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D易推出C为2-甲基丙醛,B为2-甲基丙醇,A为2-甲基丙烯。C中官能团为醛基。B到C反应式自己写吧,加上氧气就好了……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G中只含有两个甲基,则F中不含有甲基。
2、异丁醛,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逐渐氧化成异丁酸。微溶于水,能与乙醇、苯、氯仿、乙醚、甲苯、丙酮、二硫化碳混溶。在20℃时水中的溶解度为11G/100ml。相对密度(d204)0.7938。熔点-69℃。沸点64℃。折光率(n20D)373。闪点-7℃(开杯)。易燃。
3、[观察与思考]下面是四种烷烃的结构简式以及系统命名法的名称,请根据这些烷烃的结构和所提供的信息,查阅有关资料,思考采用系统命名法命名有机化合物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丁烷2-甲基丙烷 2,3-二甲基丁烷 2,2-二甲基丁烷[整理与归纳]通过下面的活动,我们将学习如何正确地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烷烃。
4、C4H8,CnH2n,分子中只有一个双键。不算顺反异构的话,这个烯烃有三个同分异构体:前两个生成甲醛,只有第二个生成酮。因此0.5mol酮都是第二个反应生成的,则2-甲基丙醛有0.5mol。第二个反应生成甲醛0.5mol,甲醛一共0.7mol,多出的0.2mol是第一个反应生成的,则1-丁烯有0.2mol。
5、-丙醇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如下:HOCH-CHOH-CH+O→OHC-CO-CH+2HO(条件:Cu,△)2-丙醇即为异丙醇。异丙醇的催化氧化和1-丁醇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原理都相同,只是产物不同,前者的产物是2-甲基丙醛,后者的产物是丁醛。
6、同系物需要是同一类物质,仅仅通式相同,不能保证是同类物质。例如环己烷和乙烯,均符合通式CnH2n,相差4个一CH2,但结构不相似,不是同类物质,不是同系物。
巴豆醛缩合塔生产工艺流程利用精馏塔使乙醛在固体碱的催化作用下缩合生成丁醇醛,并使丁醇醛在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巴豆醛。
急性毒性:LD50:240 mg/kg(小鼠经口);380 mg/kg(兔经皮)LC50:4000mg/m3,1/2小时(大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刺激性:人经眼:45ppm ,引起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500mg,轻度刺激。
-丁烯醛大。正丁醛只有一个单键参与共轭,正丁醛的共轭体系相对较小,2-丁烯醛具有更大的共轭体系,因为它包含了一个碳碳双键。
沸点约为100-105摄氏度,在室温下(约20-25摄氏度)丁醛为液体状态。丁醛通过氧化产生,在酒精发酵中,乙醇被氧化成丁醛。丁醛在工业上具有多种应用,作为溶剂、化学合成中间体及制造塑料、橡胶等材料。
丁醛毒理学数据 毒性分级:中毒 急性毒性:口服- 大鼠 LD50: 2490 mg/ kg; 腹腔- 小鼠 LD50: 1140 mg/ kg。刺激数据:皮肤-兔 500mg/24h 重度; 眼睛- 兔子 75 μg 重度。正丁醛对鼠皮肤具有中等刺激性,对兔子眼睛刺激性严重。若用产品抹于兔子皮肤上,引起严重刺激。
蒸馏,通过沸点的不同来分离。正丁醇沸点大概118℃,丁醛沸点78℃。将混合物加热到75℃,然后通过冷凝收集丁醛。
毫克/24小时 重度; 眼睛- 兔子 75 微克 重度。正丁醛对鼠皮肤具有中等刺激性,对兔子眼睛刺激性严重。若用产品抹于兔子皮肤上,引起严重刺激。丁醛浓度4%的凡士林制剂对人体皮肤试验未发现致敏反应。但未经稀释的样品则对皮肤产生中等刺激现象。属低毒类。对皮肤和眼均有刺激作用。
沸点 77℃ 15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剂 16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0;相对密度(空气1)5 17 稳定性 稳定 18 危险性 正丁醛为中闪点液体,易燃,遇高温、明火、强氧化剂有燃烧危险;与硝酸、硫酸、发烟硫酸、氯磺酸反应剧烈。
1、丁醇(Butanol),分为正丁醇和异丁醇两种。它们的分子式都为C4H10O,但分子结构不同。 丁酸(Butanoic acid),是一种有机酸,分子式也为C4H8O。它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刺鼻气味的无色液体,常用于制造酯类化合物。 丁醛(Butanal),也称为丁酰基甲醛,是一种常见的醛类有机化合物。
C4H8O1。C代表碳原子,H代表氢原子,O代表氧原子,连接线表示化学键。在结构中,醛基(C=O)连接到一个丁基基团(C4H9),丁基基团的其余部分连接着氢原子。丁醛是一个醛类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H8O。是无色液体,有刺激性的气味。丁醛可由丁醇的氧化反应制备而成。
CH3CH2CH2CH2CHO 戊醛 (CH3)2CHCH2CHO3-甲基丁醛 CH3CH2CH(CH3)CHO 2-甲基丁醛 (CH3)3CHCHO 2,2-二甲基丙醛 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祝好!有问题可以追问或者直接联系我。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哦!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甲氧基丁醛,2-甲氧基-2-甲基丙醛,3-甲氧基-3-甲基丙醛;甲酸酯类:丁醇甲酸酯,仲丁醇甲酸酯,叔丁醇甲酸酯,2-甲基丙醇-甲酸酯;近端的醇酮基结构:1-羟基-2-戊酮;这个在碱性条件下会端基异构生成醛基。一共18种。其实还有甲醛的半缩醛类,但不稳定,不易得到纯品,就不计了。
分子式为C4H8O的有机物有以下几种: 丁醇(Butanol),分为正丁醇和异丁醇两种。它们的分子式都为C4H10O,但分子结构不同。 丁酸(Butanoic acid),是一种有机酸,分子式也为C4H8O。它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刺鼻气味的无色液体,常用于制造酯类化合物。
1、发生羟醛缩合反应。通过查询化学定理得知,2甲基丁醛和甲醛会发生发生羟醛缩合反应,2-甲基丁醛,是一个化学试剂,分子式为C5H10O,CAS为96-17-3,MDL为MFCD00006984。
2、注意:其2#碳是手性碳,所以它存在镜像异构体。【3】3-甲基戊醛:CHCHCH(CH)CH-CHO 注意:其3#碳是手性碳,所以它也存在镜像异构体。
3、分子式为C4H8O的有机物有以下几种: 丁醇(Butanol),分为正丁醇和异丁醇两种。它们的分子式都为C4H10O,但分子结构不同。 丁酸(Butanoic acid),是一种有机酸,分子式也为C4H8O。它是一种具有刺激性和刺鼻气味的无色液体,常用于制造酯类化合物。
4、醇发生氧化反应的结构特点是:只有羟基相连碳的碳上有氢原子的才能发生氧化反应.要发生生成醛的反应必须是“伯醇(-CH 2 OH)”.醇催化氧化的本质是: 去氢,也就是去掉醇羟基上的H和 连接有醇羟基的C原子上的氢, 这两个H原子与氧气的O原子结合生成水。
5、生成丙醛与丙酮,烯烃就是CH3CH2CH=C(CH3)CH3,2-甲基-2-戊烯。C是由B脱水消去反应得到,可能是2-甲基-2-戊醇或2-甲基-3-戊醇,而B又是由A加了一个乙基形成的醇,所以B中应该存在乙基,所以B为2-甲基-3-戊醇,CH3CH2CH(OH)CH(CH3)C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