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要耐黄变,原料里面不能含C=C碳碳双键,同样不能含苯环,得是饱和碳链或环。异氰酸酯可以用氢化MDI,即:4,4-二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MDI);多元醇可以用:聚己内酯(PCL)、聚碳酸酯二元醇(PCD)、聚四氢呋喃(PTMEG) 。
异氰酸酯与醇的反应 带有端羟基的聚醇(如聚酯、聚醚及其他多元醇)与多异氰酸酯反应,生成聚氨酯类聚 合物,这是合成聚氨酯最基本的反应。
泡沫原料是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化合物。泡沫的形成只要向起泡剂(表面活性剂或高分子化合物)溶液中通入气体,在溶液表面即有泡沫生成。泡沫形成后,气泡壁间夹带上来的液体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流失,液膜逐渐变薄,气泡互相接近而变形。起泡剂在体相中浓度应有一最适宜值,此值在胶团临界形成浓度附近。
羰基的亲核加成反应 羰基中的π键和碳碳双键中的π键相似,也易断裂,因此与碳碳双键类似,羰基也可以通过断裂π键而发生加成反应。
1、氰(qíng)化钠为立方晶系,白色结晶颗粒或粉末,易潮解,有微弱的苦杏仁气味。剧毒,皮肤伤口接触、吸入、吞食微量可中毒死亡。熔点567℃,沸点1496℃。
2、本列表为2002年版,共收录335种剧毒化学品。
3、腐蚀品。酸性腐蚀品:硝酸、硫酸、氢氟酸、盐酸等;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烧碱)、氨水等;其它腐蚀品:甲醛溶、氯化铜、氯化锌等。
1、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通过气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可以准确地测定三邻甲基苯基膦的含量。通过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分离和检测,也可以准确地测定三邻甲基苯基膦的含量。
2、其制备方法是用氯化苄和氰化钠缩合制成。一般采用乙醇为溶剂,在加热回流下进行,也可以用水为介质,加相转移催化剂,反应温度80~100℃,反应结束后与溶剂分离,再经精馏得成品。
3、除胶粘剂、涂料一般无需加工成型而可直接使用外,橡胶、化学纤维和塑料等通常须用相应的成型方法加工成制品。 此外,还可按聚合物的来源分为天然聚合物(如纤维素、淀粉等)、合成聚合物(如氯化膦腈橡胶、各种烯类聚合物等)和半合成聚合物(如醋酸纤维素等)。
4、品种 主要品种有威菌磷、吡嘧磷、三乙膦酸铝(乙膦铝)、甲基立枯磷、稻瘟净、异稻瘟净等。
5、确定了1以后顺次编号,第几个就是几号。然后看对应编号后面写的是什么取代基就写上去。比如这个1-烯丙基-4-溴-2-氯苯,表示1号后面上烯丙基,4号后面上溴,2号上面上氯 高考的话也许会出这种给命名写结构的,但如果是给出结构要求命名,则最多是苯环上2取代,不会出现3取代。
1、苯乙腈的生产过程涉及多个上下游产品,其原料链从上游开始。首先,由氰化钠作为基础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生成苄基氯。接着,苄基氯进一步转化为二甲胺,再与乙醇(95%浓度)反应,形成中间产物。在下游,这些中间体被转化为多种化合物,如苯基乙基丙二酸二乙酯,这是地莫西泮的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