酚上面的甲基也能与液溴反应。甲基上的氢与溴反应是自由基反应,苯环上的氢与溴反应是亲电取代反应。因为苯酚的羟基是强给电子基团,因此苯环上的氢常温下就可以和溴进行取代反应。
甲基苯酚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是酚羟基的邻对位,同时生成溴化氢。C6H5OH+3Br2→2,4,6三溴苯酚↓+3HBr。苯酚与浓溴水反应会生成2,4,6三溴苯酚和氢溴酸,这个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不行,对于苯酚的酚羟基 只有临和对位的H比较活泼 所以和溴反应时只有临和对位的H被溴取代,但如果苯的 临和对位有取代基的话,那他就不能取代了。
1、羟基:和氢卤酸取代;醇羟基-CH2OH氧化可为醛;和酸会发生酯化反应。羟基直接连在苯环上的是酚,可以发生氧化反应和跟溴水的取代反应。
2、水解实质应该是中和的逆反应,你说的酚与碱、羧酸与碱都叫中和,不是水解。
3、水。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水与甲基酚化镁反应水解,生成甲酸甲酯和苯酚,甲基酚化镁是一种有机金属化合物,其化学式为CH3MgOC6H5。
4、氯化铵水解会产生盐酸和氨水(水解后呈酸性):NH4Cl+H2O=NH3·H2O+HCl 酚羟基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可被氧化成醛或酮或羧酸。弱碱性,酚羟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酚钠。
5、不能 作为苯的衍生物 它多的只是一个酚羟基 , 而对于水解反应,需要的是酯基或是烃基上有例如卤素的取代基,而酚羟基和苯环结合的比较牢固,所以苯酚不能水解。
6、脂链上的卤素一般比较活泼,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水解,如从氯苄制苯甲醇;芳环上的卤素被邻位或对位硝基活化时,水解较易进行,如从对硝基氯苯制对硝基酚钠。
所以被溴取代的结果,以-OH的定位为主,应该在苯环上羟基的邻对位。由于羟基的对位已经有-CH3,所以应取代在羟基的邻位上,-OH邻位上的两个位置,在这里是等效的,写在任何一边就行。命名为:4-甲基-2-溴-苯酚。
不行,对于苯酚的酚羟基 只有临和对位的H比较活泼 所以和溴反应时只有临和对位的H被溴取代,但如果苯的 临和对位有取代基的话,那他就不能取代了。
我想可能是答案有问题吧。即使羟基上的氢不能被取代,甲基上的氢也是可以的。
邻对位取代基的强弱为羟基甲基,故如上图的对甲基苯酚在取代时取代的是1,3位。(实际情况是,1,2,3,4位都有取代,当然1,3位是主要取代位,2,4位是次要取代位,即取代相对而言很少很少。
条件下发生水解。CH2=CHCH2CH3 “不能”通过NaOH/H2O 2-丁醇 (CH3-CHOH-CH2-CH3) 制得 苯酚与溴水反应,只能是酚羟基的邻对氢被取代,所以甲基苯酚 的一溴代物为什么是两种?而对甲基苯酚的一溴代物是三种。
甲基与酚羟基都是苯环上的邻对位活化基团 但酚羟基的给电子效应远强于甲基(氧原子虽然电负性大,诱导效应是吸电子的。但由于与苯环碳原子是同周期的,共轭给电子效应更强。
1、二硝基苯酚的酸性更强,显然是由于上述效应更强的缘故。(2)甲氧基具有两方面的影响,首先是O上有孤对电子,对苯环有共轭效应;O又是高电负性原子,具有吸电子的诱导效应。
2、乙醇水苯酚碳酸。它们的酸性,之所以有以上规律,是与它们不同的分子结构有关。
3、吸电子基处于林、对位时,酸性增强效应大于间位;供电子基处于邻、对位的酸性减弱效应大于间位。排序:对硝基苯酚 间硝基苯酚 苯酚 间甲基苯酚 对甲基苯酚 2 卢卡斯试剂与醇的反应可以理解为“亲核反应”。
4、甲酰基(-CHO)、酰基(-COR)、羧基(-COOH)。影响:当卤代苯中卤素的邻、对位有强吸电子基团时,容易发生亲核取代反应,为取代苯酚的制备提供了理论基础。
5、吸电子基团的引入能增强酸性,给电子基团则减弱酸性。这是因为吸电子基团能降低电离后氧原子上的负电荷密度使之稳定,给电子基团效应相反。所以对硝基苯酚酸性强于对甲氧基苯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