莰烯概述

1、莰烯是一种化学名称为2,2-二甲基-3-亚甲基二环[2,2,1]庚烷的化合物,它在中国的名称中也被称作莰芬或2,2-二甲基-3-甲基idenebicyclo[1]heptane。CAS号为79-92-5,EINECS编码为209-275-3,表明它在化学数据库中的独特身份。

2、蒎烯型化合物 比较重要的化合物如芍药苷,是中药芍药和牡丹中的有效成分。还有较典型的如蒎烯、松香芹醇、桃金娘烯醇、马鞭草烯醇等。 2 莰烯型化合物 多以含氧衍生物存在。如:樟脑、龙脑。还有如莰烯、日菊醇、异龙脑等。

3、蔓荆子果实和叶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莰烯和蒎烯,并含有微量生物碱和维生素A;果实中尚含牡荆子黄酮,即紫花牡荆素。种子含艾黄素和黄荆素。

4、莪术根茎含挥发油,其中主成分为莪术呋喃烯酮(Curzerenone, transZedoarone),还含表莪术呋喃烯酮(Epicurzerenone,cisZedoarone)、莪术二酮(Curdione)、莪术二醇(Curcumadiol)、桉叶素、樟脑、莰烯、龙脑、蒎烯等。

2-甲基异冰片的合成路线有哪些?

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是一种化学合成的化合物,它在中文中有着多个名称,包括2-甲基-2-丙烯酸、1,7,7-三甲基二环[1]庚-2-醇酯和异冰片甲基丙烯酸酯,以及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酸酯。

研究表明,饮用水中的异味主要源自蓝绿藻生长过程中的副产物,如土臭素(Geosmin)和2-甲基异冰片(2-MIB)。当这两种化合物的质量比达到1×10-11或更高时,人们能够察觉到它们特有的霉味。

同时,生成的水合二氧化锰,作为一种高吸附性物质,能进一步吸附有机物,从而降低水中的嗅味水平,使嗅味强度明显降低。在实际的水处理过程中,常规方法往往难以去除水中的土腥味和霉烂味,这些气味主要由Geosmin和2-甲基异冰片引起。

土腥味可能来源于自然界中存在的具有土腥味的化合物,如Geosmin、2-甲基异冰片、2-异丙基-3-甲氧基吡嗪、2-异丁基-3-甲氧基吡嗪和2,3,6-三氯代茴香醚等。 海藻腥味来源于藻类和放线菌产生的腥味物质,种类繁多。 血腥味、土腥味、海藻腥味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去除。

水的嗅味主要由腐殖质等有机物、藻类、放线菌和真菌以及过量投氯引起,现已查明主要致臭物有土臭素、2-甲基异冰片、2,4,6-三氯回香醚等。许多化合物即使在水中的含量很小,也能产生嗅和味。

鱼的腥味主要由自身物质和外部环境两个因素决定:自身物质:鱼体内有机物被氧化产生气味;外部环境:鱼吸收饮食及水中的腥味成分。外部环境主要有微生物代谢的二甲基异冰片和土壤中含有的土臭素,这两种物质有很明显的土腥味,且具有挥发性,因此当鱼体内积累有这类物质时会有腥味。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