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蒸气密度为0.83333Kg/立方米。水的密度为1000Kg/立方米。由此比较,同质量的水蒸气与水的体积比为1200:1。前提已经给出是水蒸气与水的比较,所以不用考虑温度变化因素。
2、首先根据蒸汽参数0Mpa/320℃,得出蒸汽密度大约在4左右,焓值大约在2400-2500左右。加热100吨水,初始水温10°加热至100°,温差90℃:大约需要16吨蒸汽。加热100吨水,初始水温10°加热至90°,温差80℃:大约需要14吨蒸汽。这只是粗略计算,具体计算还需要其他参数。
3、度,开水是指水加热到100度的沸腾状态,80度水不算烧开,但此时水受到剧烈加热产生“升华”,水温升高而对气体的溶解度降低而被释放出来的。
4、计算公式到时很简单,最主要的是得知道8公斤压力下的蒸汽密度,蒸汽在不同压力下其密度也不一样。8公斤压力下的饱和蒸汽0.24283m/公斤,那么这个压力下的密度就是1/0.24283=1181公斤/m,你的问题答案就是1181公斤水, 折合0.0041181吨水。
5、通过查询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表可获知:20℃水的密度为99203kg/m;80℃水的密度为970.53kg/m。增加体积计算(ρV/ρ)-V=(99203x5/970.53) -5=0.071(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与容重、压缩性、黏滞性、表面张力、温度、颜色、透明度、臭、味、导电性和放射性等,这里只介绍与地下水分布与运动有关的物理性质。1 密度与容重 水的密度(ρw)定义为单位体积水的质量,常用单位为g/cm3或kg/m3。
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与重度、压缩性、黏滞性、表面张力、温度、颜色、透明度、臭、味、导电性和放射性等,这里只介绍与地下水分布与运动有关的物理性质。1 密度与重度 水的密度(ρw)定义为单位体积水的质量,常用单位为g/cm3或kg/m3。
地下水物理性质主要指水温、颜色、透明度、嗅和味。化学性质由溶解和分散于地下水中的气体、离子、分子,胶体物质和悬浮固体的成分,微生物及这些物质的含量所决定。地下水中溶解的化学成分同一般天然水中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见天然水水质)。
地层水的物理性质主要通过地层水的体积系数、压缩系数、综合弹性压缩和黏度等参数来表征。体积系数 体积系数是地层水在地下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的体积与其在地面条件下的体积之比:岩石物理学基础 式中:Bw为地层水的体积系数;Vw为地层水的体积,其在地面上的体积用Vws代表。
1、不同温度水的密度如下:在5℃的温度下,密度为0.999,992g/cm3。在10℃的温度下,密度为0.999,728g/cm3。在15℃的温度下,密度为0.999,126g/cm3。在20℃的温度下,密度为0.998,232g/cm3。在25℃的温度下,密度为0.997,074g/cm3。
2、水(20℃)密度是0.998229,水(2℃)密度是0.999968,水(40℃)密度是0.992244,水(4℃)密度是000000,水(60℃)密度是0.983237,水(18℃)密度是0.998621,水(100℃)密度是0.958375。密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ρ=M/V式中M为质量,以公斤(kg)计;V为体积,以立方米(m3)计。
3、在相同大气压下,水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是不同的,随着温度的升高水会不断膨胀,水的体积不断增大,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根据公式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故水的密度会减小。
4、水的密度会随着温度的改变而变化,通常取1×10^3kg/m^3。水的密度:水的密度在98℃时最大,为1×10^3kg/m^3,水在0℃时,密度为0.99987×10kg/m^3,冰在0℃时,密度为0.9167×10kg/m^3。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的源泉。
5、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为100摄氏度,即212华氏度或3715开尔文。在低于标准大气压的极低压环境下,冰可以直接升华成水蒸气。水蒸气是温室气体之一,可能会导致温室效应。在标准状况下,水的密度为0克每立方厘米,需要注意的是,水的密度会随温度变化而变化,低温下的密度通常高于高温下的密度。
6、水的具体密度根据温度不同而不同。水在98℃时密度最大(9997kg/m,近似计算中常取1000kg/m)。水在0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840千克每立方米;水在1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898千克每立方米;水在2摄氏度下的密度是99940千克每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