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假设:鸭蛋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设计实验方案:蛋的密度比水大,比浓盐水小。因此可利用蛋在盐水中的浮沉情况来判断蛋的密度大小。进行实验:按小到大配制各种密度不同的食盐水溶液。
鸡蛋和鸭蛋的密度哪个更大?这是一个有趣的科学问题。首先,我们可以假设鸭蛋的密度大于鸡蛋。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我们可以设计两种实验方法。实验方法一: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它们在不同密度食盐水中的浮沉情况来判断。配制一系列密度逐渐增加的食盐水溶液。
鸡蛋更容易浮出水面 水中加盐,变成盐水,密度变大,浮力增大,鸡蛋蛋壳比鸭蛋毛孔小,吸收水份少,上浮的速度快,再加上鸡蛋份量轻,也容易上浮。
因为盐水的密度比淡水的密度大,根据阿基米德定律,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当鸡蛋所受浮力大于鸡蛋自身的重力时,就会上浮。
是可以的,但是鸡蛋的密度要小于鸭蛋,但都比水的密度大,都会在实验中体现。
单就它们所受的浮力而言,通常是这样的:鸭蛋所受浮力最大、鸡蛋所受浮力次之、鸟蛋所受浮力最小。我是想出题者的意图正常应是这样的。为什么说通常呢,我们认为,通常来说,这三种蛋比较是鸭蛋最大,鸟蛋最小了。当然要是驼鸟蛋就不算是通常了。
一般膨润土制作第一步是将膨润土通过机械打至成粉状,有不同机械参数,例如3R、4R、5R、6R,这也决定着它的密度,粉磨细度分别为100、150和200目等不等, 根据密度需要可以进行选择。
膨润土的密度是2~3g/cm3,或者2000kg~3000kg/m3。膨润土也叫斑脱岩、万能土、皂土或膨土岩,是以蒙脱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非金属矿产(蒙脱石含量在85-90%)。
据查,膨润土密度约为2~3g/cm-3g/cm,按5计算,则一立方膨润土等于5吨。
硬度1~2,密度2~3g/cm3。按蒙脱石可交换阳离子的种类、含量和层间电荷大小,膨润土可分为钠基膨润土(碱性土)、钙基膨润土(碱土性土)、天然漂白土(酸性土或酸性白土),其中钙基膨润土又包括钙钠基和钙镁基等。
1、盐的密度是165g/cm3(立方厘米)。相对密度就是密度÷水的密度。由于水的密度是1g/cm3,所以相对密度(g/cm3)数值上等于密度。NaCl,食盐的主要成分,离子型化合物。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熔点为801摄氏度,沸点为1413摄氏度。
2、第四步:我继续加入三勺食盐。鸡蛋逐渐上升至水面。有时,鸡蛋顶部会偶然露出水面。当我用手指轻轻按下鸡蛋试图使其沉入水底时,一旦松开手指,鸡蛋便会再次浮回到水面上。为什么鸡蛋会浮起来呢?刚开始,鸡蛋放入清水中时,由于鸡蛋的密度大于水,它受到的浮力小于其自重,因此会沉到杯底。
3、使盐完全溶解在水里,当盐放的越来越多时,鸡蛋就会慢慢地浮上来。实验现象:开始的时候鸡蛋沉入了水中,随着不断地加,盐鸡蛋缓缓地漂上来,最后,完全高高的浮起来了。实验结论:水有浮力,向水里加盐是增加水的密度,水中的含盐量越多,水的密度超过了鸡蛋的密度,鸡蛋就能浮上来了。
4、- 第二步,开始逐渐向杯中加入食盐,同时用筷子迅速搅拌,以便食盐能够均匀溶解在水中。- 第三步,持续加入食盐,观察鸡蛋如何随着食盐的增多而逐渐浮起,直至完全浮在水面上。 实验现象:初始时,鸡蛋会沉入水底。随着食盐的加入,水的密度增加,鸡蛋会逐渐浮起,直至完全浮在水面上。
5、g/cm。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离子型化合物。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为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比重为165(25/4℃)。
从以上调查分析得出,密度4500株,亩的产量最高813k/亩,其次是密度4000株,亩的亩产805kg/亩,密度3500株/亩及5000株/亩的产量都较低,说明甘玉一号玉米品种适宜的密度在4000~4500株厂亩之间。过稀过密都影响产量。
不同作物的补偿程度亦不同,分蘖作物,如水稻、小麦等,自动调节能力较强;主茎型作物,如玉米、高粱等,自动调节能力稍弱。 作物产量形成的全过程包括光合器官、吸收器官及产品器官的建成及产量内容物的形成、运输和积累。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季风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是影响农作物分布与农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因此,一个地区农业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
1、测定固体密度:将固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根据弹簧测力计测得的物重算出其质量;使固体漂浮在水面,先算出固体所受的浮力,然后利用漂浮条件F浮=G物间接求得质量。如测量铁块密度的实验:器材:茶杯、水、小铁块、细线和弹簧测力计。
2、功 知识点1功的概念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上,这个力的作用就显示出了成效,力学里就说力对这个物体做了功。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包括:一是,二是。只有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才做功,二者缺一不可。总结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没有做功的情况:物体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
3、实验+推理法:有些理论只有在理想空间里才能通过实验得出,此时,我们可以在现实条件实验的基础上推导出来这些理论。例如,在初二我们学过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4、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5、转换法 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初中物理在研究概念规律和实验中多处应用了这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