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能加成2molHCl所以含有两个双键或是一个三键。加成之后和4molCl2取代,即有4个H,说明链烃中有2个H,所以应该是C2H2(乙炔)。
注意1mol某链烃最多能和2molHCL发生加成反应后,由氯化氢提供的氢原子有2个,而1mol该氯代烷能和6molCl2发生取代反应,说明该氯代烷中共有6个氢原子。则该氯代烃原来含的氢原子只能为6-2=4个。
先说明:任何烃,都不能与盐酸(H+Cl-溶液)加成,应该是与 HCl 加成。1 mol C=C双键能加成1 mol HCl,因为能加成2 mol HCl,所以肯定有2 mol C=C双键。
mol某气态链烃和2mol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表明含有两个双键。其他饱和产物又能和8mol Cl2完全取代,表明该产物有8个氢。
所以分子式为C18H2×18+2-2×10=C18H18,9根双键存在最多和9mol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烷烃,[18]-轮烯与乙烯相关C16H14不是若干个CH2,不是同系物...知识关联:烯烃的主要性质与乙烯相似,主要是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1)加成反应:RCH=CH2 + Br2 → RCHBrCH2Br。
在适当条件下会发生氧化、热解及卤代等反应。 烷烃 烷烃:(1)结构特点:烃的分子里碳以单键连接成链状,碳的其余价键全部跟氢原子结合,叫饱和链烃,或叫烷烃。
D 此类题一般是先按选项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再为其命名。
B、1-氯丙烯CHCl=CHCH 3 两个不饱和C原子上各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所以存在顺反异构。正确。C、2-甲基-2-丁烯(CH 3 ) 2 C=CHCH 3 其中的一个不饱和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原子,所以不存在顺反异构。错误。
A.1,3-丁二烯 CH2=CH-CH=CH2与高锰酸钾反应,两个双键断裂,链端的两个碳被氧化为CO2,中间的两个碳被氧化为两个羧基HOOC-COOH。
NaOH溶液,加热,A转化为B:1,4-环己二醇。浓硫酸脱水可得两种产物——D:1,4-环己二烯和C:1,3-环己二烯。D臭氧化后得到E:丙二醛。E经氢氧化铜悬浊液氧化得到F:丙二酸。
第一个是烯基氯,第二个是烯丙基氯。见图:前者氯的活性很低,后者因为烯丙基效用,活性高。因此用金属镁测试,在室温下发生反应的是烯丙基氯。而烯基氯需要加热和加入引发剂才反应。
-甲基-3-氯-1-丁烯发生异裂以后生成一个烯丙基型的二级碳正离子,由于存在双键发生的p-π共轭,所以该碳正离子特别稳定。
分别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的是1-氯-2-丁烯,1-氯-1-丁烯不产生白色沉淀。
1、错误。B、1-氯丙烯CHCl=CHCH 3 两个不饱和C原子上各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所以存在顺反异构。正确。C、2-甲基-2-丁烯(CH 3 ) 2 C=CHCH 3 其中的一个不饱和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原子,所以不存在顺反异构。错误。
2、某烃与氢气加成后得到2,2-二甲基丁烷,该烃的名称是( ) A.3,3-二甲基-1-丁炔 B.2,2-二甲基-2-丁烯 C.2,2-二甲基-1-丁烯 D.3,3-二甲基-1-丁烯 天然气根据成分不同分为贫气和富气,贫气中甲烷的含量较多,富气中乙烷、丙烷、丁烷的含量相对高一些。
3、【答案】:C 3-甲基-1-丁烯结构H2C=CHCH(CH3)2中C=C连接着3个氢原子;2,3-二甲基-2-丁烯(CH3)2C=C (CH3)2中C=C各连接两个甲基,完全对称;2-甲基-2-丁烯(CH3)2C=CHCH3中C=C连接着三个甲基,均不存在顺反异构。
4、D 此类题一般是先按选项写出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再为其命名。
氯2丁烯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1氯2丁烯可以使稀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可以氧化烯烃中的双键,使双键断裂。
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2-丁烯-1醇,能与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混溶的是1-丁醇,与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分层的是1-氯丁烷 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先往三种溶液中加入酸性高锰酸钾,不能使之褪色的为丁烷,使之褪色的为1—丁烯和2—丁烯。1-丁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碳和丙酸,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2-丁烯和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生成乙酸,不能生成气体,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丁烯可以使稀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可以氧化烯烃中的双键。使双键断裂。
~~~楼主你好 1 选D 如图,蓝笔为一氯代物的氯原子位置 不明白HI我 2 选C 能是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说明含有不饱和键(苯除外) 。而不能使之褪色,说明不含有不饱和键。
1、-碘丁烷和1-氯-2-丁烯和甲基环丙烷和环丁烷的鉴别。1) 加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很快消失的是1-氯-2-丁烯; 缓慢消失的是甲基环丙烷。 不反应的是1-碘丁烷和环丁烷。2) 在后两个中加入AgNO3, 产生沉淀的是1-碘丁烷,无反应的的是环丁烷。
2、检验有机物溶解性:通常是加水检查、观察是否能溶于水。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乙酸与乙酸乙酯、乙醇与氯乙烷、甘油与油脂等。检查液态有机物的密度:观察不溶于水的有机物在水中浮沉情况,可知其密度比水的密度是小还是大。例如,用此法可以鉴别硝基苯与苯、四氯化碳与1—氯丁烷。
3、最重要的单烯烃是乙烯H2C=CH2,次要的有丙烯CH3CH=CH2和1-丁烯OH3CH2CH=CH2。单烯烃简称为烯烃,烯烃的主要来源是石油及其裂解产物。 【二烯烃】系含有两个“C=C”的链烃或环烃。如1,3-丁二烯。2-甲基-1,3-丁二烯、环戊二烯等。
4、乙基环丙烷与氢气在Pt/C,50℃或Ni,80℃时反应,生成2-甲基丁烷。环丁烷与氢气在Pt/C,125℃或Ni,200℃时反应,生成丁烷。五元、六元、七元环在上述条件下很难发生反应。与卤素反应环丙烷与溴在室温下反应,生成1,3-二溴丙烷。环丙烷在三氯化铁存在下与氯气反应,生成1,3-二氯丙烷。
5、通常断C-H比断C-OH更容易,N应该也有相似道理。断C-OH一般发生在脱水的时候,加成时好像不多见。此外这不是简单的加成,加成后还发生了脱水。Bi是金属,I是非金属,负电荷应该是在I上。Br2具有强氧化性,即使产物中有了Br2,它还会继续氧化I-,自己降低到-1价态。
6、一氧化二氯 一氧化二氯,无机化合物,化学式CI2O。是氯元素的一种氧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棕黄色气体。熔点为-16℃,沸点为0℃。环丁烷 环丁烷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可燃性无毒气体,易液化,环丁烷稳定性比环丙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