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萘是轴对称结构,上下、左右分别对称,虽然萘一共有8个H,但是根据等效氢理论,8这四种氢原子是等效氢,7这四种氢原子也是等效氢,所以萘一共有2种氢原子。因此只有两种一氯代物。
英文别名naphthalene, pure; Melting point standard naphthalene; LGC (2402); LGC (2603); 1-NAPHTHALENE; 萘晶体显微结构 TAR CAMPHOR; NAPTHALENE; NAPTHALIN; NAPHTHENE 分子式 : C 1 0 H 8 结构所有C原子均以sp 2 杂化轨道形成σ键。
构造式: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在稀NaOH溶液中,1mol该同分异构体能与2molNaOH,说明苯环上有两个基团显酸性(两个酚羟基),结构应该是苯环上分别连有两个酚羟基,一个醛基则还有三个空位置,又因为只能生成两种一氯代产物。
苯和蒽醌中料的卤化反应大都是在FeCl 3 和MgBr 2 催化作用下直接与氯气或溴素反应。萘系中料为防止副产物过多一般不常用直接卤化,萘环上的卤代基主要通过桑德迈尔(Sandmeyer)或希曼(Schiemann)反应获得。 卤化反应 染料生产中采用较多的氟化方法是经过侧链氯化,制成三氯甲基的衍生物。
解析:邻位3种:XYZ,XZY,ZXY;邻间位6种:XY-Z,XZ-Y,YX-Z,YZ-X,ZX-Y,ZY-X;间位1种:X-Y-Z,共有10种。例7: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CH一个-CH2-、一个基、一个 -OH,且属于酚类的同分异构体有6种,其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苯的加成反应 苯具有特殊的稳定性,一般不易发生加成反应。但在特殊情况下,芳烃也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且总是三个双键同时发生反应,形成一个环己烷体系。如苯和氯在阳光下反应,生成六氯代环己烷。只在个别情况下,一个双键或两个双键可以单独发生反应。
1、芳香烃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它们的亲电取代反应倾向,以及相对较低的反应活性,如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这种特性使得芳香烃在有机合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历史上,芳香族化合物一词指的是从植物胶中提取的具有香味的物质。
2、蒽和菲的10位化学活性较高,与卤素的加成反应优先在10位发生。 Birch还原反应碱金属(钠、钾或锂)在液氨与醇(乙醇、异丙醇或二级丁醇)的混合液中,与芳香化合物反应,苯环可被还原成1,4-环己二烯类化合物,这种反应叫做Birch(伯奇)还原。例如,苯可被还原成1,4-环己二烯。
3、亲电取代反应\x0d\x0a\x0d\x0a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卤代:与卤素及铁粉或相应的三卤化铁存在的条件下,可以发生苯环上的H被取代的反应。卤素的反应活性为:FClBrI不同的苯的衍生物发生的活性是:烷基苯苯苯环上有吸电子基的衍生物。
4、芳香烃是一种含有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以下是对芳香烃的详细解释: 定义与结构:芳香烃是一种碳氢化合物,其特点是分子中包含一个或多个苯环结构。这些苯环通常由六个碳原子组成,形成一个六边形的形状,每个碳原子之间通过单键连接。由于这种特殊的结构,芳香烃具有独特的化学性质。
5、典型的非苯型芳香烃有环多烯离子,薁(蓝烃),富勒烯等。芳香性:环状闭合共轭体系,π电子高度离域,具有离域能,体系能量低,较稳定.在化学性质上表现为易进行亲电取代反应,不易进行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这种物理,化学性质称为芳香性。
6、芳香烃是一类具有苯环结构或类似苯环结构的碳氢化合物,它们通常包含一个或多个苯环。 芳香烃的化学性质包括与其他分子的加成反应,例如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不饱和烃是指含有双键或三键的碳氢化合物,这些键比单键更容易发生加成反应。
