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碱是生物体内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它们有类似碱的性质,能和酸结合成盐。这类化合物多有特殊而显著的生理作用。存在于许多中药中,如麻黄、黄连、黄柏、防己、元胡 ...活性,使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5-羟色胺等单胺类神经递质不被破坏,而贮存于神经末梢中。
中药里面比较特殊的药物,比如附子,这个药有一定的毒性,主要的有毒成分是乌头碱,这个毒性成分在熬到一个小时左右的时候,就被破坏了,所以大家要记住,附子一定要先熬半个小时左右,然后下入其他的药物,再熬半个小时,这样熬满一个小时就可以了。如果药量大的时候,一定要熬到以附子用嘴尝,不再感到麻为好。
黄连素是一种重要的生物碱,是我国应用很久的中药。可从黄连、黄柏、三颗针等植物中提取。它具有显著的抑菌作用。黄连素能对抗病原微生物,对多种细菌如痢疾杆菌、结核杆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及白喉杆菌等都有抑制作用,其中对痢疾杆菌作用最强,常用来治疗细菌性胃肠炎、痢疾等消化道疾病。
1、非诺贝特缓释胶囊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它的通用名为非诺贝特,以前可能也被称为利必非。这款药物以英文名Fenofibrate Sustained Release Capsules知名,其汉语拼音读作Feinuobeite Huɑnshi Jiɑonɑnɡ。
2、非诺贝非诺贝特是一种安全高效的降脂药物,全世界已超过900万人服用,它能使TC降低15%~30%,TG降低40%~60%,LDLch降低29%,HDLch升高40%,尿酸降低30%。对于肥胖型糖尿病患者,非诺贝特在降血脂同时,还能使血糖水平下降,有研究指出,口服非诺贝特3周,可使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下降,使胰岛素敏感指数升高。
3、非诺贝特胆碱,以其中文名称Choline fenofibrate而知名,其化学结构与英文名称中的Choline fenofibrate [USAN]相对应。
4、本品为氯贝丁酸衍生物类血脂调节药,通过抑制极低密度脂蛋白和甘油三酯的生成并同时使其分解代谢增多,降低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还使载脂蛋白A1和A11生成增加,从而增高高密度脂蛋白。本品尚有降低正常人及高尿酸血症患者的血尿酸作用。动物实验表明,非诺贝特具有致畸性和致癌性。
氯贝特(氯贝丁酯、安妥明、祛脂乙酯、降脂乙酯、氯苯丁酯)主要通过激活脂蛋白酯酶,使极低浓度脂蛋白(VLDL)及甘油三酯(TG)分解,能显著降低血中TG浓度,对胆固醇(TC)浓度降低轻微。主要用于治疗高脂蛋白血症Ⅲ型,也可用于Ⅳ、V型。口服吸收好,半衰期6~25h,经肝代谢后由尿排出。大鼠口服LD50为59g/kg。
又名氯贝丁酯、安妥明、冠心平、CPIB及Atromid—S。是这类药中应用最早的一种。其化学结构:该药1962年已用于临床,早年应用甚广。氯贝特口服吸收良好,在体内迅速水解为活生产物氯苯丁酸。服药后5—4小时血中CPIB浓度达高峰,约95%与血浆蛋白结合。
苄氯贝特,又名贝罗贝特,是一种具有强大降血脂功效的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显著优于氯贝丁酯,能够有效地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以及极低密度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还能提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此外,它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有助于心血管健康。
氯喹、奎尼丁、奎宁等可延缓胰岛素的降解,使血中胰岛素浓度升高从而加强其降血糖作用。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溴隐亭、氯贝特、酮康唑、锂、甲苯咪唑、吡多辛、茶堿等可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影响致血糖降低,胰岛素同上述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减量。
药物相互作用 氨基苷甙类抗生素及第二代头孢菌素等可增强高效利尿药的耳毒作用,应避免合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吲朵美辛可减弱或抑制它们的排Na+作用,尤其在血容量降低时。华法林、氯贝特等可与它们竞争血浆蛋白的结合部位,而增加药物的毒性。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溴隐亭、氯贝特、酮康唑、锂、甲苯咪唑、吡多辛、茶堿等可通过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致血糖降低,胰岛素与上述药物合用时应适当减量。
蜡片:这是整个鹿茸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从切片中可以看出它像蜡一样油腻细腻。它被称为鹿茸蜡片,它也是所有鹿茸片中最昂贵的。
蜡片:鹿茸最顶端的一小部分因为白如蜡,所以称之为蜡片,价格最高,营养价值也是最高的。半蜡片:半蜡片处于蜡片与白粉片之间,介于蜡片与白粉片之间,价格也是很高,营养价值稍逊蜡片。
当然是鹿茸最顶端的切下来的那几片,叫腊片,很透明的,营养成份最高,不过产量较小,价格很高,一般一克要卖到4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