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布洛芬化学式为C13H18O2,结构简式为(CH3)2CHCH2C6H4CH(CH3)COOH,化学名为 α-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或异丁苯丙酸,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本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而起解热作用。
2、布洛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可以表示为:C8H9NO2 + O2 → CO2 + H2O + NO 在这个化学反应中,布洛芬(C8H9NO2)在氧气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CO2)、水(H2O)和一氧化氮(NO)。这个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布洛芬在氧气的作用下的氧化反应,并不能完全反映布洛芬的药理作用。
3、包含一个苯环和一个羧基。布洛芬的化学方程式是C13H18O2,分析其结构可知,其结构中包含一个苯环和一个羧基,这样的组合具有稳定性。布洛芬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产生镇痛、抗炎作用。
布洛芬的英文是Ibuprofen。布洛芬,学名叫作异丁基丙烯酸,英文名称Ibuprofen,故音译为“布洛芬”。在临床中,布洛芬是一种常见的OTC类非甾体抗炎镇痛药,具有极佳的消炎、止痛、退烧作用。同时,相对于吗啡、杜冷丁之类的止痛药物,一般情况下,布洛芬不会对人体产生过多的副作用。
布字的笔顺是:横、撇、竖、横折钩、竖;洛字笔顺是点、点、提、撇、横撇、捺、竖、横折、横;芬字笔顺: 横、竖、竖、撇、捺、横折钩、撇;布洛芬的英文是Ibuprofen。中文名:布洛芬,外文名:Ibuprofen,别名:拔怒风、异丁苯丙酸。分子式:C13H18O2。密度:03 g/cm。
“布洛芬,让我们远离疼痛的困扰。无论是头痛、牙痛还是其它身体疼痛,它都能迅速缓解症状,让我们恢复舒适和活力”。“在这个充满挑战和压力的时代,布洛芬就像一位随时待命的守护者,陪伴我们度过每一个难关”。
药品布洛芬的阿拉伯文是ibuprofenum。根据相关信息查询显示,药品布洛芬为解热镇痛类,非甾体抗炎药。
1、布洛芬:布洛芬的成分包括糖、淀粉、硬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芬必得:主要成分为布洛芬、聚丙烯酸树脂II、滑石粉。药品类型不同 布洛芬:基本药物、医保工伤用药。芬必得:OTC甲类、基本药物、医保工伤用药。性状不同 布洛芬:本品为糖衣或薄膜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
2、布洛芬不是鸦片。布洛芬的成分是:布洛芬每片含布洛芬0.1克辅料:羟丙纤维素、预胶化淀粉、糊精、淀粉、二氧化硅、硬脂酸镁、羧甲淀粉钠、蔗糖、滑石粉、明胶、硅油、虫白蜡。布洛芬是世界卫生组织、美国FDA唯一共同推荐的儿童退烧药,是公认的儿童首选抗炎药。布洛芬具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
3、主要成分为:布洛芬其化学名称为:α-甲基-4-(2-甲基丙基)苯乙酸或异丁苯丙酸化学结构式为: 其分子式为:C13H18O2分子量为:2028。
4、布洛芬的化学结构式是C13H18O2。“芬必得”是一种目前很受欢迎的解热镇痛及抗生素类药物的商品名,其主要成分是化合物对异丁基α甲基苯乙酸,结构简式如图 ,药名为布洛芬Brufeum。
5、布洛芬片的主要成分是布洛芬, 化学名为2- 4- 异丁基苯茎丙酸, 用于婴幼儿、儿童退热, 缓解感冒引起的头痛等。布洛芬为非甾体类抗炎药, 通过抑制下丘脑环氧化酶( cox) , 减少前列腺素E2( PGE2) 的合成, 使体温调节中枢的调控点下移而起到解热作用。
6、布洛芬的组成成分包括糖、淀粉、硬脂酸、聚乙烯吡咯烷酮等。布洛芬是解热镇痛类的药物,在生活中使用使用比较广泛,镇痛抗炎效果都非常好。主要是用于痛经、神经痛、肌肉痛、牙痛、偏头痛、关节痛、头痛等。对于治疗感冒引起的发热也有很好的作用。但服用后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呕吐、恶心、胃痛等。
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不是通过发酵而是通过化学合成得到的,用于疼痛和发热的治疗,不具有抗菌活性,因此不是抗生素,而是化学药。
布洛芬不属于抗生素,这属于一种非甾体消炎药。布洛芬不属于抗生素的范畴当中,这属于一种解热镇痛的药物,能够达到退热和改善疼痛的效果,可以帮助缓解各种原因所引起的疼痛症状,比如头晕、头痛和肢体疼痛,同时对于关节疼痛也能起到改善的作用。也可以帮助缓解流行感冒或者是普通的感冒所引起的发热症状。
布洛芬是一种解热镇痛药,不属于抗生素,没有杀菌抑菌的作用。只能起到退烧以及缓解炎症反应,减轻疼痛等作用。布洛芬在临床上可以用于发烧患者的退烧,也可以用一些头痛感冒、全身肌肉酸痛、咽喉疼痛、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引起的关节疼痛的治疗中。布洛芬的解热镇痛作用只是一种对症治疗,并不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其他回答 非甾体类消炎药,镇痛效果不错,不过注意有胃肠道疾病的人慎用。不是抗生素。
布洛芬是非甾体抗炎药,通常有一定的消炎作用。消炎药通常包括三大类,即抗生素、合成的抗菌药,以及抗厌氧菌药。其中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合成的抗菌药物包括磺胺类、喹诺酮类。生活中常用的青霉素V钾片、阿莫西林,都属于青霉素类抗生素。
值得注意的是,布洛芬不是抗生素,它与抗生素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如青霉素、头孢类药物等。而布洛芬是通过非甾体抗炎机制来缓解炎症,适用于一般性的炎症反应,不适用于对抗细菌感染。因此,在治疗疾病时,务必根据病因选择正确的药物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