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加热碘化氨会发生化学反应吗

会反应。氨气(NH3)和碘化氢(HI)气体反应生成碘化铵(NH4I)固体,他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I=NH4I(常温)。碘化铵(NH4I)常温下呈无色结晶或颗粒。可溶于水、醋酸、氨,易溶于乙醇、丙酮;微溶于乙醚。

碘化铵加热后升华,其气体遇光及空气会出现游离碘而呈黄色或褐色。其水溶液易被氧化生成I2。分解反应 2 NH4I═2NH3+H2+I2性状:无色(有时略带浅黄色)立方晶体。有潮解性、感光性。

但在升华过程中没发生化学变化;氯化铵受热分解成NH 3 和HCl气体,冷却后两气体又结合成NH 4 Cl;碘化铵受热也分解,但分解产物HI由于不稳定能再分解为H 2 和I 2 ,冷却后得不到碘化铵;碳酸钠受热难分解。

如果如二楼所说碘化铵加热只分解成氨气和碘化氢那么题目就可以选D了,即铵盐和不分解盐的分离。

Mg+2H2O=H2+2MgOH 注意等号上一定要写上加热符号。

H2浓度是Y,总浓度应该是:X+(X-2Y)+Y+Y=2X,所以NH3的浓度是0.5,反应2的平衡常数为16 ,有Y^2/(0.5-2Y)=16,解出Y=0.2480。

碘化铵的性质

碘化铵加热后升华,其气体遇光及空气会出现游离碘而呈黄色或褐色。其水溶液易被氧化生成I2。分解反应 2 NH4I═2NH3+H2+I2性状:无色(有时略带浅黄色)立方晶体。有潮解性、感光性。

碘化铵是一种离子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极性和亲水性,而乙酸乙酯是一种非极性有机溶剂。因此,碘化铵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可能受到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导致溶解度很小或不溶解。

而氯,溴,碘的原子半径都比氮原子大,形成离子后也多出电子层,那么成键之后的原子核的对外电子的引力大小就不一样,两个中心原子间,核内电子数相差越多,引力就相差越大,所以氟化铵,最稳定,碘化铵最不稳定。

碘化铵比氟化铵更易分解 。看此两者谁更易分解其实就是比较他们的稳定性。

碘化铵是分子结构吗?

碘化铵(分子式:NH4I 相对分子量:1494)性质:无色结晶或颗粒,常温时系立方结晶体。无嗅、味咸。溶于水,溶解度大于溴化物、氯化物;溶于醋酸、氨、易溶于乙醇、丙酮;微溶于乙醚。具有潮解性和感光性。

碘化铵是离子化合物。碘化铵的分子式NH4I,判定一个化合物是否是离子化合物的标准: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并且熔融状态下导电。 实验表明NH4I完全满足此条件,所以是离子化合物。

而氯,溴,碘的原子半径都比氮原子大,形成离子后也多出电子层,那么成键之后的原子核的对外电子的引力大小就不一样,两个中心原子间,核内电子数相差越多,引力就相差越大,所以氟化铵,最稳定,碘化铵最不稳定。

核内电子数相差越多,引力就相差越大,最外层电子也就越容易逃逸,(这也就是为什么氟的非金属性最强,因为当它成为氟离子,具有真正的2-82结构,电子层数少外部电子不会逃逸)所以氟化铵比碘化铵稳定!望采纳,谢谢。

由于碘化铵和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不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不相容性,导致碘化铵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很小或不存在。此外,碘化铵和乙酸乙酯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也可能影响两者的相容性。

碘化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碘化铵加热后升华,其气体遇光及空气会出现游离碘而呈黄色或褐色。其水溶液易被氧化生成I2。分解反应 2 NH4I═2NH3+H2+I2性状:无色(有时略带浅黄色)立方晶体。有潮解性、感光性。

碘化铵是一种无机化合物,由铵离子和碘离子组成。乙酸乙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于溶剂和香料。由于碘化铵和乙酸乙酯的化学性质不同,两者之间可能存在不相容性,导致碘化铵在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很小或不存在。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碘化铵中的碘离子有很强的还原性。硝酸能将碘离子氧化成单质碘,本身。被还原成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和化学方程式如下图所示。

而氯,溴,碘的原子半径都比氮原子大,形成离子后也多出电子层,那么成键之后的原子核的对外电子的引力大小就不一样,两个中心原子间,核内电子数相差越多,引力就相差越大,所以氟化铵,最稳定,碘化铵最不稳定。

[编辑本段]铵盐共性 1.铵盐是离子型化合物,都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水时吸热。

碘化胺与氨气反应

1、氨气(NH3)和碘化氢(HI)气体反应生成碘化铵(NH4I)固体,他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I=NH4I(常温)。碘化铵(NH4I)常温下呈无色结晶或颗粒。可溶于水、醋酸、氨,易溶于乙醇、丙酮;微溶于乙醚。

2、操作:取1克碘片放在研钵里,加入5毫升浓氨水。小心研磨3分钟,便得到黑色六氨合三碘化氮的细小固体。加水50毫升,经搅动后倒入锥形瓶中。振荡锥形瓶,使黑色粉末均匀地分布在水中,然后洒在舞台上,让它干燥。

3、由碘和氨反应制取。于低温无水氨中反应时,反应的初始产物是NI3·(NH3)5,温度升高时该物质失去氨生成1:1的加合物NI3·NH3。多数由碘单质和浓氨水反应制得。

4、生成六氨合三碘化氮。根据氨基的化学性质和反应得知,碘和氨基反应会生成生成六氨合三碘化氮,不溶于水,干燥后,性质极不稳定,轻微的触动,会引起爆炸。碘是紫黑色鳞片状结晶体,有金属光泽,易升华。

碘化铵受热分解产物是什么?

1、碘化铵加热后升华,其气体遇光及空气会出现游离碘而呈黄色或褐色。其水溶液易被氧化生成I2。分解反应 2 NH4I═2NH3+H2+I2性状:无色(有时略带浅黄色)立方晶体。有潮解性、感光性。

2、.1摩尔的电话安在高温下,首先,分解生成氯化氨和碘化氢。然后点花蕊在分解生成氢气和单质碘因此产物分子的数目会大于0.2 Na。电话氢分解属于可逆反应,因此他会大于0.2 Na小于0.3 Na。

3、解答如下,在在碘化铵反应中,化学方程式为:NH4I(s) NH3(g) + HI(g)因此,反应的莫尔数(mole数)和气体的数量(n)在反应中发生变化。具体来说,固态的碘化铵分解为氨气和氢碘酸气体。

4、铵盐 1.铵盐是离子型化合物,都是白色晶体,易溶于水,溶水时吸热。

甲基碘化铵升华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