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放射性药 注射用亚锡亚甲基二膦酸盐,适应症为本品仅用于制备锝[99m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本品为复方原料药,其组分为亚甲基二磷酸5mg、氯化亚锡0.5mg。本品为白色冻干粉末。在水中易溶。
你好,二磷酸盐药物对于治疗风湿性疾病和骨质疏松等骨关节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锝亚甲基二磷酸盐因为还有放射性物质,所以常用于骨现象检查,对于检查骨转移瘤有一定的帮助。
乙类。药品名称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药品,分类是乙类。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是锝氯化亚锡还原以后与亚甲基二磷酸盐形成的络合物,主要是用于早期诊断恶性转性骨肿瘤和原发性骨肿瘤。
本品中的亚甲基二磷酸(MDP)通过整合金属离子降低胶原酶对关节滑膜组织的破坏作用,微量元素锝可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调节人体自身免疫功能。本品还能抑制前列 腺素的合成,具有明显镇痛作用。本品对骨关节部位有明显的靶向性,用药量少,安全高效。
云克是一种名为锝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的药物,主要应用于免疫调节,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与免疫力的日常理解不同,云克旨在抑制免疫功能过度,从而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以及骨质疏松症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的功效包括消肿止痛、抑制骨破坏,甚至有助于改善骨质疏松状况。
近年我国创新发明的“云克”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一种价廉物美、效果好的新药,云克属二磷酸盐类药物,除亚甲基二膦酸盐(MDP)外,还含有人工微量元素锝(99Tc)等,除具有二磷酸盐能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抑制骨吸收,增强成骨细胞活性,促进新骨形成,从而达到治疗骨质疏松和骨转移瘤。
核医学科的主要应用领域 核医学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在诊断方面,核医学科利用放射性核素进行多种功能显像,如心脏功能显像、肿瘤显像等,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在治疗方面,核医学科利用放射性药物进行内照射治疗,对某些疾病如甲状腺癌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除了诊断,核医学科还广泛应用于治疗领域。例如,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利用放射性药物进行肿瘤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通过精确控制放射性药物的剂量和作用范围,达到破坏病变组织或抑制病变发展的目的。核医学科的研究方向 核医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
PET在临床医学的应用主要集中于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肿瘤三大领域。但PET价格昂贵,需配置小型医用回旋加速器,日常管理费用高,难以普遍推广。目前国内仅有30台PET。
肿瘤诊断与治疗:核医学科利用放射性药物进行肿瘤的定位、定性和治疗。例如,通过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等技术,可以了解肿瘤的生长情况、恶性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此外,核医学还在某些肿瘤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如核素治疗等。核医学检查的原理和应用:核医学检查的原理主要是基于放射性核素的特性。
甲亢的放射性核素治疗。骨转移瘤的治疗。放射性粒子植入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当然也与其它的,但是开展的医院不多,病人量也比较少。如果你看完上面这段你就会发现,所有的开展项目都需要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同位素又称为核素,所以这个技术叫核医学,科室叫核医学科。
静脉注射锝[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后,其药代动力学表现出三室模型特征,具体为:第一室半衰期约为 (13±06)分钟,第二室半衰期为 (48±2)分钟,第三室则为 (398±71)分钟。
注射后3~6小时内经尿排出50%以上,基本不经肠道排泄。
[sup]99[/sup]Tc-MDP对于炎变的骨生成区有亲和性,2小时后血药浓度为5%,3小时为3%,24小时后小于0.5%,血液中药物70%以上经尿液排泄。被吸收的药物体内半排期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都大于1年。
溶解后,让溶液在室温下静置5分钟,即可制得可用于静脉注射的锝[99Tc]亚甲基二膦酸钠注射液。通常情况下,每日注射一次,一个疗程持续20天。然而,具体的剂量和疗程长度可能根据患者的病情有所调整,务必遵照医生的指导进行。尽管该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但也有可能出现一些副作用。
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您了解吗 我来答 分享 微信扫一扫 网络繁忙请稍后重试 新浪微博 QQ空间 举报 浏览1 次 可选中1个或多个下面的关键词,搜索相关资料。也可直接点“搜索资料”搜索整个问题。
对于99mTc-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的使用,成人通常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剂量范围为370~740MBq(10~20mCi)。注射后,应在2~3小时内进行显像。为了帮助清除非骨组织中的显像剂,注射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在进行检查时,应选择合适的体位,确保包括健康对称侧,以便与患病侧进行对比。
1、本品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药物,具有消炎、镇痛、免疫调节及破骨修复作用。
2、[sup]99[/sup]Tc-MDP对于炎变的骨生成区有亲和性,2小时后血药浓度为5%,3小时为3%,24小时后小于0.5%,血液中药物70%以上经尿液排泄。被吸收的药物体内半排期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都大于1年。
3、毒理学试验:急性毒性试验 用药量为临床日用量1500倍(静脉),2000倍(灌胃)时,未见动物死亡和器官病变,LD50未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