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对二甲苯以醋酸为溶剂,在催化剂作用下经空气氧化成粗对苯二甲酸,再依次经结晶、过滤、干燥为粗品;粗对苯二甲酸经加氢脱除杂质,再经结晶、离心分离、干燥为PTA成品。
对苯二甲酸 锁定 本词条由“科普中国”百科科学词条编写与应用工作项目 审核 。对苯二甲酸,又称p-苯二甲酸,是产量最大的二元羧酸,主要由对二甲苯制得,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常温下为固体。加热不熔化,300℃以上升华。
对苯二甲酸结构简式是HOCO(C6H4)COOH。对苯二甲酸又称p-苯二甲酸,是产量最大的二元羧酸,主要由对二甲苯制得,是生产聚酯的主要原料。其常温下为固体,加热不熔化,300℃以上升华。若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可于425℃熔化。
对苯二甲酸可发生酯化反应;在强烈条件 下,也可发生卤化、硝化和磺化反应。环境影响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 道有刺激作用,未见职业中毒的报道。

熔点: 187~185℃ 密度: 374 g/mL at 25 °C溶解性: 易溶于热水、乙醚、乙酸乙酯、乙醇和冰醋酸,难溶于水、苯,不溶于石油醚。
物理性质:a-氨基苯甲酸是白色结晶固体,呈固态时呈现白色颗粒或结晶状,具有特殊的药腥味,熔点范围在187℃至189℃之间,可以通过加热使其熔化为液态。在水中的溶解度较低,但可溶于醇类(如乙醇)和醚类有机溶剂。
溶解性:微溶于冷水,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乙醚、苯,溶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化学性质 受热分解,放出氮、硫的氧化物等毒性气体。
对氨基苯甲酸的熔点高;邻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内氢键,使熔沸点偏低;而对羟基苯甲酸可以形成分子间氢键,使熔沸点偏高,故对羟基苯甲酸的沸点比邻羟基苯甲酸的高。
克每摩尔。根据查询高三网显示,对氨基苯甲酸是一种有机化合物,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分子量是13136克每摩尔。
健康危害:对皮肤有轻度刺激性。蒸气对上呼吸道、眼和皮肤产生刺激。本品在一般情况下接触无明显的危害性。
工业循环水处理药剂大部分是阻垢剂和金属缓蚀剂,油水分离剂识破乳化剂,污水处理还有一些混凝剂和助凝剂。都是无毒物品,工作中接触没有问题,无害健康。
性质:有邻(o-)、间(m-)、对(p-)三种异构体。邻甲基苯甲酸,熔点107~108℃,沸点258~259℃,25℃ Kl.35×10-4。间甲基苯甲酸,熔点111~113℃,沸点263℃。对甲基苯甲酸,熔点181,沸点274~275℃。
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更强。对氯苯甲酸和对甲基苯甲酸都是苯甲酸的衍生物,酸性主要取决于苯环上取代基的性质。对氯苯甲酸中的氯原子是吸电子基团,会降低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使得对氯苯甲酸的酸性较弱。
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更强。对甲基苯甲酸的酸性更强。在对甲基苯甲酸中,甲基基团无法参与共轭或超共轭效应,只有+I诱导效应,因此其酸性较苯甲酸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