梭织面料术语

1、梭织面料术语详解,深入解析面料的基本构成。梭织面料中,经向和纬向是其两个主要方向,分别代表面料的长度和宽度。经向是指面料的长度方向,而经纱则是在该方向上的纱线,其排列密度称为经纱密度,通常用每英寸的纱线根数来表示。纬向则是面料宽度方向的纱线,纬纱在纬向上的排列密度称为纬纱密度,同样以每英寸的纱线根数为单位。

2、缎纹组织satin and sateen weave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均匀分布但不相连续的织物组织。缎纹组织分经面缎纹和纬面缎纹两种。它是三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缎纹组织中单独组织点由两相邻的经纱或纬纱的浮长线所遮盖。织物表面平滑匀整,质地柔软,富有光泽或稍呈纹路。

3、针织:由线圈不断套结而成,具有一定弹性。常用于内衣物、毛衫等。 梭织:经纬交织而成,有经纬两个方向。常见于西装、衬衫、牛仔裤等。 棉:天然植物纤维,常用作内衣面料、童装、被套、床单等,透气性和吸湿性好。

4、而对于针织面料,通常使用的术语是纸筒。例如,商家会说1+2,这意味着一条针织面料的布料要少3公斤重量。这种说法反映了针织面料的重量差异,而不是长度。综上所述,无论是梭织面料的95公差,还是针织面料的纸筒,这些术语都是服装行业中的常见现象。

5、面料的专业术语知识涉及面料的特性、分类以及鉴别方法,有助于理解不同面料的优缺点和适合的应用场景。面料特性 面料的特性主要分为原纤维原料、织法、质感、重量、手感、整理穿着和清洗性能等。织法包括梭织布和针织布,织法决定了面料的质感、重理和手感。

梭织面料的重量怎么计算

1、梭织面料的重量通常是通过计算每米重量来确定的,以下是计算梭织面料重量的主要方法: 基本概念 每米重量:指的是每米成品面料所具有的克重量,是面料重量的主要衡量标准。 经线定量计算 公式:每米经线定量=每厘米经线密度×成品门幅×××原料纤度÷9000。参数说明:每厘米经线密度:面料每厘米中包含的经线数量。

2、若该梭织面料宽度为5米,计算每平方米克重:300克/米 ÷ 5米/平方米 = 200克/平方米。 如果面料长度为1米,宽度为0.5米,计算每平方米克重:300克/米 ÷ 0.5米/平方米 = 600克/平方米。

3、梭织面料的克重为176克每平方米,当面料的宽度为156米时,其总重量为445克。 计算面料克重的公式为:重量 = 176 × 156 × (5315 ÷ 40) ÷ 9000 × 1(织缩)= 445克。织缩的值根据纬纱的粗细和密度不同而有所差异,通常纬纱越粗、越密,织缩值也越高。

4、每米克重是指每米面料的重量。例如,如果一块梭织面料在长度为1米时重量为300克,那么该面料的每米克重为300克/米。如果该面料的宽度为150厘米(即5米),则每平方米克重计算如下:300克/米 ÷ 5米/平方米 = 200克/平方米。

梭织面料的规格怎么看

1、梭织面料的规格通过多个参数来描述,首先是经纬纱支。纱支反映了纱线的粗细程度,通常以公支(Nm)或英支(S)标注。公支数值越大,纱线越细;而英支则是每磅纱线的长度,数值越大表示纱线越粗。通常,为了应对拉力,经纱的纱支比纬纱的纱支要大。其次是密度,它指的是每平方英寸内的经纱和纬纱交叉点数。

2、梭织面料的规格表示方法主要包括经纱和纬纱的规格、织物的密度和幅宽等参数。经纱和纬纱的规格通常用支数(S)和旦数(D)来表示。支数是指纱线的细度,支数越高,纱线越细;旦数是指纱线的强度,旦数越高,纱线越强。例如,40S/2表示经纱为40支,纬纱为2股40支的纱线。

3、梭织布规格的字母和数字分别代表以下含义:字母:LINEN:代表亚麻材质。COTTON:代表棉材质。RAYON:可能代表人造丝或粘胶纤维。BLEND、INTERWOVEN:代表混纺或交织,即面料由两种或多种不同材质的纤维组成。

4、规格表示方法:如:63 32/2x16 64x54 (门幅、经纬支数、经纬密度,皆以坯布的规格表示,印染以后经纬密度会增加)。第一个数表示幅宽63,然后表示经向32支线(双纱捻线)和纬向16支单纱,再后表示经向纱的密度64和纬向纱的密度54。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