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物理,金属的密度一定比水大,这句话对吗

1、常见金属密度,一般比水大,但是有的密度小于水,比如钠。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2、不是所有的金属密度都比水大,比如Na钠的密度比水小,还会和水发生反应,反应时是浮在水面上的,由于其过于活泼,所以钠要存放在煤油(说明密度比煤油大)或石蜡油中,而金属Li锂的密度甚至比煤油还小,就只能放在石蜡油里面了。

3、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当然,所说的同样的重量,应该可以广泛的理解为质量相同(若不是中学水平的题的话,需要另作讨论),由此推论,体积大的密度小,体积晓得密度大。(大部分金属密度是比水大的)。

4、这是浮力的问题:比较浮沉的一种方法是比较密度:物体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就会下沉,反之,小于水的密度就会漂浮。当然这儿说金属的密度小于水,是指这个金属物体可能是空心的。它的密度小于水,不是说金属这种物质密度小于水。

同样的重量的水和金属谁的密度大?

密度的计算公式是,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当然,所说的同样的重量,应该可以广泛的理解为质量相同(若不是中学水平的题的话,需要另作讨论),由此推论,体积大的密度小,体积晓得密度大。(大部分金属密度是比水大的)。

常见金属密度,一般比水大,但是有的密度小于水,比如钠。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不一定,有些金属密度很大比如汞159g/cm,有些则很小如锂只有0.534g/cm,钾0.86g/cm,钠0.97g/cm,这三种碱金属符合“金属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这一性质。但碱金属一族的金属元素并不都有这样的性质,比如铷就不是,密度为532g/cm。

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在常温常压下,金属钠的密度为0.968g/cm,而水的密度是1g/cm,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质量轻而质地柔软,可以使用小刀直接切割。钠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在水中能够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同时释放热量。

哪些东西放在水里会沉下去

1、除了棉花以外,海绵放到水里,也会变沉,这是因为棉花和海绵放到水里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2、柠檬、芒果放水里会沉下去。这是个简单的物理问题,即密度或者是平均的密度,不大于水的物体浮在水面上。柠檬,芒果密度大于水则会沉下去,柠檬和芒果里面有很多水分,放在水里就沉下去了。未熟的水果也会沉下去。水果的形状是受力导致的。

3、放在水里会沉下去的水果有:苹果、李子、梨、草莓、香蕉。1,苹果 苹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是公认的营养程度最高的健康水果之一。而苹果籽更被誉为“生命之库”,营养成分更是果肉的10倍以上。

4、比水密度大的液体就不会飘起来,比如说硫酸,盐酸,汞,二氯化碳,四氯化碳。

5、很明显的有些蔬菜那像西瓜,咱们放到水里头呢,西瓜好像和水的密度相差不多,但是如果是非常熟的西瓜,它就会飘在水面儿,有些生瓜呢就会沉入水底。

6、但为什么同一地带其它的树种没有这种能沉入水中的功能,还是个谜。至于这种木材到底有什么用途,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长白山还生长着另一种奇怪的树种,叫色槭木,这种树木质坚硬如钢,超出了水的比重数倍,因此放到水中也会立即沉底。当然这种树木十分稀少珍贵,除了当地人或林业专家,常人很难找到它。

金属的密度比水小还是比水大

1、不一定,有些金属密度很大比如汞159g/cm,有些则很小如锂只有0.534g/cm,钾0.86g/cm,钠0.97g/cm,这三种碱金属符合“金属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这一性质。但碱金属一族的金属元素并不都有这样的性质,比如铷就不是,密度为532g/cm。

2、常见金属密度,一般比水大,但是有的密度小于水,比如钠。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3、有三种金属的密度比水小,分别是锂、钠和钾。钠的密度约为0.97克/立方厘米;钾的密度约为0.86克/立方厘米,而锂的密度只有0.53克/立方厘米,比水要轻许多,大约是铝的1/5,是名副其实的轻金属之,把这三种金属扔在水里,它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沉入水底。

4、常见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冰,蜡,干木块,泡沫,金属里只有锂、钠、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有机物中的液态烃(乙烷、乙烯、苯、苯的同系物……),乙醇,乙醛,液态酯(乙酸乙酯、硬脂酸甘油酯……),一氯卤代烷烃(1-氯乙烷……),石油产品(汽油、煤油、油脂……)。

5、不是所有的金属密度都比水大,比如Na钠的密度比水小,还会和水发生反应,反应时是浮在水面上的,由于其过于活泼,所以钠要存放在煤油(说明密度比煤油大)或石蜡油中,而金属Li锂的密度甚至比煤油还小,就只能放在石蜡油里面了。

6、金属钠的密度比水小。在常温常压下,金属钠的密度为0.968g/cm,而水的密度是1g/cm,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质量轻而质地柔软,可以使用小刀直接切割。钠是一种化学性质很活泼的金属,在水中能够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同时释放热量。

金属的密度比水小还是比水大RT

1、常见金属密度,一般比水大,但是有的密度小于水,比如钠。密度是反映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物质的特性是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而又能相互区别的一种性质,人们往往感觉密度大的物质“重”,密度小的物质“轻”一些,这里的“重”和“轻”实质上指的是密度的大小。

2、不一定,有些金属密度很大比如汞159g/cm,有些则很小如锂只有0.534g/cm,钾0.86g/cm,钠0.97g/cm,这三种碱金属符合“金属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这一性质。但碱金属一族的金属元素并不都有这样的性质,比如铷就不是,密度为532g/cm。

3、有三种金属的密度比水小,分别是锂、钠和钾。钠的密度约为0.97克/立方厘米;钾的密度约为0.86克/立方厘米,而锂的密度只有0.53克/立方厘米,比水要轻许多,大约是铝的1/5,是名副其实的轻金属之,把这三种金属扔在水里,它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沉入水底。

水和各种金属比重值?

1、比重:物质的密度与水(4℃)的密度的比值。由于4℃时水的密度为1g/mL,也就可以理解为将物质的密度去掉单位得到的就是比重。

2、比重是物质密度与水(4℃时密度为1g/mL)密度的比值。水的密度在不同温度下有所不同,4℃时为1g/mL,0℃时为0.9998g/mL,20℃时为0.9980g/mL。

3、铁的比重是8g/cm3,水的比重是1g/cm3。比重:也称相对密度,固体和液体的比重是该物质(完全密实状态)的密度与在 标准大气压,98℃时纯H 2O下的密度(99972 kg/m 3)的比值。气体的比重是指该气体的密度与标准状况下空气密度的比值。

4、所有金属都比水重,比重是以水为基准。——比如:相同体积的水重量是1,铝是7倍;铜是96倍;银是49倍;铅是137倍;金是132倍……如果是普通的干燥木头、泡沫就比水轻,比重就比1小。这就叫“比重”。

可能感兴趣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