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浮力题,冰块在酒精溶化后水面升高还是..

所以,冰在酒精中处于下沉状态,冰在水中为悬浮状态。设冰在酒精中的浮力为f。由于冰在酒精中处于下沉状态,所以冰排出水的体积等于冰的体积v。

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错解:因为冰块有多余的部分露在水面外,冰块熔化后水面将上升,所以应选A。分析:分析片面,只看到问题的表面,没有深入其实质分析问题。正解:冰块浮在水面有 ,而 ,所以冰块排开水的体积 。冰块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即 ,冰块熔化成水后的体积 。

你的答案:(1)上升——正确;(2)理由——也正确,不过你好像还不够自信。冰(彻底)融化后,还受浮力吗?冰融化后变为水,通常我们不讨论液体的浮力。但是只要方法合理,也可以讨论一下。你要从力学的角度分析本题,那就应该进行到底——如果认为融化后的冰不受浮力,那它受力就不平衡了。

为什么漂浮的冰块溶于水后液面下降溶于水后液面不变

1、当冰块放入水中时,由于冰的密度小于水,冰块会漂浮。这意味着冰块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冰块的体积,即 V排 = V冰。当冰块融化后,融化的水体积 V水 = m冰/p水(冰融化成水时质量不变),因此 V水 = V排,所以液面高度保持不变。在酒精中,由于冰的密度大于酒精,冰块会沉底。

2、当冰块漂浮在纯水中时,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和质量守恒,冰排开的水的质量等于冰的质量,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刚好填补排开的那部分体积,所以液面高度不变。 若冰块中含有密度比水小的物体,如木块、气泡等,冰融化前整体漂浮,排开的水的体积等于冰和内部物体的总重力对应的水的体积。

3、水面不变的原因分析如下:当冰块融化后,所形成的水的质量与冰的质量相同。然而,由于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冰块在融化过程中体积会减小。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冰块在水中浮动时,所受的浮力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量。冰块浮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所以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冰块的重力。

4、当冰块完全融化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冰块的重力等于它在水中排开的盐水的重力。一旦冰开始融化,其重力保持不变,这与它融化后排开的盐水的重力相等。冰融化成水后,其体积会发生变化,但因为水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所以冰融化后的水体积会大于冰排开的盐水体积。

谁可以给我常见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表

固体密度表: 水银:虽然水银在常温下是液体,但在此表中作为高密度物质的参考,其密度为16。 铜:密度为9。 铝:密度为7。 铅:密度为13。 铁:密度为8。 冰:密度为0.9。 金:密度为13,是常见金属中密度较高的。液体密度表: 柴油:密度为0.85。 酒精:密度为0.79。

汽油的外观一般为水白色透明液体,密度一般在0.71-0.75g/cm3之间,有特殊的汽油芳香味。煤油:比重0.82,最低自燃点320度,每克热值11千卡,混合燃气所需要空气量14,沸点**度,挥发性比汽油差,易燃,火焰温度低。

在实际应用中,测量物质的密度通常需要使用密度计或天平等仪器。通过测量一定体积的物质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其密度。此外,密度也是判断物质纯度的重要依据之一。例如,通过比较样品的密度与已知纯物质的密度,可以初步判断样品是否含有杂质。密度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固体,液体和气体同样适用。

通常情况下,固体密度(大于)液体密度(大于)气体密度 质量相同的铅、铜、铁、铝的体积,由大到小排列是(铝丶铁丶铜丶铅)。

气体密度受压强和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通常气体只给出标准状况下或者常温常压下的密度,其他状况下的密度可以通过气体的状态方程(例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或范德瓦尔斯方程)计算。液体的密度主要取决于液体的组分,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但有时也不能忽略)。很高的压强也会产生明显影响。

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的密度

在初中物理的学习中,以下是一些必须记住的密度: 水的密度 必须记住:水的密度大约为1000kg/m3。这是一个常用的参考值,在很多物理实验中,水被用作标准参考物质,有助于理解和比较其他物质的密度。 常见金属的密度 虽然具体数值可能因金属种类而异,但理解金属通常具有较高的密度这一点很重要。

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密度如下:水:密度是1000千克每立方米。水是最常见的液体之一,在常温常压下具有固定的密度。冰:密度是900千克每立方米。冰是水的固态形式,其密度低于液态水,这是因为冰中的分子排列方式导致体积膨胀。酒精: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

初中物理常见的物质密度有: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每立方米;冰的密度是900千克每立方米;酒精的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煤油的密度是800千克每立方米;水银的密度是13600千克每立方米;钢铁的密度是7900千克每立方米;铜的密度是8900千克每立方米;铝的密度是2700千克每立方米。

冰放在酒精里,融化后,水位是否会升高

1、否。为冰的密度为0.9g/cm3,酒精的密度为0.8g/cm3,水密度为1g/cm3由公式密度=质量乘以体积,可得出体积等于质量除以密度,所以当冰融化成水体积会减小又由浮沉条件可知,H2O密度始终大于酒精,故始终沉底,水位会降低,不会升高,液面高度为酒精的体积加水(冰)的体积,当然此处为假设冰初始即全部浸没在酒精中。

2、纯冰熔化后,水位不变;有气泡,熔化后水面上升;有木块与有气泡相似,也是上升;有石块,熔化后水面下降;若冰静止在盐水中,熔化后水面下降。

3、这个和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有点关系。但是通常在水当中放入盐的话,会使液面上升。虽然是不是很明显的。严格来说,要是现象明显的话,要用比较细颈的容器。举个例子,50ml酒精溶液倒入50毫升水溶液,是由于水和乙醇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更大。所以导致混合后溶液的体积小于100毫升。

4、局部冷敷法将冰袋或装冰的塑料袋包裹薄毛巾后置于婴儿额部,利用冰融化吸热降低头部温度;也可用冷毛巾湿敷。具体操作:将毛巾横叠成6-8层长条状,浸冷水后挤干两端水分,平放于额部,每5-10分钟翻转或更换一次,避免冻伤皮肤。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