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一些其他蔬菜,如茄子、豆角等,在炒菜时也能吸收一定量的油脂,但相较于油菜而言,其吸油能力稍逊一筹。不同蔬菜的吸油程度与其自身的结构特点、含水量以及烹饪方式都有一定关系。综上所述,油菜由于其叶片结构和烹饪特性的优势,成为炒菜时最吸油的蔬菜。
在炒菜过程中,某些食物因其特殊的物理结构和化学性质,容易吸收油脂。常见的吸油食物包括:茄子、豆腐、豆皮、干煸类的蔬菜、油麦菜以及一些面条类食物。这些食材在烹饪过程中,由于其表面结构疏松多孔或含有较高的蛋白质等成分,容易吸附油脂。
部分蔬菜在一定程度上有“吸油”效果。比如一些多纤维的蔬菜,像芹菜、韭菜等,它们富含膳食纤维,在烹饪过程中,这些纤维可以吸附部分油脂。在炒菜时,油脂会附着在蔬菜表面和内部的纤维结构上,从而减少菜肴整体的油腻感。
蔬菜如西兰花、菠菜、芹菜等富含膳食纤维,能吸收多余的油脂。可以在炒好的菜中加入这些蔬菜,快速翻炒均匀,让蔬菜吸附部分油脂。豆类(如豆腐、豆皮)和蘑菇类食物也有很好的吸油效果,且能为菜肴增添丰富的口感和营养。
炒菜之后控油,把菜锅斜放3分钟,让菜里的油流出来,然后再装盘。青椒、豆角、荸荠、莴笋之类的蔬菜吸油较少,非常适合这种方法。过油改为焯水,制作肉片的时候,可以用水焯法,也叫“飞水”,用沸水的温度把材料快速烫熟。因为肉类本身富含脂肪,只要加热迅速,就能做出口感柔嫩的肉片。
1、硼肥的功效包括:- 促进植株受精和种子形成,加速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 有助于作物根系生长和伸长,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增强作物的抗逆能力,包括抗旱、抗寒和抗生理性病害,提升豆科作物根瘤菌的固氮能力。- 提高果实的坐果率和豆科作物的结实率,参与作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运输和代谢。
2、油菜等冬季作物对硼的需求较高,适量增施硼肥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 油菜缺硼时,生长受阻,花而不实,影响显著。增施硼肥有助于植株健康成长,增加角果数量,提升结实率,一般可实现10%至20%的增产。 油菜的硼肥施用方式包括基施、淋施和叶面喷施。
3、硼肥对油菜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加结果数以及减轻农业成本。油菜对硼肥的需求较大,特别是在花期前,合理施用硼肥可以有效预防油菜缺硼。施用硼肥可以促进油菜植株生长,增加结果数,一般每667平方米可增产油菜籽10%左右,严重缺硼地块甚至可增产15%以上。
4、油菜、蚕豆、绿肥和冬季蔬菜等冬季作物,均是对硼有良好反应的作物,增施硼肥可助其增产增质。油菜油菜缺硼时,苗期萎缩不长、花期花而不实,对产量和品质影响较大。增施硼肥可促进油菜正常生长,增加角果数,提高结实率,一般可增产10%~20%。油菜施硼可基施、淋施和叶面喷施。
5、此外,油菜移栽前1~3天,在苗床喷施硼肥既有利于移栽后发根返青,又经济省工。叶面喷施硼肥虽然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若土壤严重缺硼,仅凭一两次喷施并不能满足油菜对硼的需要,效果不及基施。可在油菜播种或移栽前,每亩0.5~1千克硼酸砂与其他肥料拌均匀作基肥直接施入土壤。
6、硼肥对油菜的作用 油菜施用硼肥必须在开花期前,因为油菜花期至角果期时对硼的营养需求很大,苗期和薹期可以给施其用1次硼肥。一定不能在花期和角果发育期时喷施硼肥,这时喷施硼肥效果会比较差,合理施用硼肥是防止油菜缺硼最有效的措施。
使用多效唑后油菜叶皱了,可能是浓度太高。可增施氮肥或喷施赤霉素来解救。多效唑是三唑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内源赤霉素合成的抑制剂。 也可提高水稻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性,降低稻苗内源IAA的水平。明显减弱稻 苗顶端生长优势,促进侧芽(分蘖)滋生。秧苗外观表现矮壮多蘖,叶色浓绿。 根系发达。
