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β-甲基萘,又名2-甲基萘。是一种无色单晶结晶,是炼焦副产的有机合成原料。易溶于醇、醚、苯,不溶于水。属二级易燃固体。有毒,毒性比萘小。工作场所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为20mg/m3,操作人员应戴防护用具。
2、-甲基萘无色油状液体,有类似萘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1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2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超过32℃,相对湿度不超过8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3、分子式:C11H10,分子量:1419。相对密度0202(20/4℃),熔点-30.6,沸点246,折射率 6175。不溶于水, 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属于易燃化学品。毒性比萘小,空气中最大容许浓度为20mg/m3。
4、用途:用于纤维染色,热载体、杀虫剂、生产各种二甲基萘,用作溶剂等。
5、主要成分:纯品外观与性状:白色至浅黄色单斜晶体或熔融状固体。
1、在环境中的迁移几个实验证明了多环芳烃(PAHs)的可生物降解性。低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萘、苊、苊烯在实验研究中均能快速地被降解。初始浓度为5~10mg/L的液体,在7天之内有90%以上的多环芳香(PAHs)被生物降解。
2、其峰值在三甲基萘之前,基峰205,分子离子峰M+220(图3-13),酚类化合物是芳烃的羟基衍生物,是相当重要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在Ro=0.65%的煤样热模拟实验产物中检出了丰度较高的该化合物(吉利民等,1995)。
3、萘是一种稠环芳香烃,是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10H8,无色,有毒,易升华并有特殊气味的片状晶体。从炼焦的副产品煤焦油和石油蒸馏中大量生产,主要用于合成邻苯二甲酸酐等。
1、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是氢氧化钠这种强碱溶于水得到的,有很强的腐蚀性。氢氧化钠能与酸碱指示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酸、某些盐等发生反应。氢氧化钠用途极广。
2、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块状形态,易溶于水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3、氢氧化钠 片碱氢氧化钠(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因另一名称caustic soda而在香港称为哥士的,常温下是一种白色晶体,具有强腐蚀性。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4、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很强腐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态,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取空气中的水蒸气。
5、氢氧化钠溶液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的水溶液,化学式为NaOH,也称为苛性钠、烧碱、火碱。
四甲基苯三种,二乙基苯三种,一甲基一正丙基苯三种。若-C4H9为一个烃基,则四种不同的结构。若分别为甲基和丙基:则二者在苯环上位置关系分别为邻、间、对三种关系。
某烃的分子式为C10H14,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是苯的同系物。分子结构中只含有一个烃基,支链为4个碳,丁基有四种。
使得侧链跟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的氢原子活泼,易被氧化,且无论侧链长短,其氧化产物都为苯甲酸。如甲苯、乙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NAA是萘乙酸,它是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在植物使用扦插法繁殖时使用,也可用于植物组织培养。而2-4D其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也是一种植物激素生长素。
植物激素又称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植物体内存在的或化学合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们是一类结构十分不同作用相同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及各种生理功能起调节与控制作用。
NAA属于植物激素,所以该说法不正确。通过预实验可以确定实验浓度梯度位于2ppm~6ppm之间---双因素实验的结果没有显示,没有说明处理时间的影响,因此该说法不正确。
1、急性毒性 LD50:1840mg/kg(大鼠经口)。刺激性 家兔经皮:0.05ml(24h),中度刺激。
2、-甲基萘主要存在于萘油馏分(含量45%)和洗油馏分(含量约4%)中。
3、常以纯正十六烷的十六烷值定为100,纯甲基萘的十六烷值定为零,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可以得到十六烷值0至100的不同抗爆性等级的标准燃料,并在一定结构的单缸试验机上与待测柴油做对比。催化裂化主要化学反应裂化反应。
4、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易燃。燃烧时放出有毒的刺激性烟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