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苯基甲基酮为什么不能和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

1、虽然两种化合物在某些情况下会发生反应,但是苯基甲基酮不能和亚硫酸氢钠发生加成反应的原因是:苯基甲基酮中的羰基具有较高的C=O键能,使其不容易发生加成反应;而亚硫酸氢钠本身的还原性较强,更容易发生还原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因此,这两种化合物之间不会发生加成反应。

2、不反应。只有醛、脂肪族甲基酮和八个碳原子以下的环酮才能和亚硫酸氢钠饱和溶液起加成反应,生成白色晶体。苯乙酮是芳香族甲基酮所以不反应。

3、不属于脂肪甲基酮系列, 因此与亚硫酸氢钠不反应。

如何鉴别甲基酮和醛?

亚硫酸氢钠可以鉴别甲基酮和醛类。甲基酮和少于8个碳原子的脂环酮与过量的饱和亚硫酸氢钠溶液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α羟基磺酸钠白色沉淀。亚硫酸氢钠是一种无机物,化学式为NaHSO3,白色结晶性粉末,有二氧化硫的不愉快气味,暴露空气中失去部分二氧化硫,同时氧化成硫酸盐。

通过生成物的特殊臭味鉴别,碘仿反应生成的碘仿有臭味,极容易嗅出。碘仿反应的机理是 :卤仿反应共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官能团α位的卤化,即卤素将甲基上三个氢完全取代。第二步是加成消除机制,醛酮所在碳上连上一个羟基,之后将卤仿消去。

碘仿反应是指:将羟基大环内酯化合物与碘的氢氧化钠溶液水溶液功效,迅速便有显著的淡黄色沉定溶解。只有具有甲酮结构的醛酮和能氧化成甲酮结构的化合物才能发生碘仿反应。也就是说,有-COCH3或-CHOHCH3化合物,前者如丙酮和乙醛,后者如异丙醇和乙醇等。

加入托伦试剂,试管内壁附着一层金属银的是乙醛和丙醛,没有现象的是丙酮;加入碘单质和氢氧化钠,有黄色沉淀生成的是乙醛,没有现象的是丙醛。

是的,碘仿反应可用于鉴别乙醛和甲基酮。碘仿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反应,用于鉴别乙醛和甲基酮等化合物。在该反应中,将乙醛或甲基酮与碘溶液混合,混合物产生黄色晶体,则可以推断样品中含有甲基酮或乙醛。需要注意的是,碘仿反应只适用于具有甲基酮或乙醛结构的化合物。

分析:上面一组化合物中有醛、酮、醇、酚四类,醛和酮都是羰基化合物,因此,首先用鉴别羰基化合物的试剂将醛酮与醇酚区别,然后用托伦试剂区别醛与酮,用斐林试剂区别芳香醛与脂肪醛,用碘仿反应鉴别甲基酮;用三氯化铁的颜色反应区别酚与醇,用碘仿反应鉴别可氧化成甲基酮的醇。

苯基甲基酮的化学式是怎么写?

1、我们知道,苯基甲基酮的化学式是C8H8O。它由苯基、甲基和羰基组成。可以表示为Ph-CO-CH3,其中Ph代表苯基,CO代表羰基,CH3代表甲基。

2、苯基甲基酮是一种芳香酮化合物,化学式为C8H8O。亚硫酸氢钠(NaHSO3)是一种亚硫酸盐,具有还原性。

3、苯乙酮不是苯基乙基酮的简称。而是苯基乙酮的简称。除了苯基以外还有两个碳,所以叫乙酮。这个物质也就是前一个化学式还习惯称为苯甲酮。因为它可以看做苯基和甲基组成的酮。也就是说前者是苯基甲基酮。至于苯基乙基酮当然就是第二个了。

4、苯基丙酮,化学式为C6H5-CH2-(C=O)-CH3,是由一个苯基和一个丙酮基连接而成的有机化合物,也被称为1-苯基-2-丙酮或苄基甲基酮。 苯基丙酮是一种有机物,常温下呈液态,具有较低的熔点,常用作有机溶剂。由于易燃,需要在阴凉、密闭的环境中保存。

5、是的。-苯基-2-丁酮是属于脂肪族甲基酮,脂肪族甲基酮即脂肪族化合物连上甲基酮的化合物。

6、用途与特点 苯基丙酮又叫苯基甲基酮,是制药。农药及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杀鼠剂敌鼠钠盐、氯鼠酮的重要中间体。

甲基酮的结构简式

1、这种物质的结构简式为:CH3COCH(CH3)2。甲基酮指的是一类物质,即一个甲基连着一个羰基,另外一个连着羰基的可以是其他基团。例如丙酮,就是二甲基酮。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2、-甲基-3-己酮结构简式:CH3-CH2-CO-CH2-CH(CH3)-CH3 甲基酮是一类物质,即一个甲基连着一个羰基,另外一个连着羰基的可以是其他基团。例如丙酮,就是二甲基酮。如果指丙酮,那么没有什么特征的反应,丙酮和其他酮一样的性质。

3、不一样的,是有两种构型:1-苯基-2-丙酮:ph-CH2-(C=O)-CH3 苯丙酮:ph-(C=O)-CH2-CH3 又叫乙基苯基酮 即羰基位置有不同。可以用碘仿反应鉴别。1-苯基-2-丙酮是甲基酮,碘仿反应阳性,苯丙酮则为阴性。

笨甲基酮的化学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