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点病(小瓜虫病)。鱼患此病时,表现下鱼鳍上先出现白点,鱼儿显得精神呆滞、漂浮于水面,很少活动。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侧身迅速游动蹭痒。严重时,导致鱼体周身密布白点、停止摄食、肌体消瘦、呼吸困难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约为5~10天。
2、锦鲤鱼尾巴有白点应该是得了白点病。白点病,也叫小瓜虫病。是一种最常见的鱼类寄生虫病,多发于秋末春初水温较低的季节鱼较易感染。锦鲤对环境适应性较强,适应温度是2~30℃。但不能抵抗水温急剧的变化,温度骤然下降或升高2~3℃时,容易生病。
3、这是烂尾病和白点病导致的,按你的描述患病锦鲤已经是进入晚期了。
1、硝酸汞标准溶液按下法进行标定:将基准氯化钠于550℃左右烘至恒重,称取100mg(称准至0.1mg)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配成标准溶液。摇匀后,用移液皆吸取溶液5ml, 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乙醇和l淌0.1%溴酚蓝乙醇溶液,以硝酸和氢氧化铵溶液调节至刚呈亮黄色(pH值为2左右)。
2、细节没处理好。一般情况下汞质控样只需要将其加入足量硝酸汞溶液中反应后过滤即可完成,实验都有不确定性,多试几次就会成功的。
3、.黄蛋白反应 于试管中,加1mL蛋白质溶液和10滴浓硝酸溶液,直火加热煮沸,观察溶液和沉淀颜色。冷却后,再加入20滴10%氢氯化钠溶液,观察颜色变化。
4、★硫酸含量之分析:用溶液管取样本2毫升加100毫升纯水,加3滴甲基橙指示剂,用1N NaOH溶液滴定,有红色变黄色为终点。
5、例如:将铜丝插在硝酸汞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应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铜丝表面由红逐渐变为银白色,另一个是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而不少同学只观察到了铜丝变为银白色而忽视了溶液颜色的变化,就属于不全面。进而分析反应本质时,就不深刻,同时,也说明不了生成物中还有硝酸铜蓝色溶液存在。
6、将铜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铜片表面有银白色物质附着。 2向盛有石灰水的试管里,注入浓的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2细铜丝在氯气中燃烧后加入水:有棕色的烟生成,加水后生成绿色的溶液。 2强光照射氢气、氯气的混合气体:迅速反应发生爆炸。 2 红磷在氯气中燃烧:有白色烟雾生成。
1、硝酸汞标准溶液按下法进行标定:将基准氯化钠于550℃左右烘至恒重,称取100mg(称准至0.1mg)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配成标准溶液。摇匀后,用移液皆吸取溶液5ml, 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乙醇和l淌0.1%溴酚蓝乙醇溶液,以硝酸和氢氧化铵溶液调节至刚呈亮黄色(pH值为2左右)。
2、先用硝酸和汞反应制备硝酸汞,然后利用二价汞的氧化性加入乙醇(甲醇也可以)生成雷酸汞,注意温度不能太高,否则会发生剧烈的爆炸~硝酸银加乙醇2AgNO3 2C2H3OH 4HNO3==2AgONC 2NO2 2NO 8H2O 2CO2 雷酸汞是子弹底火和雷管原料,轻微撞击就会引爆,雷酸银也差不多~ 加之银离子和雷酸根都。
3、硝酸汞标准液 (0.02或0.05mol/L) Hg(NO3)2·H2O=3462 85g→1000ml;113g→1000ml 【配制】 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 取硝酸汞 85g,加1mol/L硝酸溶液20ml使溶解, 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利用微生物还原汞的功能,可使金属汞沉淀回收,挥发的汞可用活性炭吸附。微生物除汞方法主要有:①选育高效抗汞微生物处理含汞废水:如应用选育的高效抗汞菌──假单胞杆菌 K62可处理含甲基汞、乙基汞、硝酸汞、乙酸汞、硫酸汞、氧化汞和氯化汞等废水,金属汞回收率达80%以上,菌体能重复用三次。
在实际应用中,微生物的还原功能被广泛利用于汞的处理。例如,通过培育高效抗汞微生物如假单胞杆菌K62处理含有甲基汞、乙基汞等多种形态的汞废水,金属汞的回收率可达80%以上,而且菌体可以重复使用。
目前,微生物法在汞去除的应用上尚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配水处理和小型实验层面。这种技术的潜力尚未得到充分挖掘,但其在实际环境修复和污染控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遗传学在汞转化过程中的控制作用,无论是从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具有重大意义。
或者,如三氟甲基磺酸甲酯或氟代磺酸甲酯、碳酸二甲酯有机化学的甲基化是指一个烷基化的过程传送一个CH3基团。或是一个烯醇酮在碳中被甲基化产生一个新的酮,目前仅限于配水和小型试验,甲基化可以涉及使用亲核的甲基化合物。例如一个烷氧盐(RO-)可以在氧气中被甲基化产生醚(ROCH3)。
在某有机物中导入甲基,就叫做甲基化。如将苯和氯甲烷在三氯化铝催化下反应,生成甲苯的过程叫做苯的甲基化。
甲基化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的化学反应。简单来说,它就是通过将甲基基团添加到分子中,改变该分子的化学性质。这种反应在生物体内非常常见,例如DNA上的甲基化可以影响基因在细胞分化和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从而对生物体的正常功能产生影响。
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经酶催化的,这种甲基化涉及重金属修饰、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调节以及核糖核酸(RNA)加工。重金属修饰可以在生物系统外发生。
甲基化是指从活性甲基化合物(如S-腺苷基甲硫氨酸)上将甲基催化转移到其他化合物的过程。甲基化是可形成各种甲基化合物,或是对某些蛋白质或核酸等进行化学修饰形成甲基化产物。在生物系统内,甲基化是经酶催化的,这种甲基化涉及重金属修饰、基因表达的调控、蛋白质功能的调节以及核糖核酸(RNA)加工。
字面理解就是把一个有机物带上甲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被甲基(-CH3)取代的反应。苯与卤甲烷在三氯化铝等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甲苯。由于甲苯比苯更易反应,因此一般难停留在一取代阶段,往往进一步甲基化,生成多甲基苯。
1、硝酸汞标准溶液按下法进行标定:将基准氯化钠于550℃左右烘至恒重,称取100mg(称准至0.1mg)置于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配成标准溶液。摇匀后,用移液皆吸取溶液5ml, 放入250ml三角瓶中。加入50ml乙醇和l淌0.1%溴酚蓝乙醇溶液,以硝酸和氢氧化铵溶液调节至刚呈亮黄色(pH值为2左右)。
2、硝酸汞标准液 (0.02或0.05mol/L) Hg(NO3)2·H2O=3462 85g→1000ml;113g→1000ml 【配制】 硝酸汞滴定液(0.02mol/L) 取硝酸汞 85g,加1mol/L硝酸溶液20ml使溶解, 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3、液汞可以用硝酸汞的相对分子量是3263。硝酸汞的相对分子量是3263硝酸汞滴定液(0.01mol/L)取硝酸汞2463g,加1mol/L硝酸溶液10ml使溶解,用水稀释至1000ml,摇匀。硝酸汞标准液(0.02或0.05mol/L)Hg(NO3)2·H2O=346285g→1000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