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中的电场方向指向哪里,取决于外加电场。当外电场沿着导线方向施加时,导线内的电场方向就沿着导线方向,当外电场在导线断面施加时,导线内的电场方向就沿着导线断面。通常情况下,电场不会转弯。但是因为同性相斥和异性相吸的原因,过于集中的电场会因受力而改变路径。
电场方向与正电荷受力方向相同。在导线中,电子(负电荷)的受力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所以电场线的方向跟电流方向一致,是沿着导线的。
导线内部的电场与电荷密度根据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可知,导线内部的E方向与电流的方向相同,假设导线粗细均匀且具有圆形截面,则导线内部的电场方向是沿轴方向。
导线两端有电势差就会形成电场,所以一段导线在没有接通电源的情况下是不会形成电场的。导线中的电场是沿导线呈束状分布的,平行而不交叉。电场的方向也很好判断,电场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在电路中也即与电流方向相同,即电场方向由电源正极经导线回归电源负极。
导线中的电场其实由两方面的电场构成,一部分是由电源提供,另一部分由导线内的自由电荷提供。
因为电源产生的电场可分解为沿导线与垂直于导线。垂直于导线的分电场使电子靠向导线单侧。使导线内部也产生一个电场。该电场削弱了电源的垂直于导线的电场。 最终只剩下平行于导线的电场。
1、在电磁学里,电荷密度是一种度量,电荷分布疏密程度的量度。
2、比如分别为 +σ1和 +σ2。设电荷面密度为+σ1的为板A,电荷面密度为+σ2的为板B。A板产生的场强大小为E1,根据其对称性,对板A取一圆柱形高斯面,高斯面截面积为s。根据高斯定理 ∮E1ds=Σq1/ε0。∮E1ds=E1*2s ; Σq1=σ1*s。解得 E1=σ1/(2ε0)。
3、在初中,我们学习了质量的计算公式:质量=密度×体积。这里的密度指的是单位体积内的质量。比如,一根铁丝,若一米的质量为0.01kg,那么100米长度的这种铁丝的质量就是0.01kg/m×100m=1kg。因此,我们定义0.01kg/m为铁丝的线密度,这种密度被称为“体密度”。类似地,面密度则是单位面积内的质量。
4、如果第4个平面上有电荷(无论正负),则必有电力线从此发出或终止,即该平面电位必高于或低于无限远处,而物理上无限远处与大地等电势,这和题设的导体板接地矛盾。
有。电荷面密度就是单位体积电荷量的多少,电荷的密度正负取决于使用的电荷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正电荷就是正的密度,负电荷就是负的密度。所以电荷面密度有正负。
静电平衡时,导体电荷只能分布在表面,内部各处的电荷体密度都是零。电荷(electriccharge),带正负电的基本粒子,称为电荷。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positivecharge)(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negativecharge)(表示符号为“﹣”)。
所以宏观看,在介质的内部表面,会等价出现负的极化电荷,外表面出现正的极化电荷。
静电平衡时,导体电荷只能分布在表面,内部各处的电荷体密度都是零。电荷(electriccharge),带正负电的基本粒子,称为电荷。带正电的粒子叫正电荷(positivecharge)(表示符号为“+”),带负电的粒子叫负电荷(negativecharge)(表示符号为“﹣”)。
电势差:电荷在电场中由一点A移到另一点B时,电场力做功WAB与电荷电量q的比值,称为AB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叫电压。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所具有的势能:在数值上等于将电荷从这一点移到电势能为零处电场力所做的功。
分界面内为雷击避雷针的空域,分界面以外为雷击大地的空域,分界面附近引下的雷击地面为散击区。分界线有3种:k=0.9情况下其分界线为一椭圆;k=1情况下其分界线为一双曲线;k=1情况下其分界线为一抛物线,后者为一般分析避雷针接闪性能的理论基础,它是正负雷击情况的平均数。
因此有一种观点认为,奇点是我们世界与超时空世界的分界线。 所有物质坠落到奇点后,从那个“点”突出到了另一个世界。当然另一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到了那边的物质成了什么样子,我们无法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