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有9种丁烷的二氯取代物。第一种结构中,四个碳原子编号为4。二氯取代物的可能位置如下: 两个氯原子都在碳原子1上。 一个氯原子在碳原子1,另一个在碳原子2。 一个氯原子在碳原子1,另一个在碳原子3。 一个氯原子在碳原子1,另一个在碳原子4。
2、C4H10的二氯代物共有9种。具体的结构式画法如下。1,1-二氯丁烷、1,2- 二氯丁烷、1,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4-二氯丁烷、2,2-二氯丁烷、2,3-二氯丁烷的结构式如下。1,2-二氯-2-甲基丙烷,1,1-二氯-2-甲基丙烷,1,3-二氯-2-甲基丙烷的结构式如下。
3、正丁烷的二氯代物有6种,异丁烷的二氯代物有3种。因此,丁烷的二氯代物总共有9种。正丁烷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不溶于水,易溶于醇和氯仿。它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常用作制冷剂和有机合成原料。正丁烷存在于油田气、湿天然气和裂化气中,可以通过分离得到。
4、种。正丁烷有6种二氯代物,异丁烷有3种二氯代物。所以说丁烷有9种二氯代物。正丁烷,分子式C4H10,无色气体,有轻微的不愉快气味。不溶于水,易溶醇、氯仿。易燃易爆。用作溶剂、制冷剂和有机合成原料。油田气、湿天然气和裂化气中都含有正丁烷,经分离而得。
5、D试题分析:正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3。在正丁烷中,一个氯原子可以取代第一号碳原子,而第二个氯原子则可以取代剩下的三个碳原子中的任意一个。因此,存在以下四种可能的二氯取代物: 两个氯原子都在第一号碳上。 一个氯原子在第一号碳上,另一个在第二号碳上。
-氯丙稀不能与正丙醇钠反应。正丙醇钠是一种化学物质,分子式为C3H7NaO,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2-甲基-2-氯丙烯不存在,2甲基2氯丙烷不能与正丙醇钠反应。2-氯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H?Cl,为无色透明液体,微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苯,主要用作有机合成中间体和溶剂。
不能反应。因为正丙醇ph值为7,不是酸性,结构式CH3-CH2-CH2OH,不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在酸性条件下,正丙醇易脱水成烯,然后碳碳键氧化断裂,形成小分子化合物。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水。具有醇的通性:发生消去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
钠与丙醇可以反应形成丙醇钠和氢气。丙醇钠又分为正丙醇钠和异丙醇钠,正丙醇钠的分子式C3H7NaO,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中文名正丙醇钠外文名SodiumpropanolateCAS号6819-41-6。异丙醇钠异丙醇钠是化学物质,分子式是C3H7NAO。
第一步,将异丙醇氧化成丙酮(酸性重铬酸钾)。第二步,正丙醇卤代变成1-卤丙烷。第三步,1-卤丙烷在乙醚中与镁作用变成正丙基格式试剂CHCHCHMgX。第四步,格式试剂与丙酮作用,之后再水解得到2-甲基-2-戊醇。
1、教材的编写难免有错误,按照系统命名规则应该是2-甲基-2氯丙烷。看你用的什么教材了,不过这种错误属于小错误。
2、中文命名的时候,基团第一个原子的原子质量越大,则排序越前,所以这里应该是氯甲基,因此是1-氯-2-甲基丙烷。
3、一级卤代烃直连接卤的碳原子上还连有一个烃基,二级卤代烃还连两个,三级卤代烃还连三个。
4、结构简单的卤代烃可以按卤原子相连的烃基的名称来命名,称为卤代某烃或某基卤。如:溴代异丙烷(异丙基溴),氯代苄(苄基氯) 。结构较复杂的卤代烃按系统命名法命名 卤代烷,以含有卤原子的最长碳链作为主链,将卤原子或其他支链作为取代基。
5、H3C-CHOH-CH(CH3)-CH3 命名是2-甲基-3-丁醇呢?还是3-甲基-2-丁醇?——后者。因为根据(1),羟基的编号要最小。H3C-CHCl-CH(CH3)-CH3 命名是2-甲基-3-氯丁烷呢?还是3-甲基-2-氯丁烷?——前者。
6、搜一下:关于今年全国高考30题第二小题中的一个卤代烃的命名。。
1、-氯-2甲基丙烷的制备是由2-甲基-2-丙醇和卤化氢发生反应,但反应很难进行,需要催化剂无水氯化锌,无水氯化锌的浓盐酸溶液,就是卢卡斯试剂。
2、卤代烃,伯碳、仲碳和叔碳与硝酸银乙醇溶液(不能是水溶液,卤代烃不溶)反应的速率不同,1-氯乙烷(丁烷)需要加热后出现沉淀;2-氯丁烷只需要静置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沉淀;2-甲-2氯丙烷立即出现沉淀。
3、性能:氯化锌可在工作表面起破坏蒸汽膜作用,进步介质的特性温度,缩短蒸汽膜阶段的时间,进步淬火临界区域的冷却速度,在沸腾阶段后期,由于粘度的增加和不断在淬火工件表面产生的沉积物,减缓了热的传导,减低了冷却速度,因而可降低淬火件内应力,防止开裂,并减小变形量。用途:可用于45钢,GCr15钢等的淬火。
4、先加溴水,3-甲基环己烯,异丙基环丙烷褪色,再另取一份加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3-甲基环己烯。甲苯,甲基环戊烷,加酸性高锰酸钾,褪色的是甲苯。苯酚,2-丁醇,1-丁醇,2-甲基-2丙醇,溴苯 加入溴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苯酚。
5、C_6H_6 + 9O_2 \to 2C_4H_2O_3 + 4CO_2 + 4H_2O 这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 [编辑] 其他反应 苯在高温下,用铁、铜、镍做催化剂,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联苯。和甲醛及次氯酸在氯化锌存在下可生成氯甲基苯。和乙基钠等烷基金属化物反应可生成苯基金属化物。
6、应当写作1-烯丙基-4-溴-2-氯苯 意思是一个苯环,在1号位是烯丙基,4号位是溴,2号位是氯 确定了1号位后顺着写就是23456号位,结构式的图就是下面的 我们常见的那种 叫做结构简式,不要混淆。
1、-甲基-2-氯丙烷的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亲核取代反应,反应中生成的氢氯酸需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
2、-甲基-2-氯丙烷 实际上就是叔丁基氯,稍微一点碱性就会消除。
3、CH3-CHCL-CH2--CH3 + NaOH == CH2=CH-CH2-CH3 + NaCL + H2O 1-溴丙烷和2-溴丙烷分别与NaOH的乙醇溶液共热,都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丙烯。
4、这是因为2-甲基-2-硝基丙烷是一种含有硝基(-NO2)的化合物,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虽然氢氧化钠是一种强碱性化合物,但它在常温下不能在TNT分子中提供足够的能量去破坏硝基结构,因此TNT和NaOH不会发生反应。需要注意的是,即便TNT和NaOH能够反应,它们的反应也可能会产生有毒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