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纯化水检验酸碱度时为什么要用甲基红指示剂和溴麝香酚蓝指示剂_百度知...

1、溶液偏酸性时与甲基红指示液反应显红色,偏碱性时与溴麝香草酚蓝(BTB)指示液反应显蓝色。在纯化水检测标准操作规程中可知,该检测的原理的是溶液偏酸性时与甲基红指示液反应显红色,偏碱性时与溴麝香草酚蓝(BTB)指示液反应显蓝色。酸碱度是指体液的酸碱性强弱程度,用PH值来表示。

2、甲基红和亚甲基蓝属于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亚甲基蓝变色比较敏锐的,一般变色范围都很小,所以都只标明变色点,不标变色范围,甲基红-溴甲酚绿的变色点是1,颜色为暗灰色,也就是红色和绿色的中间过渡色。加热主要是为了驱除二氧化碳,临近终点时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终点提前,影响终点。

3、pH试纸上有甲基红、溴甲酚绿、百里酚蓝这三种指示剂。甲基红、溴甲酚绿、百里酚蓝和酚酞一样,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均会按一定规律变色。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pH4(红)~2(黄);溴甲酚绿的变色范围是pH6(黄)~4(绿);百里酚蓝的变色范围是pH7(黄)~5(蓝)。

4、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pH0(黄)~6(蓝)。普通水是中性,pH也就是7左右,差不多呈浅绿,溶有二氧化碳后,由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因此pH不会降太多,变黄。当中过渡颜色是绿色或检测CO2的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并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5、指示剂的选择,一是要对PH值反应灵敏,二是要能够方便观察。这样才能起到好的指示效果,这两点甲基红-亚甲基蓝都符合,PH在5和7之间其实相差已经不大。

6、配制甲基红和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的标准操作规程 麝香草酚蓝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pH0(黄)~6(蓝)。 普通水是中性,pH也就是7左右,差不多呈淡蓝. 溶有二氧化碳后,由于会形成碳酸,碳酸是弱酸,因此pH不会降太多,变黄。 当中过渡颜色是绿色。

甲基红算解离常数制备溶液时,加入Hcl,HAC,NaAc溶液各起到什么作用?

1、缓冲液的作用 2 为了减少系统误差,因为在没有样品时,检测器也会检测出信号,要把这部分扣去 朋友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分析测试百科网这块做得不错,气相、液相、质谱、光谱、药物分析、化学分析、食品分析。

2、三羟甲基氨基甲烷:它可以和重金属一起作用,但在有些系统中也起抑制作用。其主要缺点时温度效应。这点往往被忽视,在室温pH是8的Tris缓冲液,4℃时是4,37℃时是4;因此,4℃配制的缓冲液在37℃进行测量时,其氢离子浓度就增加了10倍。在pH5以下,其缓冲能力极为不理想。

3、缓冲溶液、除去气体中的酸性气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形成均匀稳定的分散体系叫做溶液。溶液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气态和固态。如空气就是一种气体溶液,固体溶液混合物常称固溶体,如合金。

edta标定时,为什么要用甲基红和铬黑T混合指示剂

能作指示剂的物质都能与标液产生某种颜色反应,这里EDTA可与铬黑T产生蓝色的颜色反应,通过观察颜色可以判定滴定终点。

因为滴定Ca2+、Mg2+总量时要用铬黑T作指示剂。铬黑T在pH为8~11之间为蓝色,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为紫红色,终点时溶液为蓝色,所以溶液的pH值要控制为10。

这个颜色变化也可以用来指示反应的终点,从而计算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总的来说,铬黑T和二甲酚橙的作用原理是通过颜色变化来指示反应终点,从而计算出EDTA标准溶液的浓度。在使用这些指示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金属离子和EDTA的反应性质选择合适的指示剂,并根据实验条件和操作技巧进行适当的调整。

若在pH=10时用EDTA滴定Mg2+,滴定开始前加入指示剂铬黑T,则铬黑T与溶液中部分的Mg2+反应,此时溶液呈Mg2+-铬黑T的红色。随着EDTA的加入,EDTA逐渐与Mg2+反应。

精准氧化锌标定EDTA的操作步骤中为什么加甲基红乙醇液?

甲基红是为了调溶液的pH值,使得溶液pH值接近7。铬黑T用滴定EDTA指示剂,当溶液由酒红色转变为紫蓝色即为终点。有光泽的紫色结晶或红棕色粉末,溶于乙醇和乙酸,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溶液经长时间保存后,可因羧基起酯化作用而使灵敏度显著降低;最大吸收波长410nm,可用于原生动物活体染色。

甲基红指示剂是因为怕加多少盐酸不能确定,加到甲基红变色确定盐的量够了,氧化锌完全溶解了,否则,盐酸加少了,氧化锌还没有研成锌离子,不能完全与EDTA反应。

看来是配锌标准液。用盐酸溶解,会有过量的酸,在滴定时就会有酸效应的误差。

防止酸效应带来误差。加甲基红乙醇指示剂呈微黄色是为了调节pH至弱碱性,然后再加氨缓冲溶液,保证滴定过程中pH无明显变化。

EDTA标液溶液(0.05mol/L):称取EDTA 165克(普通电子天平),用热水溶解,稀释至1000毫升,放置1~2日后备用。

因为用氧化锌标定EDTA时要加入六次甲基四胺溶液缓冲溶液,调节PH在5左右,因为二甲酚橙指示剂测定Zn2+的有效变色范围是pH5到6。(CH2)6N4+HCl==[(CH2)6N+][H+][Cl-]通过六亚甲基四胺-六亚甲基四胺盐的解离平衡控制PH。

加入氨性缓冲溶液前,为什么要使用甲基红乙醇指示剂

我是高中生,老师说用甲基橙,因为甲基红我们还没学,就这么简单粗暴。

调节碱性。在甲基红中滴加氨试液使其退色,会产生中和的反应,主要用于调节甲基红的碱性。甲基红,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为暗红色结晶性粉末,溶于乙醇和乙酸,几乎不溶于水。

在精准氧化锌标定EDTA的操作步骤中,加入甲基红乙醇液是为了指示滴定终点。在氧化锌与EDTA的滴定反应中,滴定终点难以判断,因为EDTA与氧化锌的反应速率较慢。而加入甲基红乙醇液后,可以根据其颜色的变化来判断滴定终点。

若生成的是强酸弱碱盐如铵盐,其水解后溶液显酸性,则选择变色范围在酸性的指示剂,这就是中和铵盐中的酸用甲基红的原因,甲基红的变色范围是:4-2。甲醛中的酸是弱酸,则生成的盐是强碱弱酸盐,应选择变色范围在碱性的指示剂,酚酞是2-0。

甲基红指示剂:甲基红是一种酸碱指示剂,它在酸性溶液中呈红色,而在碱性溶液中呈黄色。因此,当纯化水的酸性较强时,加入甲基红指示剂后,如果颜色变为红色,则说明纯化水的酸性较强。溴麝香酚蓝指示剂:溴麝香酚蓝是一种广谱指示剂,可以检测出多种酸碱度。

甲基红和亚甲基蓝属于混合指示剂。甲基红+亚甲基蓝变色比较敏锐的,一般变色范围都很小,所以都只标明变色点,不标变色范围,甲基红-溴甲酚绿的变色点是1,颜色为暗灰色,也就是红色和绿色的中间过渡色。加热主要是为了驱除二氧化碳,临近终点时会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会导致终点提前,影响终点。

甲基红加入的作用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