1、氯甲基)萘,氯甲基)萘。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萘酚,A类型。全名称即1-氨基-5-萘酚A,也可命名为1-羟基-5-萘胺(1-Hydroxy-5-Naphthylamine)。均属于1-萘酚及1-萘胺或α-萘酚或α-萘胺类衍生物。
2、算的,在分类的时候,有些时候会出现交叉的情况,比如说,苯环上有由羟基,又有羧基的时候,它既可以算作酚类,也可以算作羧酸。
3、先氯,后羟基。如:[Pt(NH3)2(OH)2Cl2],二氯二羟基二氨合铂(IV)。
4、它的命名方法如下: 确定苯环上的主链,即苯环的编号方向。 确定苯环上的取代基的位置,按照编号方向从1开始编号,优先考虑酚羟基的位置。 按照字母表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的名称,即氯和硝基。 将取代基的名称和位置用连字符连接起来,用逗号分隔。
5、苯环上有三个不同取代基甲基,羟基,醛基,其命名规则为:甲基、乙基等简单烷基的“基”字可以省去。(如:1,2-二甲苯)。
1、萘的化学式为C10H8,甲醇的化学式为CH3OH,硫酸的化学式为H2SO4,氯化铝的化学式为AlCl3。根据萘合成甲基萘的反应公式,可以写出以下化学反应式:化学反应方程式 反应式中,H2SO4/AlCl3表示催化剂,NaHSO4/NaCl为反应生成物中的盐类产物。
2、有一题没给全,不知道要合成什么,别的基本上都做完了,不能保证全对,但保证80分是没问题的。
3、硝化反应。硝酸可以通过与1甲基萘的硝基化反应来取代其中的一个氢原子,生成相应的硝基甲基萘,反应中,硝酸作为亲电试剂,攻击1甲基萘上的芳香环,使其发生亲核取代反应,这种反应被称为硝化反应,化学主要研习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包含单一物质内部与多种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与变化。
1、下午好,根据有机化学的命名规则,对于一个苯环上连接有一个甲基、一个氯原子和一个硝基的化合物,其命名步骤如下:首先识别苯环作为主体,其次是硝基,然后是甲基,最后是氯原子。 根据这一规则,化合物的名称可以构建为“硝基-甲基-氯苯”。
2、只要与苯环相连的甲基上有氢原子就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但是苯环上连有的叔甲基(也就是你说的连有三个氯原子的情况)就不能被氧化,不能生成-COOH。
3、如果你不了解,可参考其他相关有机物的命名规则,比如氯化聚丙烯,过氧化甲乙酮,丙二醇甲醚乙酸酯等等。通常,谁化谁,排在第一位。谁是谁的「基」,依照由繁至简,或者说反应活性升序来命名。DMF,二甲基甲酰胺。主体是胺,主反应自由基是甲酰基,次要反应自由基是两个甲基。
由石油烃制得:催化重质重整油,催化裂化轻循环油,裂解制乙烯的副产焦油等; 由煤焦油分离,高温煤焦油中萘约占8%-12%,将煤焦油蒸馏,切取煤油,经脱酚,脱喹啉,蒸馏得成品萘。
苯酐是萘的氧化产物,它与一元醇酯化生成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二辛酯、二壬酯和壬基环己基酯等是聚氯乙烯塑胶的增塑剂;由苯酐与不饱和一元醇或饱和二元醇等缩聚物可合成醇酸树脂,用于生产油漆等,还可以合成多种染料,如直接染料、硫化染料和蒽醌染料等,重要的有耐晒翠蓝、萤光黄、海昌黄和硫化嫩黄等。
萘系中料为防止副产物过多一般不常用直接卤化,萘环上的卤代基主要通过桑德迈尔(Sandmeyer)或希曼(Schiemann)反应获得。 卤化反应 染料生产中采用较多的氟化方法是经过侧链氯化,制成三氯甲基的衍生物。再由它来制备相应的三氟甲烷衍生物。
中间体介绍 它们是以来自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苯、甲苯、萘和蒽等芳烃为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有机合成单元过程(见反应过程)而制得。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染料中间体的套用范围已扩展到制药工业、农药工业、火炸药工业、信息记录材料工业,以及助剂、表面活性剂、香料、塑胶、合成纤维等生产部门。
低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萘、苊、苊烯在实验研究中均能快速地被降解。初始浓度为5~10mg/L的液体,在7天之内有90%以上的多环芳香(PAHs)被生物降解。高分子量的多环芳香烃(PAHs)如荧蒽、苯并(a)蒽、屈、苯并(a)芘和和蒽等很难被生物降解。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