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5H5N,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可以看作苯分子中的一个(CH)被N取代的化合物,故又称氮苯,无色或微黄色液体,有恶臭。吡啶及其同系物存在于骨焦油、煤焦油、煤气、页岩油、石油中。
它有刺激性气味,常温下呈液态,相对稳定的化合物。在工业领域和有机合成中,吡啶及其衍生物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具有弱碱性特征,它们在化学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某些药物和农药的合成也离不开吡啶。此外,它还是许多化学反应的良好溶剂。
吡啶作为一种稳定的化合物,其化学性质与硝基苯相似,但反应性较低。在芳香族亲电取代反应中,它通常在5位上发生,但不易进行硝化、卤化或磺化等反应。吡啶作为三级胺,能在乙醇溶液中与酸如苦味酸或高氯酸形成水不溶的盐,工业级吡啶中含有少量2-甲基吡啶,这使得利用成盐性质差异进行分离成为可能。
吡啶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熔点-46℃,沸点112℃,密度0.9819g/cm3。易溶于水和乙醇,本身也可作溶剂。
吡啶的碱性在许多化学反应中用于催化剂脱酸剂,由于吡啶在水中和有机溶剂中的良好溶解性,所以它的催化作用常常是一些无机碱无法达到的。吡啶不但可与强酸成盐,还可以与路易斯酸成盐。此外,吡啶还具有叔胺的某些性质,可与卤代烃反应生成季铵盐,也可与酰卤反应成盐。
美国Boehringer Ingelheim团队通过创新方法,Jaehee Lee团队开发了一种经济的合成策略,即通过第二代合成路线合成 (R)-2-(4-氟苯基)-2-甲基-2,3-二氢-1H-吡咯并[2,3-b]吡啶-5-羧酸 (R)-1,避免了昂贵的手性分离步骤。
首先,以克级规模合成外消旋二氢氮杂吲哚 rac-2,随后在形成季碳中心rac-1时,引入D-DTTA盐以优化溶解度和立体选择性。公斤级反应中,使用了安全的pyHBr3作为溴化试剂,并优化溶剂和催化剂,降低了液体Br2的风险。
这类反应包括Abiko-Masamune羟醛缩合反应、Mukaiyama羟醛缩合反应以及Evans羟醛缩合反应等。其中,Evans羟醛缩合反应通过使用具有手性辅助基团的烯醇化合物,可以得到立体化学纯度很高的产物。这种通过手性助剂进行的非对称羟醛缩合反应都被统称为Evans羟醛缩合反应。
这个反应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反应。第一个反应是氰基的水解,氰基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羧和氨。第二个反应是羟基的消去反应,醇羟基在酸性和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第三个是酯化反应,羧和羟在酸性和加热的条件下可以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酯。
第三步环己烯与氯气加成成为1,2-二氯环己烷。第四步1,2-二氯环己烷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为1,3-环己二烯。第五步1,3-环己二烯与氯气加成生成1,2,3,4-四氯环己烷。
继续加入至过量。化学反应第二步:由于AL(OH)沉淀为两性氢氧化物会溶解于NaOH。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AL(OH)+NaOH==NaALO+2HO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Al(OH)+ OH- = AlO- + 2HO 两个方程式合并。
第一步:似乎是一个烯烃与环状酮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KOH/乙醇)进行了Michael加成反应,随后经过酸处理(H2O)得到了一个含有羟基的中间体。第二步:这个羟基被硫酸催化下的酯化反应转化为酯。第三步:一个芳香环上的氢被三氯化磷和苯基二氯甲烷的混合物取代,产生了一个带有苯甲酰基的中间体。
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稀酸也能使醛生成羟醛,但反应历程不同。酸催化时,首先因质子的作用增强了碳氧双键的极化,使它变成烯醇式,随后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羟醛。
羟基上烷基链条件有:反应剂、溶剂、温度等。反应剂:一般采用酰化试剂作为反应剂,如氯化羰基、酸酐等。此外,还需添加催化剂,如二甲基氨基吡啶、N-羟基丁二酰亚胺等。溶剂:常用的溶剂有二氯甲烷、乙腈、二甲基亚砜等,以保证反应物充分溶解并促进反应的进行。
具体反应条件如下: 在大气压下,充分搅拌反应物; 通常先向无水乙醇中加入氢氧化钠辅助溶解后,再加入磺酰氯; 加入反应底物(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并控制反应时间、温度和摇床的振幅等参数。一般情况下,室温下摇动2~3小时即可完成反应。
相比之下,仲醇(R1-CH(R2)-OH)的羟基位于两个不同烃基之间,即R1和R2,其中R1可以是烃基或氢,而R2则必须是烃基。这意味着仲醇的羟基被包围在两个烷基链中,其结构更为复杂。
1、苯基氯甲烷(TrCl)主要用于胺、羧酸、醇以及硫醇的保护。由于其自身的空间位阻较大,一般具有较好的选择性。TrCl主要用于伯醇的保护,使其转化成为三苯基甲基醚。因为三苯基甲基醚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稳定,在弱酸性条件容易脱除,而且有较好的空间效应和亲脂性,因此该试剂有着相当广泛的应用。
1、-N,N-二甲基吡啶 应该是4-N,N-二甲氨基吡啶 缩写DMAP 分子式:C7H10N2 分子量:1217 CAS号:1122-58-3 性质:淡黄色晶体。熔点112-114℃。易溶于甲醇、苯、氯仿,难溶于水、环己烷。制备方法:将4-羟基吡啶、二甲胺盐酸盐和六甲基磷酰三胺在220℃加热4h。
2、在聚磷酸酯合成方法的研究中,发现4-N,N-二甲基吡啶(DMAP)能够催化聚磷酸酯的溶液缩聚反应;在聚磷酸酯的生物活性研究方面,发现含酪氨酸二肽的聚磷酸酯疫苗佐剂;显示出与弗氏完全佐剂(FCA)相当的免疫效果。
3、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是西药,以马来酸氯苯那敏片为例,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西药和中药的区别: 马来酸氯苯那敏片的主要成分马来酸氯苯那敏,其化学名为N,N-二甲基 -γ-(4-氯苯基)-2-吡啶丙胺顺丁烯二酸盐。
4、百草枯农药最毒又无味。百草枯又称巴拉利,在中国台湾称巴拉刈。化学名称N,N-二甲基-4,4-联吡啶二氯化物和二硫酸甲酯,以二价阳离子形式存在,该产品有二氯化物和双硫酸甲酯盐两种,化学上属联吡啶杂环化合物。不易燃,不易爆。是一种快速灭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作用和一定内吸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