公式插值算出。
3、人们通过实验得到了如图2-3所示的P-t曲线,即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由图可见,在温度由0℃上升到4℃的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加大;温度由4℃继续上升的合过程中,水的密度逐渐减小;水在4℃时的密度最大。水在0℃至14℃的范围内,呈现出“冷胀热缩”的现象,称为反常膨胀。
4、ρ水=0×10^3kg/m^3或0g/cm^3 但这个结论是在4℃时测得的,也是水密度最大的时候。
5、结沦:(1)水在0℃—4℃之间,密度(逐渐)增大;(2)水在4℃时,密度最大;(3)水在4℃以上,密度(逐渐)减小。(或:水在0℃—4℃之间具有热缩冷胀性质,在4℃以上恢复为一般物质的热胀冷缩性质。
6、原型和模型的值可根据休斯曲线或ITTC(国际拖曳水池会议)曲线求出。模型的值求出后,即可由上式计算原型的CD值。船和水中武器运动性能实验 这类实验须考虑动体的总质,转动惯量和浮心坐标)。相似参数包这些实验要在拖曳水池、旋臂水池、耐波性水池、风洞、水洞和出入水实验室等设备内进行。
密度函数是一段区间的概率除以区间长度,值为正数,可大可小;而分布函数则是可以使 数学分析方法研究随机变量的一种曲线。密度函数一般只针对连续型变量,而分布函数则是既针对连续型也针对离散型随机变量。求解分布函数的时候要进行分类讨论和定积分计算,求解密度函数的时候需要进行求导。
通过密度函数求分布函数: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时,可以通过对该密度函数进行定积分计算,从而求出其分布函数。通过分布函数求密度函数:当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时,对该分布函数求导即可得到其密度函数。重点内容: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在概率统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区别如下:概念不同 。密度函数指事件随机发生的机率。分布函数是概率统计中重要的函数,正是通过它,可用数学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随机变量。分布函数和密度函数联系如下:密度函数求积分是分布函数 。设X是一个随机变量,对任意的实数x,令F(x)是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概率累积函数)。
高斯曲线,也被称为Gaussian curve,是正态分布中的一种典型形状。它以其数学家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Karl Friedrich Gauss)的名字命名,他在1807年左右,在德国格丁根的天文台开始了其研究生涯。
高斯曲线是一种典型的概率密度曲线。其在各种数学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包括统计学、物理和金融领域等。其曲线形态呈中间高、两边低的分布特征,用以描述正态分布或其他对称分布现象的数据分布情况。其主要特性是概率集中于分布的均值附近,并随偏离均值程度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高斯曲线,这个术语可能对于一些领域的人来说并不陌生,它是概率论和统计学中一个核心概念,通常被称为正态分布曲线。这条曲线以其独特形状而闻名,它在自然界和许多社会科学现象中都能找到身影,因为它能够很好地描述许多随机变量的分布情况。
高斯曲线,又叫做gaussian curve,是正态分布中的一条标准曲线。卡尔·弗里德里奇·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在格丁根(Gottingen)的那座天文台是大约于1807年建成的。在他的整个一生中,从那时起:近200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天文仪器不断得到改进。
正态曲线,又称高斯曲线,是一种连续型的概率分布函数。其公式为f(x) = 1/(σ√2π) * e^-(x-μ)^2/2σ^2,其中μ为均值,σ为标准差。正态曲线是一种钟形曲线,其峰值出现在均值处,标准差越小,曲线越陡峭,反之越平缓。

1、根据煤层呈中—高电阻率、低密度、低自然伽马异常反映的综合特征进行煤层的定性解释。煤层的顶、底板及夹矸多为泥岩,煤层与其在各种参数曲线上有明显的差异,密度曲线一般仅在煤层、裂隙、破碎带处有明显的高异常反映。一般采用多种物性参数曲线进行综合分析、解释能准确划分煤层。
2、煤、泥岩、砂岩、灰岩其实都是统称,下面还有很多种类,而且不同地区的岩石在测井曲线上特征有可能截然不同,只能介绍典型特征了。煤层测井特征:低自然伽马,低密度(最显著特征,一般在2g/cm3一下),高电阻率,高声波时差,高中子。
3、结核法:结核在含煤建造中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其特征和含煤性有一定关系,特别是同生结核,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聚煤条件的指标。 测井曲线法:煤与其他岩石在物理性质上往往有一定差异,因此可以根据测井曲线的类型,寻找物性标志层进行煤层或煤组对比。
4、泥岩在密度测井曲线上值较高而煤层密度测井值在剖面上看很低 在淡水泥浆的沙泥岩剖面井中,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以大断泥岩层部分的自然电位曲线为基线,此时出现负异常的井段都可认为是渗透性岩层。在含有泥质的砂岩中由于泥质对溶液产生吸附电动势使总电动势降低。
5、可作为主要方法。结核法利用结核的特性和含煤性相关性进行对比,同生结核尤其能反映聚煤条件。测井曲线法通过测井曲线(如电阻率、自然电位等)识别物性差异,作为煤层对比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如中国的岩石煅烧法,通过煅烧岩石揭示其有机质特性,为煤层对比提供了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