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凡是结构式为CH3-CO-R的醛或酮(R也可为芳基),可发生卤仿反应。
可以。凡是结构式为CH3-CO-R的醛或酮(R也可为芳基),可发生卤仿反应。同时乙醇和甲基二级醇在这一反应条件下被氧化成羰基化合物,因而也能发生卤仿反应。
酮类中,只有甲基酮 CH3COR 才能发生卤仿反应 这是由卤仿反应的机理决定的。其中一步是三卤甲基的离去,如果不是甲基酮,就无法形成三卤甲基。比如乙基酮会形成 CX2CH3结构,离去能力弱于CX3,无法顺利离去。
芳香族甲基酮能发生碘仿反应。不同的酮类化合物主要是看是否为甲基酮,甲基酮可发生碘仿反应,而在甲基酮中,脂肪族的甲基酮还可以与饱和溶液反应生成无色结晶,芳香族的甲基酮不行。
卤仿反应不仅限于甲基酮的鉴定,它在羧酸的合成过程中也有所应用。例如,通过将丙酮与次氯酸盐结合,可以产生氯仿,这也是卤仿反应的一种实际应用实例。在有机化学的实践中,卤仿反应被巧妙地用于从甲基酮类化合物出发,构建出相应的羧酸分子。
由于2戊酮和2,4戊二酮是甲基酮,可以利用卤仿反应,如碘仿反应,使其与次碘酸或碘的碱溶液反应,由于碘仿是不溶于水的黄色固体,所以能观察到明显现象而3戊酮不发生该反应而鉴别之后由于2,4戊二酮的特殊性质。
1、这种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OCH(CH3)2。甲基酮指的是一类物质,即一个甲基连着一个羰基,另外一个连着羰基的可以是其他基团。例如丙酮,就是二甲基酮。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2、-甲基-3-己酮结构简式:CH3-CH2-CO-CH2-CH(CH3)-CH3 甲基酮是一类物质,即一个甲基连着一个羰基,另外一个连着羰基的可以是其他基团。例如丙酮,就是二甲基酮。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3、凡结构式为CH3-C==O的醛或酮(乙醛和甲基酮)与次卤酸或卤素碱溶液作用时,甲基上的三个α-氢原子都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三卤代衍生物。而这种三卤代衍生物,由于卤素的强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碳的正电性大大加强,在碱的存在下,发生碳碳键的断裂,分解生成三卤甲烷(俗称卤仿)和羧酸盐。
4、不一样的,是有两种构型:1-苯基-2-丙酮:ph-CH2-(C=O)-CH3 苯丙酮:ph-(C=O)-CH2-CH3 又叫乙基苯基酮 即羰基位置有不同。可以用碘仿反应鉴别。1-苯基-2-丙酮是甲基酮,碘仿反应阳性,苯丙酮则为阴性。
5、苯乙酮是芳香酮,是指羰基直接连在苯环碳原子上,羰基一端连有苯环,另一端连有甲基,也叫作甲基苯基甲酮,还可以叫作1-苯基乙酮,苯乙酮是甲基酮,能发生亲核加成反应,与格式试剂反应,与氨的衍生物发生反应,还可以进行碘仿反应等。结构式是,C6H5COCH3。
6、丙酮结构式如下图所示:丙酮又名二甲基酮,是一种有机物,分子式为C3H6O,为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有特殊的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和甲醇、乙醇、乙醚、氯仿、吡啶等有机溶剂。易燃、易挥发,化学性质较活泼。
应用范围: 醛 (-CHO); 脂肪族甲基酮 (RCOCH3); 小于8个碳的环酮。
卤仿反应 考查点:甲基酮类、乙醛、乙醇等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卤化并生成卤仿的有机反应。百度百科-卤仿反应本质就是酮的水解。
