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萘胺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10H9N。有1-萘胺(a-萘胺)和2-萘胺(-萘胺)两种同分异构体。萘胺为黄色针状结晶,萘胺为无色或粉红色片状晶体。两者均为染料等有机合成的中间体。苯胺又称阿尼林、阿尼林油、氨基苯,分子式:C6H7N。无色油状液体,属于一种致癌物。
2、这个化合物由6个碳原子、7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组成。在其质量组成中,碳占约738%,氢占约577%,而氮占约104%。
3、C6H7N也可以写成C6H5-NH2,中文名是苯胺或者氨基苯,它的官能团是氨基-NH2。
4、因丁基 共有四种:故对位上有 的苯胺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三)链中官能团(如碳碳双键、酯基等)的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插入法 该法适合于酯、醚、酮、烯、炔等官能团镶在碳链中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1、与亚硝酸反应,出现不同现象和不同产物,可以鉴别芳香族的伯,仲,叔胺,苯胺与亚硝酸生成重氮盐,遇贝—萘酚生成红色固体偶氮化使物。甲基苯胺与亚硝酸生成不溶洞于水的黄色油状物N-亚硝基N-甲基苯胺。二甲基苯胺与亚硝酸生成亚硝基N,N--二甲基苯胺,在碱溶液中呈翠绿色。
2、苯胺是一级胺基,所以碱性最强。六氢吡啶是二级胺基,碱性其次。吡啶的N的5个电子中,2个分别和相邻的C形成单键。1个和其它C形成大Π键。另外2个形成定域的孤电子对,使得吡啶具有碱性,但是碱性跟胺基(无论一级二级)相比都较弱。所以碱性第三。吡咯其实没有碱性的。
3、吡咯:N上孤电子对因参与环的共轭, 故碱性极弱, 比苯胺还弱得多, 不能与酸形成稳定的盐。(pKb=16)吡啶:吡啶环 N 原子的孤电子对处于sp2杂化轨道上,孤电子对受核引力大, 碱性较弱 (pKb=8).六氢吡啶: 碱性较吡啶强10的6次方倍。
4、碱性:脂肪胺吡啶苯胺吡咯 亲电取代:卤代、硝化、磺化都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得到b-位取代的吡啶。亲核取代:与NaNH2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再水解生成a-位或g-位的氨基吡啶。还原:催化氢化得到六氢吡啶。喹啉的性质:亲电取代反应主要进入8位。
5、pKa 6)相比,碱性稍强一些。吡啶与强酸可以形成稳定的盐,某些结晶型盐可以用于分离、鉴定及精制工作中。吡啶的碱性在许多化学反应中用于催化剂脱酸剂,由于吡啶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良好溶解性,所以它的催化作用常常是一些无机碱无法达到的。吡啶不但可与强酸成盐,还可以与路易斯酸成盐。
总的来说,吡啶的独特分子结构和广泛的溶解能力使其成为化学实验和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万能溶剂,其广泛应用价值不言而喻。无论是用于溶解有机化合物,还是作为反应媒介,吡啶都展现出了其无可替代的性能。
四氢呋喃可与水溶液或者有机溶剂混溶,溶解力大,不过一般认为溶解力更好且低毒的dmso为万能溶剂。四氢呋喃和吡啶对人体影响较大且气味难闻。
二甲基亚砜(DMSO)是一种含硫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H3)2SO,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透明液体,是一种吸湿性的可燃液体。具有高极性、高沸点、热稳定性好、非质子、与水混溶的特性,能溶于乙醇、丙醇、苯和氯仿等大多数有机物,被誉为万能溶剂。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湿性。
四氢呋喃的毒性应该是不太大的,但是应该是长时间的接触终归 是不太好的。
但不溶于乙炔以外的脂肪烃类化合物。 在遇到酰氯类物质,例如氰尿酰氯、苯酰氯、乙酰氯、苯碘酰氯、亚硫酰氯、毕备硫酰氯、三氯化磷等时,DMSO会与之发生激烈的放热分解反应。 DMSO与硝酸反应时,可以生成(CH3)2SO·NHO3。由于这些特性,DMSO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被称作“万能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