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基-2-丁硫醇是一种具有特定理化性质的化合物,其在中国国家标准中被赋予编号32117。它的化学名称为2-Methyl-2-butanethiol,在英文中也被称为tert-Amyl mercaptan,或者通俗地说,是叔戊硫醇和特戊硫醇的同义词。
2、异丁硫醇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性质的化合物,它的国标编号为32116,国际通用的CAS号为513-44-0。中文名称为异丁硫醇,英文名则为isobutyl mercaptan,也被称为2-甲基-1-丙硫醇。其分子式是C4H10S,具体表现为(CH3)2CHCH2SH,呈无色液体状态,具有强烈且独特的气味。
3、叔丁基硫醇,国标编号31036,其化学式为C4H10S,分子结构式为(CH3)3CSH,也被称作叔丁硫醇或第三丁硫醇。这是一种无色的液体,带有不愉快的气味。它的分子量为90.19克/摩尔,闪点低至-24℃,熔点则为-0.5℃。在温度上,叔丁基硫醇的沸点范围在62~67℃之间。

-甲基丁二酸,以其中文名称表示,化学名为2-甲基琥珀酸,其分子量为131200。它有一个国际通用的CAS编号,即498-21-5,这个编号在化学领域内被广泛用于物质的识别和追踪。
甲基丁二酸是一种固体,通常呈现白色或微黄色的晶体形态。它的密度相对较高,为311克每立方厘米,这表明它在物质的堆积和分布上具有一定特性。在热力学上,甲基丁二酸的沸点相当高,为235摄氏度,当环境压力为760毫米汞柱时。
羟基丁二酸(hydroxybutanedioicacid):在丁二酸的一个碳上含有一个羟基(-OH),可以增加化合物的溶解度和水溶性。甲基丁二酸(methylbutanedioicacid):在丁二酸的一个碳上含有一个甲基(-CH3),可以改变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活性。
丁二酸化学式HOOC-CH2-CH2-COOH,分子量为1109,无色或白色、无嗅而具有酸味的棱柱状或片状结晶。甲基丁二酸分子式HOOC-CH(CH3)-CH2-COOH,含五个碳原子,分子量1312,白色结晶或粉末。熔点111-112℃,相对密度4105。
它的中文名称为(R)-2-(甲基氨基)丁二酸,而英文名称则为N-Methyl-D-aspartic acid,有时也被简称为NMDA,或者写作(2R)-2-(methylammonio)butanedioate。这个化合物的化学式是C5H8NO4,代表了它由5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4个氧原子组成,其分子量为141219克/摩尔。
羟基琥珀酸别名L-苹果酸,羟甲基丁二酸、1-羟基乙烷二羧酸。分子式C4H6O5,结构简式HOOCCH(OH)CH2COOH,分子量134。羟基琥珀酸又名2-羟基丁二酸,L-苹果酸。由于分子中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有两种立体异构体。大自然中,以三种形式存在,即D-苹果酸、L-苹果酸和其混合物DL-苹果酸。
从机理上讲,在发生水解反应过程中意发生分子内重排和消除反应,因此产生2-甲基-2丁炔。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
含有—COO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并放出CO2气体;含有—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磺酸钠并放出CO2气体。与NaHCO3反应的有机物:含有—COOH、—SO3H的有机物反应生成羧酸钠、磺酸钠并放出等物质的量的CO2气体。
下列有机物命名系统正确的()A. 3,3 - 二甲基丁烷B.碘化3 - 甲基-2 - 乙基戊烷在 C.的1,3 - 二甲基戊烷D. 2 - 甲基-3 - 乙基戊烷 2。
结构简式:CH2IC(CH3)3 结构式较麻烦,在电脑上不好打出来,你将各键分别写出来就可以了。
1、B 试题分析:A. 丙烯CH 2 =CHCH 3 ,其中的一个不饱和C原子上连接两个相同的原子,所以不存在顺反异构。错误。B、1-氯丙烯CHCl=CHCH 3 两个不饱和C原子上各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所以存在顺反异构。正确。
2、多氯代产物结构就更多了,在此不多说了)若为甲基环丙烷,一氯代物可为1-甲基-1-氯环丙烷、1-甲基-2-氯环丙烷、氯甲基环丙烷共有三种结构。若为1-丁烯,产物为3-氯-1-丁烯。若为2-丁烯,产物为1-氯-2-丁烯。若为2-甲基丙烯,产物为2-甲基-2-氯丙烯。
3、分别与硝酸银醇溶液反应,立刻沉淀的是b。剩下两种中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褪色的是a。最后一种应是错字,不认识。
4、请看下图,很简单。这个是结构简式。结构式还需要把C-H键都表现出来,你应该会,如果不会,请追问。
1、关于有机物氧化没有反应方程式,只有反应关系式,烯烃的氧化就是双键被氧化成羧基或是羰基,所以2-甲基-2-丁烯的关系式是CH3C(CH3)=CHCH3→CH3COOH+CH3COCH3,条件是高锰酸钾。
2、-甲基-2-丁烯 高锰酸钾氧化,使得双键断裂,左侧氧化形成乙酸,右侧氧化形成丙酮。
3、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2,2-二甲基-2丁烯”(2,2-dimethyl-2-butene)会被氧化成“2,2-二甲基-3-丁烯-2-醇”(2,2-dimethyl-3-butene-2-ol)的产物。
1、-甲基-2-丁烯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CH=CH-CH2CH3—KMnO4/H+→CH3COOH+CH3CH2COOH。反应方程式:5C6H5CH3(甲苯)+6KMnO4+9H2SO4→ 5C6H5COOH(苯甲酸)+3K2SO4+6MnSO4+14H2O 高锰酸钾是最强的氧化剂之一,作为氧化剂受pH影响很大,在酸性溶液中氧化能力最强。
2、-甲基丙烯更容易。比较二者与硫酸加成形成的碳正离子的稳定性就可以:前者:h3c-ch+-ch2-ch3 后者:(ch3)3c+ 由于后者是3级正离子,前者是2级正离子。所以后者稳定性更强。
3、关于有机物氧化没有反应方程式,只有反应关系式,烯烃的氧化就是双键被氧化成羧基或是羰基,所以2-甲基-2-丁烯的关系式是CH3C(CH3)=CHCH3→CH3COOH+CH3COCH3,条件是高锰酸钾。
4、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2,2-二甲基-2丁烯”(2,2-dimethyl-2-butene)会被氧化成“2,2-二甲基-3-丁烯-2-醇”(2,2-dimethyl-3-butene-2-ol)的产物。
5、-甲基-2丁烯和氯化氢发生加成反应。遵循马氏规则(马尔科夫尼科夫规则)。主产物是2-甲基-2-氯丁烷。次产物是2-甲基-3-丁烷。