卤仿反应(haloformreaction)是甲基酮类化合物,即含有乙酰基的化合物(RCOCH3,R可为氢、烃基或芳基)在碱性条件下卤化并生成卤仿的有机反应。卤仿反应的本质是酮的水解。甲基酮和乙醛等在碱性条件下,与氯、溴、碘反应,分别生成氯仿、溴仿、碘仿。
羟基氧化成醛和酮,醛可以进一步氧化成羧酸,而酮不行,羧基和羟基可以酯化反应成酯,酯和醚都可以水解,烷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加成变成卤代烃,卤代烃可发生消去反应变成烯烃,也可以水解变成醇。苯可以取代不能加成。主要官能团就这些了吧。1。
G:C8H8O且有苯环的酮,只能是苯基甲基酮C6H5-CO-CH3 由G可以得出F是α-甲基苯乙烯(下图)E是苯甲酸 C和浓硫酸共热生成F,并且少了2个H一个O,说明C是个醇。有光学活性,说明-OH是连在不与苯环相接的C上的。
苯基甲基酮是一种芳香酮化合物,化学式为C8H8O。亚硫酸氢钠(NaHSO3)是一种亚硫酸盐,具有还原性。
苯甲基酮,似乎不应该这样叫,我猜是不是苯乙酮,即ph-CO-CH3。苯乙酮与苯在锌的作用下生成1,1-二苯乙烷,即氧原子转移到锌上,生成氧化锌,苯基转移到羰基碳上。
详细来说,甲基酮的通式可以表示为R-CO-CH3,其中R代表任意其他有机基团。在这个结构中,C=O是酮基,即羰基,它是一碳原子通过双键与氧原子连接而成的。而羰基的另一侧,通过一个单键连接着一个甲基(CH3)。这个甲基是一个简单的烷基,由一个碳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
应该叫做甲基酮(英文名:methyl ketone),是指甲基直接与羰基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化学式为CH3COR,R为任意基团。例如有毒的甲基异丁酮,就是该类化合物的代表。烷基或二烷基乙酰乙酸乙酯在稀碱作用下,进行酮式分解可得到甲基酮,甲基直接与羰基相连的一类化合物,可以发生碘仿反应。
脂肪族甲基酮就是通式为RCOCH3的有机物,其中R表示碳链,不包括芳香基团或氢原子(R不可以是-Ar或-H)碳氧双键一侧为CH3,否则不是甲基酮,R=Ar则为芳香甲基酮,R=H则为乙醛或其他醛类。
这种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OCH(CH3)2。甲基酮指的是一类物质,即一个甲基连着一个羰基,另外一个连着羰基的可以是其他基团。例如丙酮,就是二甲基酮。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CH3-O-。 乙醛结构式是:分子式为C2H4O。乙醛(acetaldehyde)是一种醛,又名醋醛,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121℃,沸点8℃,相对密度小于1。可与水和乙醇等一些有机物质互溶。分子中含有-CHO(醛基)的化合物称为醛,通式为RCHO。
凡结构式为CH3-C==O的醛或酮(乙醛和甲基酮)与次卤酸或卤素碱溶液作用时,甲基上的三个α-氢原子都被卤素原子取代,生成三卤代衍生物。而这种三卤代衍生物,由于卤素的强吸电子诱导效应,使碳的正电性大大加强,在碱的存在下,发生碳碳键的断裂,分解生成三卤甲烷(俗称卤仿)和羧酸盐。
含有乙基醇CHCH(OH)或者甲基酮CHCO结构的有机化合物能发生碘仿反应。所以乙醛,丙酮,乙醇能发生碘仿反应,生成淡黄色有特殊气味的三碘甲烷沉淀。甲醛和正丁醇不发生反应不生成沉淀。
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nH2nO。乙醛分子式为C2H4O,结构简式为CH3CHO,官能团是醛基(-CHO)醛基是羰基(-CO-)和一个H原子连接而成的基团。醛类分子的结构特点是含有醛基。醛类催化加氢还原成醇,易为强氧化剂甚至弱氧化剂所氧化,醛基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