油菜叶片卷曲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包括蚜虫侵害、病害如病毒病或霜霉病,以及生理干旱状况。 若油菜上部叶片卷曲,可能是由于除草剂使用不当,如药害或邻近田地药物飘移造成。可叶面喷施胺鲜酯或云台素内酯等物质以缓解状况。 油菜种植时,选择适宜地块并整地是关键。
在早春寒潮期间如果温度不是太低,油菜的叶片下表皮生长会受阻,其它的部分会继续生长,这样会导致油菜叶片出现凹凸不平的皱缩现象。
硼肥在油菜生长各阶段均有作用,尤其在幼苗期和蕾苔期喷施效果最佳。 混和施用:硼肥可与复合肥、有机肥混用,作底肥或施肥,效果更佳。 缺硼地区应加大硼肥用量,正常地区以最少量为基准,追肥为主,底肥为辅。
土施。一般作基肥施用。用硼砂作基肥时,油菜的用量为0~0kg/hm2;同时可与磷肥、有机肥料等混合后施用,以提高施用硼肥的均匀性。若作种肥施用,用量减半,还必须避免与种子直接接触。值得注意的是,基施硼肥的后效明显,不需要每年以上述用量施用硼肥,否则有可能造成硼过量而发生中毒症。
油菜科学施硼肥技术包括浸种、拌种、基施和叶面喷施等多种方法,其中基施和叶面喷施最为常用。 施用硼肥时,必须与氮磷钾肥配合使用,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其增产效果。氮肥过量施用会导致作物徒长,同时增加对硼的需求。
油菜施用硼肥的最佳时期是早施,通常作为基肥使用。硼肥的施用方法多样,包括土壤施肥、叶面喷肥和种子处理。土壤施肥时,一般将硼肥与氮、磷、钾肥料混合,制成复合肥料,撒施或条施于土壤中,每亩地使用量为0.8至1公斤,具体根据农资部门的建议调整。
进入冬季,油菜的越冬期是硼肥补充的关键期,此时每亩地需喷洒40-50公斤的0.2%速乐硼溶液,为来年生长储备能量。随着油菜的生长,蕾薹期需要额外关注,此时应喷施50-60公斤的0.2%速乐硼,以促进花蕾和花梗的健康发育。当油菜进入初花期,施肥的浓度和量需要进一步调整。
叶面喷施硼肥时,合适的浓度为0.1%至0.3%,即使用0.1至0.3千克的硼砂溶解于100千克水中,制成含硼水溶液,均匀喷洒在叶面上。 喷施的最佳时间是在晴天傍晚或早晨,因为此时较高的相对湿度和植株气孔的张开有助于油菜吸收养分。大风或干燥天气不宜喷施。
不能这么说。影响气孔开闭的外界因素有阳光、温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气孔主要分布在叶表面,草本植物叶片上下表皮都有气孔,木本植物只有下表皮才有。一般每平方毫米叶面有50~500个气孔。当气孔张开时,叶内的水汽就通过扩散而蒸腾出去。关闭时,蒸腾作用受阻,甚至停止。
蒸腾所散失的水分主要是通过气孔向外扩散的,称气孔蒸腾。水分也可通过角质层向外散失,称角质层蒸腾。二者在蒸腾中所占比重因生态条件和叶片年龄而异。生长在潮湿地方的植物或阴生植物,或角质层较薄的幼叶片,其角质蒸腾的量大,有时可达总蒸腾量的1/3左右。但一般成熟叶片叶面蒸腾的90%以上是通过气孔蒸腾。
定义:气孔导度,即单位水分浓度梯度下单位时间单位叶片面积上通过水分的量。它反映了植物叶片上气孔张开的大小程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有直接影响。单位:气孔导度的单位为mol/m2/s或mmol/m2/s。影响因素:环境因素: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空气温湿度及土壤水分含量等都会影响气孔导度。
气孔关闭 气孔运动对叶片缺水非常敏感,轻度水分亏缺就会引起气孔导度下降,导致进入叶内的CO2减少。 光合产物输出减慢 水分亏缺使光合产物输出变慢,光合产物在叶片中积累,对光合作用产生反馈抑制作用。
内部 (1)气孔频度(stomatal frequency,为每平方毫米叶片上的气孔数),气孔频度大有利于蒸腾的进行。(2)气孔大小气孔直径较大,内部阻力小,蒸腾快。(3)气孔下腔气孔下腔容积大,叶内外蒸气压差,蒸腾快。(4)气孔开度气孔开度大,蒸腾快;反之,则慢。
气孔频度:每平方毫米叶片上气孔的数量,气孔越多,蒸腾效率越高。气孔大小:直径较大的气孔,内部阻力小,能促进蒸腾过程。气孔下腔容积:较大的容积有助于气孔内外蒸气压差的形成,从而加快蒸腾。气孔开度:气孔开度越大,蒸腾速度越快;反之,蒸腾则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