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技术

1、饵料的投喂:及时喂给蚯蚓充足的饵料,是保证蚯蚓快速生长的重要措施。将饵料采用 堆块上投法,厚度为10厘米,不要将床面盖满,不求平整,以便分离蚯蚓。蚯蚓养殖温度:最佳温度在15-25℃。冬季采用加厚养殖床到40-50厘米,饵料上盖稻 草,再加塑料布,保温、保湿,夏季力争每天浇一次水降温。

2、在养殖过程中要保持基料的适宜温度和湿度,可在基料上面覆盖一层稻草或草帘,并经常喷水。成蚯蚓每个月投喂2次饲料。一般在上次投喂的饲料被消化75%左右时,添加新料。每次添料的厚度为15厘米左右。在高密度饲养条件下,当小蚯蚓多的时候,老蚯蚓就会搬家外逃。应及时采收蚯蚓。

3、蚯蚓养殖技术其实不难,只要掌握几个小窍门就好啦!饵料投喂:要记得及时给蚯蚓宝宝们喂饭哦!它们最爱吃的是牛粪、猪粪、马粪、羊粪、兔粪这些,还可以加点秸杆、稻草什么的。投喂的时候,别一股脑儿全倒进去,要堆成小块,厚度大概10厘米,留点空间给它们活动。

蚯蚓视力很差,但它是如何觅食的?

1、蚯蚓伸缩蠕动的时候,它的口前叶膨胀,能够 进行掘土、撮食。

2、但是跟没有一样。(呵呵,低级嘛)蚯蚓通过吃土在土壤里前进,边吃边消化边拉(拉的基本还是土)。说蚯蚓是益虫也是这个原因,翻松了土壤,又施肥。

3、喜暗、怕光:蚯蚓昼伏夜出,在月光下可见活动觅食,养殖床要盖稻草,保持湿润、 遮光。喜空气、喜静,疏松饵料有利蚯蚓生长,我们多年经验是投料前将床翻支一遍(大 约20公分厚)增加透气。

什么是蚯蚓土?

1、蚯蚓土概述 蚯蚓土以其独特的黑色、土黄色或红色颗粒,呈现均匀的质地,散发着自然的泥土气息,同时具有良好的孔隙性和高持水能力。 蚯蚓土的成分 作为一种纯天然的团粒物质,蚯蚓土含有18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氮、磷、钾等植物营养元素。

2、蚯蚓土是一种细碎类物质,颜色多样,有黑色、土黄色、红色等,颗粒均匀,带有自然泥土味,具有很好的孔性和高的持水量。 蚯蚓土内含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18种氨基酸以及高含量的氮、磷、钾等元素,还有铁、锰、铜、锌、硼等植物生长必需的微量元素,以及多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3、蚯蚓土,也被称为蚯蚓堆肥或蚯蚓排泄物,是蚯蚓吃完有机物质后排泄出来的土壤状物质。它是一种超级棒的有机肥料,富含微生物、有机质、矿物质和各种营养元素。它的团粒结构特别好,能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特别有利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4、蚯蚓土是一种纯天然团粒物质,颜色多样,包括黑色、土黄色和红色,颗粒均匀,具有良好的孔性、通气性和排水性,持水量较高。蚯蚓土属于生物有机肥,可以用来充当底肥或拌土用于养花和种菜。

蚯蚓如何养殖

1、先给蚯蚓准备“床铺”,用稻草或裁成小段的秸秆铺一层,厚度大概10~15厘米。在干料上再铺一层粪料,厚度4~6厘米,就这样重复铺3~5层。每铺一层都要喷点水,直到水渗出为止。如果用EM原液,记得按比例加入哦!调节温度:天气热的时候,堆内温度会很快上升,大概4~5天就能升到60℃~70℃。

2、如果要大规模饲养蚯蚓,采用室外养殖法为好,设备简单,管理容易,成本低。蚯蚓是杂食性动物,各种禽粪、畜粪、瓜果皮、菜叶、树叶以及无毒的生活垃圾等都可作为蚯蚓的饲料。这些饲料最好事先进行发酵,达到无臭味、无酸味、完全腐熟、外观咖啡色。

3、养殖蚯蚓要注意多方面因素。首先是养殖容器的选择,可使用木箱、塑料箱等,底部需有排水孔,以保证排水透气。接着是培养基质的准备,优质的基质是关键。可将腐叶土、腐熟的牛粪或猪粪等混合,保持基质疏松、肥沃且湿润,pH值维持在6 - 8之间。

4、湿度。蚯蚓是利用皮肤来呼吸的,所以蚯蚓身体必须保持湿润,蚯蚓体内水分占体重的75%以上,防比水分丧失是蚯蚓生存的关键。(3)酸碱度。蚯蚓生长在pH值6-8的范围内较好,且产叫茧最多。(4)通气。

地龙的密度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