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地球被压缩成一颗中子星,体积会变得多小?

1、把地球压缩成一颗中子星大小,是一颗直径22米大小的球体。可按照球体积计算大约在5000立方米左右。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中子星的密度为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相当于每立方厘米重1亿吨以上 , 此密度也就是原子核的密度,是水的密度的一百万亿倍。

2、地球的平均密度大概为每立方厘米5克左右,从数字上来看,这就与中子星每立方厘米8000万吨相差甚远,那么如果我们将地球挤压成一颗与中子星密度相等的天体,那么地球会缩小到何种程度呢?地球将会变为一颗直径在20米左右的小球。

3、直到基本所有物质都成为中子简并态的物质。按中子星密度10亿吨每立方厘米计算,换算下来,地球体积就只有60万亿立方厘米,直径只有20来米。并且由于地球物质的核聚变,地球物质在压缩过程中总质量也会稍有减小。

4、如果地球被压缩成中子星,直径只有22米,一颗花生米大小的中子星物质放到地球上,相当于1000艘10万吨级航空母舰的重量。太阳的质量被压缩成中子星后,直径还不到10公里。而中子星的直径一般来说也不会超过20公里。

中子星密度

1、中子星的密度令人难以置信,达到每立方厘米10^11千克,即1亿吨。这一密度使中子星成为除黑洞之外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中子星的发现,与黑洞一同标志着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的重大突破。想象一下,乒乓球大小的中子星竟然与地球上的一座山重量相当,这无疑是对人类认知宇宙能力的一次巨大挑战。

2、中子星密度是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中子星的密度与中子本身的密度大体相当。原子的构成并不复杂,它的内部空间是非常空旷地,中心的原子核质量占到了整个原子的大部分,而且密度非常大,如果将原子核放大到一个篮球那么大,整个原子的直径可以达到14公里。

3、每立方厘米8^14~10^15克,中子星(neutron star)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体,恒星演化到末期,经由重力崩溃发生超新星爆炸之后,可能成为的少数终点之一,质量没有达到可以形成黑洞的恒星在寿命终结时塌缩形成的一种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的星体,其密度比地球上任何物质密度大相当多倍。

中子星的密度是水的100万亿倍以上,它的表面重力会有多恐怖?

中子星的密度是每立方厘米10^14克至10^15克,这意味着它的密度比水高出一百万万亿倍以上。 如果我们把一个足球大小的氢原子核放大,其直径将达到约7公里,而电子的大小则仅相当于一个玻璃弹珠。这样的比较揭示了原子内部的巨大空间。

中子星的确密度很大,中子星可以说是宇宙中可怕程度仅次于黑洞的天体,其表面的引力场异常强大,和黑洞有得一拼,换句话来说,中子星就是一颗失败的黑洞。典型的中子星密度在上亿吨每立方厘米,也就是相当于水密度的100万亿倍!白矮星几十吨每立方厘米的密度跟中子星比起来,似乎有点微不足道了。

如果把地球压缩成中子星,地球的直径将只有22米!事实上,中子星的密度是如此之大,一个典型中子星的半径只有10千米左右,而质量至少是太阳的35 1倍以上。还有极高的温度 中子星的温度极高。其表面温度为1500万度,中心温度约为100 1000亿度。

中子星物质每立方厘米质量高达8000万到20亿吨,与水相比,是水密度的100万亿倍左右,而与白矮星相比,白矮星几十吨每立方厘米的密度跟中子星比起来,那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

表面中子的密度相对较低,大约为每立方厘米8000万吨,而内部核心的中子密度则更高,约为每立方厘米20亿吨。中子星是已知宇宙中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天体。中子星表面的物质密度极高,可以达到上亿吨每立方厘米,这是水密度的100万亿倍。与中子星相比,白矮星的密度只有几十吨每立方厘米,显得微不足道。

如果把水的密度作为对比的话,那么中子星的密度就是水的100万亿倍,如果地球按照该比例进行压缩的话,最终地球的直径不会超过22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