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 13 汞 15 铅 13 银 5 铜 9 铁 86 锰 3 铬 2 钛 55 铝 69 镁 74 钙 55 钠 0.97 钾 0.87 锂 0.54 黄金密度比铅大。
2、水:1乘10的三次方每立方米。这是最重要的,一定要记住。其他的不必要记,考试多会给出的。
3、铜的密度:9g/cm3;铝的密度:7g/cm3。物质每单位体积内的质量叫密度。物体中任一点P的密度定义为:式中:V为包含P点的体积元;M为该体积元的质量。
4、铜的密度为:9*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 。铁的密度为:9*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 。铝的密度为:7*10的三次方千克/立方米。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水银的密度随温度变化关系:如果它的温度不变,则密度同压力成正比; 如果它的压力不变,则密度同温度成反比。一般来说,不论什么物质,也不管它处于什么状态,随着温度、压力的变化,体积或密度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联系温度T、压力p和密度ρ(或体积)三个物理量的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水银,又称汞,是一种常温下呈液态的金属。在加热过程中,其体积会因热胀冷缩原理而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到密度。具体来说,在20度时,16g的水银占据1cm3的空间,而当温度升至250度时,由于温度升高,水银体积膨胀,导致16g水银占据了0414cm3的空间。
水银的密度是16×10 3 kg/m 3。 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 理,当温度升高时,水银的质量不变, 体积增大,密度是变小。
水银的密度是16×10 3 kg/m 3。温度计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 理,当温度升高时,水银的质量不变,体积增大,密度是变小。
普通的回答应当是: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但是,如果考虑到相对论效应,那么水银温度上升,内能增加,水银在得到内能的同时还得到了一份与这份能量对应的质量。质量的大小用爱因斯坦的质能公式:E=MC^2来计算。
水银(汞)16;水(4℃)0。(在常温常压下,单位g/cm3)固态或液态物质的密度,在温度和压力变化时,只发生很小的变化。例如在0℃附近,各种金属的温度系数(温度升高1℃时,物体体积的变化率)大多在10-9左右。
1、罐子重量=水银密度×罐体容量。普通实验室用玻璃罐一般容量在0.5升到5升之间,对应重量约8kg至68kg。 实际案例参考50ml容量试剂瓶装水银约0.68kg,10升不锈钢罐装水银达136kg。工业运输用铁罐标准容量30升情况下,重量可达408kg(含罐体自重)。需注意存放温度会影响体积:温度每升高10℃,体积膨胀约0.18%。
2、标准水银罐子的重量主要取决于容量和材质,常规实验室用的1升容器约重14-18千克。 影响重量的核心因素水银的密度是16克/立方厘米,约为同体积水的16倍。一个1升容量的罐子装满水银时,仅液体重量即达16千克。
3、普通尺寸水银罐子的重量大约在8-16千克之间,具体取决于罐子的容积。水银的密度约为16克/立方厘米,远高于普通液体。
4、水银罐子的重量通常在0.5千克到上百千克之间,根据用途和规格差异明显。 实验室用小规格罐子常见实验室用的玻璃或塑料材质水银罐子,容量普遍较小。装水量通常在1-5升的罐子,空罐重量约0.5-2千克;若装满水银(密度16克/立方厘米),重量会显著增加。
5、普通水银罐子(按500毫升算)的重量约8千克,具体需结合罐子实际容量计算。 核心影响因素 水银的密度为16克/立方厘米(约为水的16倍),因此罐子的重量主要由容量决定。例如一个容积500毫升(0.5升)的罐子,装满水银的重量为:500毫升 × 16克/毫升 = 6800克(即8千克)。
6、常见水银罐子重量多在36-68千克之间,根据罐体容量不同差异显著。 容积与重量关系水银密度约16克/立方厘米,这意味着1升(1000毫升)水银的重量约为16千克。常见的实验室用小玻璃罐多采用100-200毫升装量,对应重量36-72千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