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小石子放入盛有一半水的量筒中,测出小石子的体积 2,将烧杯放在称有一半水的量筒中记录此时的读数V1 3,将小石子放入烧杯中,记录此时的读数V2,用F=pg(v2-v1)得到小石子的重力 4,求出小石子的质量,即m=F/g。
2、计算表达:ρ=ρ水(G-G2)/(G-G1)。压强法 用刻度尺、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一端有橡皮膜)、烧杯、适量的水、足量的牛奶、细线。计一种测量奶密度的方法。实验步骤:在玻璃管内倒入一定深度的牛奶。
3、测量出空量筒的质量 (M1)。量筒内加入10mL的水,并测出总质量 (M2),将结果记录在表 1-1 中内。重复步骤 2 ,每次增加10mL的水,直到量筒内的水达到50mL。以水的质量为纵座标,体积为横座标,将实验数据在座标图中绘出。
4、测量物体质量 同时,测量物体在空气中的质量(或重量)。这是为了获取物体的质量信息。计算水中重量 通过浮力与物体质量的差值计算物体在水中的重量。这一步是基于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其在空气中的质量减去在水中质量的原则。计算密度 最后,根据物体在水中的重量和体积计算密度。
5、液体密度 = (V水 / V液) × ρ水 浮力法 浮力法测量液体密度不常用,但可以使用弹簧测力计来实现。主要器材:- 弹簧测力计 - 未知液体 - 量筒或其他容器 测量步骤: 将弹簧测力计连接到一个可以悬挂在液体中的物体上。 将物体完全浸入未知液体中,记录测力计显示的浮力大小。
6、水测密度的材料用具具体步骤如下:材料 水、称量器(如天平)、容器(如烧杯)、测量挥发液体密度的物品(如漂浮物)、温度计。步骤 使用称量器准确地测量一定容量的水。如需更准确的结果,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水的质量。记录下测量到的水的质量(单位为克)。
1、使用称量器准确地测量一定容量的水。如需更准确的结果,可以使用天平来测量水的质量。记录下测量到的水的质量(单位为克)。轻轻地将测量好的水倒入容器中,直到容器约为一半满为止。注意不要产生溅出或气泡。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记录下来。
2、水的密度已知,测液体就用量筒取等质量的水(用天平),比较体积比,即可知液体密度。
3、如何测量水的密度在测量水密度时,就会有一些专门的仪器,密度计或比重瓶。
4、计算表达:ρ=ρ水(G-G2)/(G-G1) (注意:用此种方法的条件是:小石块或金属块不溶于待测液体,或与之发生反应,待测液体的密度小于小石块或金属块的密度) 密度计法: 器材:密度计、待测液体 方法:将密度计放入待测液体中,直接读出密度。
5、方法一:用调好的天平测量一个空小瓶的质量(mo);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水后的总质量(m);用天平测量小瓶装满待测液体后的总质量(m)。
6、水的黏度随温度的对照表如下:10℃ 水:308*10-3μ/Pa*s或者308*10-6ν/m2s-1;20℃ 水:005*10-3μ/Pa*s或者007*10-6ν/m2s-1 水的粘度约为98×10-3Pa·s。在压强为10325kPa、温度为20℃的条件下,水的动力粘度为01×10^(-3) Pa·s。
用天平称出烧杯和液体的质量m1。把适量的液体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量液体的体积V。用天平称量剩余的液体和烧杯的质量m2,液体密度的表达式:ρ=m/V=(m1-m2)/V。
一下用表格来说明结题的步骤:最后得出结果X量杯和Y量杯各50ml水。水的密度在982℃时最大,为1000kg/m3,温度高于982℃时(也可以忽略为4℃),水的密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在0~984℃时,水热缩冷涨,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倒出法 器材:天平、量筒、烧杯。实验步骤:①向烧杯中倒入适量液体,用天平测出质量记为m1。②将烧杯中的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读出示数记为V。③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记为m2 。则液体的密度为p液=(m1-m2)/ V。空杯法 器材:天平、烧杯、水。
测量步骤: 使用天平测量空瓶的质量m0。 在空瓶中装满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m1。 将水倒出,再将瓶子装满未知液体,测出其质量m2。
密度的定义:一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即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作这种物质密度。符号d,单位为克/cm^3。 其数学表达式为d=m/V。2)测量步骤:1, 用天平秤量空的量筒,记录重量。2,加入10ml水,用天平秤重。
测量物体密度的步骤:调节天平平衡。将瓶子装适量水,用天平测出此时瓶子与水的总质量m1。将物体浸没在瓶子的水中,标出此时瓶子中的水位,用天平测出此时瓶子、水与物体的总质量m2,则物体的质量m=m2-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