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皮肤有刺激性。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甲基叔丁基醚毒性MTBE具有一定的毒性。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研究其毒性。研究发现,它易于与水融合,可渗入土壤,破坏地下水质,认为它是一种可能的污染物。MTBE主要经呼吸道吸收,也可以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动物在高浓度的MTBE中可致癌。
2、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3030mg/kg(大鼠经口);7500mg/kg(兔经皮);LC50850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有危险。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3、ch3-o-c(ch3)3,就是氧原子一边是个甲基,一边是个叔丁基。甲基叔丁基醚(MTBE),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5H12O,为无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是一种优良的高辛烷值汽油添加剂和抗爆剂。

甲基环己烷密度是0.77g/cm(at25°C)。理化性质 密度:0.77g/cm3。熔点:-123℃。沸点:101℃。闪点:-3℃。饱和蒸气压:73kPa(25℃)。临界温度:291℃。临界压力:471MPa。引燃温度:250℃。爆炸上限(V/V):7%。爆炸下限(V/V):2%。外观:无色透明液体。
甲基环己烷和水共沸。环己烷与水的沸点是在69摄氏度,当温度达到69摄氏度,两者可共沸。共沸是指处于平衡状态下,气相和液相组成完全相同时的混合溶液,对应的温度称为共沸温度或共沸点。
化学品中文名称: 甲基环己烷 化学品英文名称: methylcyclohexane 中文名称2: 六氢化甲苯 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 313 CAS No.: 108-87-2 分子式: C7H14 分子量: 918 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 皮肤接触可引起发红、干燥皲裂、溃疡等。至今无中毒报道。
环己烷虽然有毒,但是其毒性较小,可以被用于制作橡胶、清漆等还可以代替苯进行制作脱油脂,还可以作为制作环己醇、环己酮的原料。被常用于工业当中,作为一种原料进行使用。可以作为一种作分析试剂,如作溶剂,应用色谱对一些物质进行区分。
应该是甲基上Br取代。HBr和1-甲基-2-溴环丁烷 环丁烷常温(光照)下主要发生取代,加热时发生加成。
甲基环丁烷分子中与甲基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为叔氢原子(3°氢原子)容易与氯发生自由基取代反应生成1-氯-1-甲基环丁烷,方程式如下:CH﹣C4H7+Cl=CHClC4H6+HCl 根据反应条件的不同,有时也可发生开环反应,生成1,4-二氯戊烷。
-甲基环丁烷与HBr在加热条件下可以反应。生成2-溴丁烷。
甲基取代的占主要产物, 在加热条件下, 开环产物为主。光照条件下, 首先是生成Br自由基, 其既可以夺取甲基上的H,也可以夺取环丁烷的CH2上的H,前者与另一个Br自由基生成溴取代的产物, 而后者则多发生开环, 因为环丁烷的键角为90°, 比正常四面体的108°要有很大的角张力。
不能反应。甲基环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是CH,氢气,化学式为H_,甲基环丁烷不能与氢气反应。氢气的分子量为01588,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极易燃烧的气体。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
1、环丁烷是环烷烃的一种,有四个碳原子,通常为无色气体,其衍生物被应用于生物学和生化技术。
2、环丁烷,就是一个正方形 甲基环丙烷,就是一个三角形,其中一个顶点连有一个甲基。丁烯是四个化学式为C4H8的异构体的总称,它们主要是无色气体,来源是从原油提炼。这四个异构体都含有四个碳原子和一个双键。
3、环丁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无毒气体,易液化,环丁烷稳定性比环丙烷强。目前主要用于用于四节环的生理化学研究,溶剂,合成中间体,环丁烷的衍生物被应用于生物学和生化技术。熔点为-90.70℃,沸点为15℃。新戊烷 新戊烷,别称季戊烷,是一种有毒的化工产品。
4、环十二烷以上为固体。环烷的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都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直链烷高。环戊烷、环己烷及其烷基取代物存在于某些石油中。环己烷是重要的化工原料。都加入硝酸银的乙醇溶液,加热,生成白色沉淀的是正丁基氯。剩下两个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加热,褪色的是正丁苯,无变化的是环丁烷。
5、环丁烷与溴发生反应时,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一溴环丁烷和溴化氢。环丁烷是一种环烷烃。环烷烃和烷烃一样,是属于饱和烃,只是它的分子结构是环状的,它与相同碳原子数的烯烃是同分异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