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阳系密度最大是地球。地球(Earth)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距离太阳5亿公里。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地球现有40~46亿岁,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2、太阳系中密度最高的行星是地球。地球由各种不同材料组成,包括金属和岩石,而这些物质的密度相对较高。此外,地球的内部结构是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的。地壳是地球最外层的薄层,主要由岩石和土壤组成。地幔是地球的中间层,由固态岩石和部分熔融岩石组成。地核是地球的最内层,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3、太阳系中平均密度最大的行星是地球。地球是太阳系中平均密度最大的行星,这是因为地球具有较高的岩石和金属的组成比例。地球主要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壳主要由岩石和土壤构成,地幔主要由硅酸盐岩石和铁镁硅酸盐矿物构成,地核则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4、于是就出现了离太阳近的水星、金星、地球、火星这样的体积小、质量轻、密度大的类地行星;离太阳远的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那样的体积大、质量重而密度小的类木行星。冥王星离太阳太远,已经到太阳系的边缘,物质必然稀少,所以冥王星成了九大行星中最小的一颗。
5、木星,天王星身为气态行星,密度当然比类地行星,地球和火星小得多。地球和火星相比,地球密度更大。地球也是太阳系密度最大的行星。
6、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一亿吨之巨!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1、现在太阳系只有八大行星。其中地球的密度最大。地球 518g/cm^3 水星 4g/cm^3 金星 2g/cm^3 火星 95g/cm^3 海王星 30g/cm^3 天王星 58g/cm^3 木星 34g/cm^3 土星 0.70g/cm^3 2006年被逐出行星行列的冥王星,其密度与天王星相近。排在木星和土星之前。
2、土星:0.70g/cm^3。木星:34g/cm^3 天王星:58g/cm^3 海王星:30g/cm^3 火星:95g/cm^3 金星:2g/cm^3 水星:4g/cm^3 地球是最大的:518g/cm^3 楼上的真的很有才,按这理论太阳自己的密度岂不是无敌的了。密度大小早有科学定论,无需多说。
3、地球。太阳系八大行星密度为土星0.70g/cm天王星318cm海王星66g/cm地球55085kg/m金星24g/cm火星94g/cm水星42794g/cm木星326g/cm3,地球密度最大。
在地球上,已知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其密度约为26×10^3千克每立方米。 宇宙中,与太阳质量相当的黑洞密度大约为5×10^19千克每立方米,而质量更小的黑洞其密度则更大。 关于引力,最小的粒子可能是夸克。质子由三个夸克组成,其中两个是上夸克,一个是下夸克。
密度最大的:锇的密度最大,锇的共价半径特别小,也就是说锇原子相互之间排列得非常紧密,密度也就相当大,密度排名第二的铱共价半径比锇略小一点,所以密度也很大了。从密度来看,蓝灰色的金属锇是金属中的冠军,锇的密度为 248 克/立方厘米,相当于铅的2倍,铁的3倍,锂的42倍。
世界上密度最大是死海、最小的应该是淡水湖。死海:水含盐量极高,且越到湖底越高,是普通海洋含盐份的10倍。最深处有湖水已经化石化(一般海水含盐量为5%,而死海的含盐量在23%~25%。表层水中的的盐分每公升达227至275克,深层水中达327克)。由于盐水浓度高,游泳者极易浮起。
它能戴上“密度小鬼”的帽子吗?也不能。宇宙中有一种庞然大物,它的名字叫“巨星”或“超巨星”,其平均密度只有氢气的17万分之一。而彗星更是腹中无物,即使是比较密集的彗星头部,其密度也才有10-8kg/m3。然而星际间还有一种密度更小的星际物质,它充满了这个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