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黑洞其实也是个星球(类似星球),只不过它的密度非常非常大, 靠近它的物体都被它的引力所约束(就好像人在地球上没有飞走一样),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无法脱离。
2、黑洞:黑洞就是中心的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这个天区范围之内不可见。
3、一个“恒星”黑洞(即由大质量恒星引力坍缩而形成的黑洞)的质量可能相当于太阳质量的约 20 倍。黑洞的中心是“奇点”,因其死亡而产生黑洞的恒星的质量在这里被压缩为一个空间大小为零且密度无限大的单点。
4、电荷和角动量。拿一个太阳质量天体来说。其主序阶段体积就是太阳那么大。如果是白矮星,那体积就只有地球那么大。如果是中子星。那体积就会小到直径只有20公里左右。相比之下,当然是中子星的密度更大了。
5、现在已知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黑洞,仅次于黑洞密度最大的是中子星。不过现在有预测夸克星,比中子星密度更大,由被压碎的中子—夸克组成,密度可能会超越中子星。
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一亿吨之巨!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除黑洞外,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中子星。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时,经过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恒星核。中子星的半径不会超过15千米,但质量最大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2倍。
现在已知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黑洞,仅次于黑洞密度最大的是中子星。不过现在有预测夸克星,比中子星密度更大,由被压碎的中子—夸克组成,密度可能会超越中子星。
金星是除了太阳与月球外,天空中最亮的天体,这是因为它的大气层能强烈的反射阳光。大气层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它能在温室效应下吸收更多的热,因此,金星成了最热的行星,表面高温度可达摄氏480度。
铁质小球的密度最大,所以会沉到水底,塑料小球的密度相对小一些,如果和水的密度一样,那么它会漂在水的中间,而木头小球基本上都会漂在水面上。
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一亿吨之巨!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天王星:58g/cm^3 海王星:30g/cm^3 火星:95g/cm^3 金星:2g/cm^3 水星:4g/cm^3 地球是最大的:518g/cm^3 楼上的真的很有才,按这理论太阳自己的密度岂不是无敌的了。
宇宙中密度最大的星体是黑洞。宇宙中的黑洞,是巨大体积、巨大质量(大于太阳的质量三点二倍以上)的天体恒星死亡后坍塌演变形成的体积极小的极致密的微粒子构成的引力极大密度极大的天体。
水星是太阳系中仅次于地球,密度第二大的天体。事实上地球的密度高部分源于万有引力的压缩;或非如此,水星的密度将大于地球,这表明水星的铁质核心比地球的相对要大些,很有可能构成了行星的大部分。
木星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和质量最大,它有着极其巨大的质量,是其它七大行星总和的5倍还多,是地球的318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21倍。
中子星的密度与原子核相当,平均密度可达5 10^17千克/立方米,即5亿吨/立方厘米。中子星的表面密度大约为10^9千克/立方米,即1吨/立方厘米,中心附近的密度则可达8 10^17千克/立方米,即8亿吨/立方厘米。
广袤的宇宙中,中子星的密度仅次于黑洞,为8 10kg 10kg/cm,也就是8 10 10kg/m,是水密度的100万亿倍,和原子核密度相同。 而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085kg/米。
星系的中心凸出部分,是一个很亮的球状,直径约为两万光年,厚一万光年,这个区域由高密度的恒 星组成,主要是年龄大约在一百亿年以上老年的红色恒星,很多证据表明,在中心区域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黑洞,星系核的活动十分剧烈。
1、黑洞其实也是个星球(类似星球),只不过它的密度非常非常大, 靠近它的物体都被它的引力所约束(就好像人在地球上没有飞走一样),不管用多大的速度都无法脱离。
2、一个“恒星”黑洞(即由大质量恒星引力坍缩而形成的黑洞)的质量可能相当于太阳质量的约 20 倍。黑洞的中心是“奇点”,因其死亡而产生黑洞的恒星的质量在这里被压缩为一个空间大小为零且密度无限大的单点。
3、黑洞:黑洞就是中心的一个密度无限大、时空曲率无限高、体积无限小的奇点和周围一部分空空如也的天区,这个天区范围之内不可见。
4、在地球上的 我们目前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在这些元素组成的物质中,密度最大的是金属锇,密度为26克/立方厘米。宇宙中:黑洞和白洞不知道还算不算是物质,还是时空上的一个点,宇宙中最重的物质应该是夸克星了。
5、目前知道的只有黑洞的奇点密度最大了,接近于无限大,有的说法直接就是无限大。
1、除黑洞外,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中子星。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晚期时,经过超新星爆发形成的恒星核。中子星的半径不会超过15千米,但质量最大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2倍。
2、现在已知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黑洞,仅次于黑洞密度最大的是中子星。不过现在有预测夸克星,比中子星密度更大,由被压碎的中子—夸克组成,密度可能会超越中子星。
3、中子星,中子星的密度为10的11次方千克/立方厘米,也就是每立方厘米的质量为一亿吨之巨!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与太阳的质量相当了。
4、所以在外壳的重压之下,核心开始坍缩,直到最后形成体积小、密度大的星体,重新有能力与压力平衡。质量小一些的恒星主要演化成白矮星,质量比较大的恒星则有可能形成中子星。
5、呵呵, 宇宙中密度最大的星体是黑洞。宇宙中的黑洞, 是巨大体积、巨大质量(大于太阳的质量三点二倍以上)的天体恒星死亡后坍塌演变形成的体积极小的极致密的微粒子构成的引力极大密度极大的天体。
6、宇宙中密度最大的天体是黑洞。黑洞的中心是一个奇点。(就像宇宙大爆炸前的奇点一样,只是质量比宇宙大爆炸那个奇点小的太多了)。奇点是以能量的形式存在的,所以它密度无限大。温度无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