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甲苯甲酸理化特性

对甲苯甲酸,又称4-甲基苯甲酸,是一种纯品物质。其物理特性包括熔点179℃,沸点在274-275℃之间,密度为06g/cm3,闪点为181℃。从化学特性来看,对甲苯甲酸遇明火或高热时具有可燃性。它在溶剂中的溶解度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但在热水中则溶解度较低。

对甲基苯甲酸的物理性质也是其重要特性之一。其熔点为106-107℃,沸点为236℃。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和较低的溶解度。这些性质决定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方式和存储条件。在生产过程中,对甲基苯甲酸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下操作,以确保其稳定性和反应效率。

闪点:127°C蒸汽压:0.00248mmHg at 25°C溶解性:易溶于甲醇、乙醇、乙醚,难溶于热水。性能与应用: 易溶于甲醇、乙醚,难溶于热水,能随水蒸汽挥发;经氧化得酞酸,可作医药、感光材料、农药、有机颜料的中间体。

对甲苯磺酸(p-CH3C6H4SO3H,也写作TsOH)是一个不具氧化性的有机强酸,酸性是苯甲酸的一千万倍。为白色针状或粉末结晶,易潮解,可溶于水、醇和其他极性溶剂。会使纸张、木材等脱水发生碳化。

对甲基苯甲酸叔丁酯基本信息

甲基苯甲酸叔丁酯是一种化合物,具有特定的化学属性和标识信息。它的化学结构由CAS NO. 13756-42-8来定义,这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物质分类编号。在中国,它有一个中文别名,即4-甲基苯甲酸叔丁酯,这个名字清楚地表明了它的主要成分。

杀螨王名称,即唑螨酯,其中文全称为(E)-α-(1,3-二甲基-5-苯氧基吡唑-4-基亚甲基氨基氧)对甲苯甲酸叔丁酯。

A型:指易于起爆或快速爆燃,或在封闭状态下加热时呈现剧烈效应的有机过氧化物,因其有敏感易爆性,应按爆炸品对待。

主营产品:邻甲苯胺邻硝基甲苯对甲苯胺丙烯酸叔丁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酮肟对甲苯磺酰异氰酸酯N,N-二甲基丙烯酰胺对甲苯磺酸邻甲氧基苯甲酸。

p甲基苯甲酸什么意思

p-Toluicacid(4-Methylbenzoicacid)是一种被取代的苯甲酸,是合成对氨基甲基苯甲酸(PAMBA),对甲苯腈等的中间体。

对甲基苯甲酸,中文别名包括4-甲基苯甲酸和对甲苯甲酸,英文名称为p-Toluic acid。分子式为C8H8O2,分子量为1315。其CAS号为99-94-5,EINECS号为202-803-3。对甲基苯甲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属于苯甲酸类化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包含一个苯环,苯环上连接一个甲基。

对位。在有机化学中,p甲氧基苯甲酸中的p表示对位。这是一种常用的表示方法,“p”来自于英文单词para,意为对位。苯环上的取代基可以出现在三个位置,即邻位、间位和对位。通过使用简写标记方式可以快速指示取代基所处的位置关系,在命名和描述有机化合物时非常方便与常见。

4-羟甲基苯甲酸基本信息

1、-羟甲基苯甲酸,以其中文名称4-(羟基甲基)苯甲酸和英文名称4-Hydroxythylbenzoic acid知名,还有一个别名HMBA Linker和HMBA。它在化学结构上表现为线性分子式HOCH2C6H4CO2H,代表着其分子的构成。这种化合物的纯度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水平,即纯度至少为98%。

2、然而,此物质具有一定的风险性,R36/37/38表示它对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具有刺激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务必遵循所有安全指南,以避免可能的伤害。

3、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化学名称为Methyl 4-hydroxybenzoate,也有简称为羟苯甲酯。中文名称包括对羟基安息香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尼泊金甲酯、对羟基氨息香酸甲酯和4-羟基苯甲酸甲酯等多种别名。

4、Hsucoa是一种看似陌生的单词,实则是一种有机酸名,全名为4-羟基苯甲酸乙酯。它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染料、香料等领域。此外,Hsucoa也被用作高吸湿性树脂、聚合物和涂料的生产中间体。

5、丁香酸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它的中文名称对应于化学名称的表述——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

6、进一步确认了它的化学安全信息。从分子结构上看,3,5-二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甲酯的分子式为C10H12O5,表示其由十个碳原子、十二个氢原子和五个氧原子组成。其相对分子量为211993克/摩尔,这体现了其化学性质和可能的物理性质。这个信息对于化学家在实验室研究和应用该化合物时至关重要。

4-氨甲基苯甲酸用途

-氨甲基苯甲酸是一种在有机合成中常用的中间体,其功能多种多样。首先,它在医药领域被用作止血药,特别对于那些由于血纤维蛋白溶解酶活性过高而引发的病症,如慢性渗血,它表现出显著的止血效果。其作用机制与氨基己酸相似,但强度上要强大约4-5倍,这意味着它在治疗这类病症时更为有效。

氨甲苯酸又叫抗血纤溶芳酸;对羧基苄胺;4-(氨基甲基)苯甲酸;4-氨乙基苯甲酸;4-氨甲基苯甲酸。氨甲苯酸,为对氨甲基苯甲酸一水合物。适用于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时的异常出血,妇产科和产后出血及肺结核咯血、痰中带血、血尿,前列腺肥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氨甲基苯甲酸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其水合物呈现出白色鳞片状或结晶粉末的外观。在储存时,建议将其保存在0-5°C的低温环境中以保持其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化合物不兼容于强氧化剂,因此在处理时需要特别小心,避免与这类物质接触。

常用的止血药是一下几种: (1)维生素类: ①维生素Kl剂。成人每次10毫克,儿童每次1-2毫克,肌内或静脉注射。 推荐阅读:口服止血药有哪些 中药成份口服止血药 ②亚硫酸氢钠甲蔡醒(维生素K3)。每次4毫克,每日2次,肌内注射。 ③甲禁氢酿(维生素K4)。每次4毫克,每日3次,口服。

请问,这个最后会生成什么化合物,反应机理是什么?

这个反应叫做“酰化反应”。芳烃与酰卤或酸酐作用,芳环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生成芳酮的反应,称为傅列德尔~克拉夫茨酰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acylation)。该反应一般需要无水三氯化铝等路易斯酸作为催化剂。邻苯二甲酸酐作为酰基提供方,甲苯作为氢原子取代者。

发生了缩醛反应 原理:羰基是个强极性基团,碳显较强的正电性,因而易与亲核试剂反应。而醇中羟基上的氧具孤对电子,有较强的亲核性,氧以其孤对电子进攻羰基碳形成半缩醛。要酸催化,且反应可逆。半缩醛的-OH不稳定,极易与另一分子醇脱水缩合形成缩醛。

最后,烯醚结构再次质子化并发生内部重排,最终生成脲化合物作为产物。总的来说,苯酚与甲醛反应的机理涉及了亲核加成、质子转移和消除反应等步骤,最终形成脲类化合物。需要注意的是,实际反应可能会受到温度、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该反应是酯缩合反应的一种;酯缩合反应是含有α-活泼氢的酯类在醇钠、三苯甲基钠等碱性试剂的作用下,与其他含羰基的化合物发生缩合反应形成β-酮酸酯类化合物的一类反应。

这是一个亲电加成反应。等mol量时生成化合物1。

-二甲基戊烷(DMC)和氯(Cl)反应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其中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如下:Cl分子发生光解,生成两个自由氯离子(Cl)。自由氯离子与DMC中一个氢原子发生氢氯代换反应,生成氯代2,3-二甲基戊烷(Cl-DMC)。

4-甲基苯甲酸的合成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